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研究

    左谦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临沂文化软实力,帮助临沂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沂蒙精神,本文结合沂蒙红色文化重要价值,从创新沂蒙红色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外交流与合作沂蒙红色文化、保护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沂蒙精神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研究

    侯潇潇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本文聚焦为何要融入、何以能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四重维度,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的现实价值、逻辑前提、原则内容和路径机制,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落地落实落细.

    习近平法治思想原理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

    李向荣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进行详细阐述,基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的创新和优化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供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维度

    陈美丽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肩负着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时代使命,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以文化人中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归属感,在心灵解放中提升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全面性.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

    丁富萍曹庆锋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在全面理解"大思政课"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促进多主体合作育人,以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为目标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桥梁,促进"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的实现.

    新时代"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涵养作用

    范凯轩刘晨竹李亚鑫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亟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凸显民族特色.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融合程度低,需要高校协同教师、学生持续改革完善,将中华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方式.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课程融合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刘宇薇赵越李旻泽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作为时代之精华,广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应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历史主动精神作为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究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以一系列新方法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历史主动精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李晓晗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质量是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教学任务.本文针对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展开探索和研究,希望以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质量.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公安院校辅导员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实践策略研究

    刘丁翠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院校辅导员是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的关键角色,心理韧性是个体身处危险环境及面对威胁时保障自身良好适应及恢复能力的重要心理素质.因此,公安院校辅导员应更加着重在组织生活、学习管理等领域加强培养学生心理韧性.本文介绍了心理韧性的概念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培养学生心理韧性对公安院校学生的作用,公安院校辅导员对于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实践策略思考.

    公安院校辅导员心理韧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与实践观

    刘洋洋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毛泽东《实践论》的影响,以及《实践论》中认识论与实践观的内在逻辑.《实践论》以人的社会性特征为出发点,以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强调了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并得出了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真理的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相符合.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经验认识实践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