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吴弦光、李建军

月刊

1006-9771

cjrtponline@263.net

010-67567673,87569723

100068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吞咽时期大脑皮质激活特征: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刘佳琪侯闪闪汪鑫煜朱崇田...
    709-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研究吞咽不同时期大脑皮质激活情况.方法 2023年10月至12月,招募健康成年人18例,在fNIRS采集过程中执行视觉刺激、咀嚼、舌尖滑动和反复吞咽4项任务,计算覆盖额叶、顶叶和枕叶3个区域共计41个通道的皮质激活β值.结果 在口腔前期,双侧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皮质区(PSMC)、双侧额下回、右侧视觉联合皮质(AVC)和左侧初级运动皮质(PMC)被激活(P<0.05).在口腔准备期,右侧额下回三角部(PTG)、右侧额极区(FPA)、右侧背外侧前额叶(DPC)、左侧初级躯体感觉皮质(PSC)、左侧PSMC、左侧PMC被激活(P<0.05).在口腔期和咽期的过渡期,双侧PSMC,双侧PMC被激活(P<0.05).在口腔期和咽期两个连续时期,双侧PSC、双侧PTG、双侧FPA、双侧眶额区、双侧PSMC、双侧DPC、双侧PMC被激活(P<0.05).结论 吞咽运动需要额叶、顶叶和枕叶的大脑皮质共同协调完成,不同吞咽时期主要激活的脑区具有差异性,PSMC和PMC参与大部分吞咽时期.

    吞咽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大脑皮质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产后骨盆带疼痛的效果

    王雪妍张鹏燕廖烜东丁懿...
    719-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产后骨盆带疼痛(PPGP)的效果.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PPG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两组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和健康宣教,对照组接受运动疗法,观察组接受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骨盆带问卷(PGQ)、主动直腿抬高试验(ASLR)进行评估,采用超声测量腹横肌休息和收缩时厚度和收缩率,表面肌电图测量盆底肌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8.57%(Z=2.728,P<0.05);除休息状态下腹横肌厚度外,两组各项指标均改善(|t|>2.080,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161,P<0.05).结论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能够减轻疼痛,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提高负荷转移能力和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产后骨盆带疼痛悬吊推拿运动核心肌力疼痛

    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行为视觉训练的效果

    王雪王立平宋宁刘兰群...
    726-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 2023年8月至10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住院患者21例,行行为视觉训练,包括脑视觉训练和视觉融合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Snellen视力表、斜视三棱镜度和近立体视功能评价视觉功能.结果 训练后,患者右眼和左眼视力均明显改善(Z右眼=-3.601,Z左眼=3.012,P<0.01);斜视三棱镜度显著减小(t=8.930,P<0.001);近立体视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行为视觉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后眼球运动障碍患者的视力,减轻斜视.

    脑卒中眼球运动障碍行为视觉训练

    步态和平衡功能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衰弱的预测效能

    温娜娜张芯慧龙清王雨豪...
    73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步态和平衡功能对上海市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衰弱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上海市社区招募65岁以上老年人414例,采用自设问卷、Fried衰弱表型量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单腿站立测试(OLST)进行调查,对衰弱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衰弱前期和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62.8%和10.9%.居住农村、高龄、月均收入低、吸烟、久坐、无规律运动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风险因素;衰弱老年人TUGT时间提高(P<0.05),闭眼OLST时间降低(P<0.05).TUGT联合闭眼OLST预测衰弱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 0.808~0.884,P<0.001),最佳阈值时敏感性0.726,特异性0.817.结论 步态和平衡功能可能是预测上海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衰弱有意义的因子.

    步态平衡衰弱社区老年人风险

    在核心稳定训练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前馈控制的效果

    陈灵慧郑琦李岩傅建明...
    737-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核心稳定训练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的CNLB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物理因子治疗和核心稳定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腹横肌、多裂肌和肱三头肌(运动肌)的均方根植(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并计算腹横肌、多裂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激活顺序、相对激活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改善(|t|>8.515,P<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089,P<0.05);两组腹横肌RMS、多裂肌RMS、腹横肌iEMG、多裂肌iEMG均显著改善(|t|>18.831,P<0.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481,P<0.01);两组腹横肌和多裂肌均在运动肌之前激活,激活时间负值均显著增加(|t|>48.115,P<0.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229,P<0.01).结论 联合呼吸训练有利于减轻CNLBP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改善肌肉激活顺序,加强前馈控制.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呼吸训练前馈控制表面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