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国康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黄晓琳

双月刊

1001-2001

kfk@tjh.tjmu.edu.cn

027-83662686

430030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中国康复/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康复》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论述全面康复的学术性期刊,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康复水平,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全面介绍国内外康复医学及全面康复的现状、最新成果、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观察

    于利国孙瑞马艳刘金明...
    350-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方法:共纳入60例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氧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苏醒率,评估2组患者修订昏迷恢复量表(CRS-R)、全面无反应评分量表(FOUR)、脑电图(EEG)及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8例(26.7%)患者CRS-R达到最小意识状态,观察组患者有13例(43.3%)患者CRS-R达到最小意识状态.2组苏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2,P=0.176).治疗后,2组患者CRS-R评分、FOUR评分EEG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GO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改善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水平及预后.

    正中神经电刺激高压氧植物状态促醒

    高压舱1.6ATA和2.0ATA治疗压力下对突聋患者经皮氧分压动态监测的临床观察

    高甜丁建章汤丹霞
    35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记录1.6 ATA(absolute atmosphere)和2.0ATA两种不同治疗压力下对突聋患者经皮氧分压(TcPO2)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压力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别在1.6ATA和2.0ATA的治疗压力下,对左侧锁骨下第二肋间水平的TcPO2曲线变化进行连续全程监测.结果:在1.6ATA和2.0ATA治疗压力下吸入浓度100%的氧,两者经皮氧分压动态变化的走势保持一致.1.6ATA比2.0ATA的附加压降低了 40%,而前者吸氧45min时的TcPO2峰值比后者降低了 15.41%.结论:从经皮氧分压的角度评价,1.6ATA的吸氧效果比2.0ATA下降了 15.41%,为临床中需要治疗压力降低的情况提供了吸氧效果方面的基线数据.

    高压氧经皮氧分压吸氧效果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传导性失语复述能力的fMRI研究

    杨燕龙康立清刘凤海宋彦澄...
    357-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部区域一致性分析(ReHo),得到病例组ReHo信号减低脑区,并选择左侧Wernicke区作为感兴趣区,比较病例组tDCS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复述测验、ReHo及功能连接(FC)的变化;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ReHo及FC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值增高脑区为右侧中央后回,减低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及楔前叶;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中央盖、颞上回、中央前、后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直回、额中回、顶下缘角回,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背外侧额上回.tDCS治疗后,患者复述能力明显提高(t=10.30,P<0.01);ReHo值增高脑区为左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角回,未发现明显减低脑区;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杏仁核、楔前叶、中央后回及眶部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颞上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额下回三角部.结论:tDCS刺激左侧Wernicke区可有效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左侧Wernicke区FC模式的转变有关,同时受损功能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增高可能对语言的恢复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静息态fMRI经颅直流电刺激传导性失语复述

    疼痛门诊中的功能性神经紊乱

    Mason I冯渊何成奇
    361页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陈亮高峰李军杜良杰...
    36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7年间收治的91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其核磁共振成像上所显示的脊髓髓内变化、损伤范围、髓外压迫程度、压迫范围,以及是否激素治疗、手术时间等因素,分别进行分类,比较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1例患者平均年龄52.25±12.20岁,年龄范围为26~78岁.平地跌倒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33例(36.3%).患者伤后1年时的AIS等级,与其髓内损伤变化的性质和髓内损伤范围密切相关(P<0.01);脊髓无异常表现时预后最好,单纯水肿型要好于髓内出血型,髓内大量出血时最差,另外髓内异常变化范围较小时预后明显更好;与髓外压迫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髓外压迫程度较轻时预后较好,反之则预后较差;而与髓外压迫范围,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及手术时间的选择则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评估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首选方式,伤后1周内MRI上所显示的脊髓髓内损伤变化的性质、损伤波及的范围及髓外压迫程度等因素是良好的预后指标.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预后髓内出血脊髓受压

    代谢综合征与膝骨关节炎进展

    Jansen N魏意欣何成奇
    365页

    超声在吞咽康复应用中的可能与挑战

    田晴晴古剑雄
    366-370页

    超声吞咽障碍康复

    脑卒中后头针治疗

    Lin D杨朋坤吴毅陆蓉蓉...
    370页

    慢性颈痛肌肉功能障碍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卜寒梅王旭冯天笑冯敏山...
    371-375页

    慢性颈痛肌肉功能障碍机制影响因素

    肌骨超声在非特异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

    李果王妙维王傲张霞...
    376-380页

    肌骨超声非特异性腰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