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国康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黄晓琳

双月刊

1001-2001

kfk@tjh.tjmu.edu.cn

027-83662686

430030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中国康复/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康复》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论述全面康复的学术性期刊,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康复水平,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全面介绍国内外康复医学及全面康复的现状、最新成果、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失语症类型及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王瑜元孙长慧白玉龙
    323-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病灶部位、性质、性别、年龄及学历与失语症类型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卒中后失语症(PSA)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卒中类型、病程等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结果.分析失语症类型、WAB评分与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PSA患者最常见损伤部位为左侧皮层损伤(31例,33.3%),其次为左侧基底节区损伤(28例,30.1%).WAB严重程度与损伤部位相关,皮层+皮层下同时存在损伤的患者其WAB失语商、自发言语、听理解、命名得分更低(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皮层+皮层下同时存在损伤比单单皮层损伤的患者其失语商、自发言语、听理解、命名评分更低(P<0.05),皮层+皮层下同时损伤患者的失语商和全部WAB单项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明显低于仅皮层下损伤患者(P<0.05),也比其他部位损伤的患者有更差的失语商、听理解、命名得分(P<0.05).缺血性卒中组完全性失语占比较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P<0.05),缺血性卒中组患者失语商明显低于出血性卒中组患者(P<0.05),单项分数中,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方面,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低于出血性卒中组(P<0.05),而2组间命名的单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和学历不影响失语症类型、WAB得分.结论:PSA最常见于左侧皮层、基底节损伤,PSA类型、严重程度受病灶部位和卒中性质影响而不是年龄、性别和学历,皮层+皮层下同时存在损伤病灶更易导致严重失语症状.

    卒中后失语症失语症类型失语症严重程度

    中风后的动态运动不稳定、运动功能和平衡

    Shen J艾海波何成奇
    328页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索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不同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与皮层活动的相关性

    李洁心邵梦鸣邱纪方胡瀚尹...
    32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初步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执行不同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过程中大脑皮层感兴趣区域(ROIs)的激活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将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非优势半球组患者14例,优势半球组患者12例.病例入组时,首先对受试者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再运用fNIRS监测受试者在执行患侧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过程中ROIs氧合血红蛋白(oxy-Hb)的浓度变化.结果:主动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训练任务的脑区激活程度高于被动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训练及静息状态(P<0.05),而踝关节被动牵伸训练任务的脑区激活程度高于静息状态(P<0.05).另外,优势半球组患者受累侧ROIs激活整体上高于非受累侧,且大脑半球偏侧化指数(LI)数值大于0的可能性大.非优势半球组患者在执行患侧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时,感觉运动皮层(SMC)的激活程度与6min步行试验(6MWT)的步行距离成正相关(r=0.5531~0.6165,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不同牵伸训练任务与皮层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及相关性.

    fNIRS脑卒中偏瘫踝关节牵伸训练皮层活动相关性

    影响中风患者对直流电刺激反应的因素

    Stockbridge M李焓槟何成奇
    335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反复促通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吕亚希庞争争谭大洲周锐...
    336-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反复促通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与rTM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反复促通疗法;每周6次,持续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及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WT)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LE、FAC、BBS评分及10MWT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10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反复促通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下肢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促进步行功能恢复.

    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反复促通疗法下肢运动功能步态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传导与骨关节炎

    Jaswal A朱林森何成奇
    339页

    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的影响

    杨阳刘合增李志林赵勇...
    340-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SHCP)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HCP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腕关节背伸角度(ARO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从上肢、关节活动度、精细运动能力、健手与患手的功能能力4个方面评价上肢功能及日常社会参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AROM活动度、FMFM及UEF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社会参与度都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痉挛型偏瘫脑瘫音乐治疗团体上肢功能

    《中国康复》杂志实行网站投稿

    343页

    爆发力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张路赵沃娃葛颖陈丽霞...
    34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爆发力训练结合常规训练(PRT)和单独常规训练(RT)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力量、平衡、功能表现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39例PD患者被随机分配到PRT组20例和RT组19例,均予以每周3次(周一、三、五)的训练,共为期4周.RT组予以拉伸、力量、平衡、步态训练;PRT组除以上外,额外使用6种器械提供低负荷、高速的爆发力训练.于基线及4周训练结束后次日测量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膝伸展/屈曲的最大峰值力矩(EPT/FPT)、总功(ETP/FTP)和平均峰值力矩(EAT/FAT);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5次坐立试验(FTSST);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PDQ-39).结果:2组治疗后UPDRS-Ⅲ及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FTSST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2组治疗后TUGT均较治疗前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EPT、ETP、EAT、FPT、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RT组FTP、FAT也有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2组以上各项评定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PRT和RT方案都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功能表现和生活质量;PRT与RT相比未发现有明显优势.

    帕金森病康复爆发力训练

    Colles骨折后的血流限制训练

    Yang M李苒何成奇
    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