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卓大宏

月刊

1001-1242

rehabi@263.net

010-64218095

100029

北京市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能流密度下中等能量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的短期疗效分析

    肖健朱俊宇闫君李浩...
    6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能流密度下中等能量发散式冲击波对跖筋膜炎的短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0月经中等能量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的213例跖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0.12mJ/mm2治疗者73例(A组);0.14 mJ/mm2治疗者71例(B组);0.16 mJ/mm2治疗者69例(C组).评价指标为治疗后第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踝一后足功能评分较治疗前的变化;通过治疗前后AOFAS评分差值评价组间疗效差异.建立回归模型探究疗效优良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在性别、年龄、单双侧、患病时间及BMI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治疗后无不良反应.三组患者的VAS和AOFAS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组间AOFAS评分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逻辑回归表明:年龄(OR=0.946,P<0.05)和患足的单双侧(OR=0.102,P<0.05)可能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中等能量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疗效,但能流密度(0.12-0.16mJ/mm2)可能不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因素.

    跖筋膜炎冲击波能流密度

    踏车训练和呼吸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李淑月孙婉婷龚翔陈珺雯...
    687-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和比较踏车训练和呼吸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60例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踏车组(n=20)、呼吸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踏车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中等强度的透析中踏车训练共12周,每周3次,每次时间40min.呼吸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以及膈肌呼吸训练)共12周,每周3次,每次时间40min.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VO2/HRpeak)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评估患者的肺功能,肺功能指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即FVC%、FEV1%、MVV%.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健康(PCS)、精神健康(MCS)、总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VO2peak、AT、VO2/HRpeak、FVC%、FEV1%、MVV%、PCS、MCS及总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踏车组VO2peak、AT、VO2/HRpeak、PCS、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增加且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组FVC%、FEV1%、MCS、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增加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踏车训练和呼吸训练均能改善MHD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其中踏车训练在提高运动耐力及生理健康方面疗效更显著,呼吸训练在提高肺功能及精神健康方面疗效更显著.

    血液透析透析中踏车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耐力肺功能生存质量

    不同姿势颈部抗阻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干预研究

    罗予范永召马天王梁...
    693-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姿势颈部抗阻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SNP)的干预效果,为CNSNP探寻一种更高效的运动疗法.方法:51例CNSNP患者(年龄41.0±5.0岁)随机分为3组:俯卧姿颈部抗阻训练组(A组,n=17)、坐姿颈部抗阻训练组(B组,n=17)和俯卧姿对照组(C组,n=17).测试指标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颅颈角(craniocervical angle,CVA)、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所有指标均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进行测量.结果:A组的干预效果优于B组和C组.A组的颈部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颅颈角(CVA)、颈椎屈曲活动度(ROM)、颈椎伸展活动度(ROM)、RMS(斜方肌上束,屈曲;胸锁乳突肌,静息;胸锁乳突肌,伸展)较B组和C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RMS(斜方肌上束,静息)较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俯卧姿颈部抗阻训练能更有效地降低颈部肌肉的VAS和RMS,增加颈部ROM和CVA.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抗阻训练运动疗法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高焱李舒鑫谢小华杨淑焕...
    699-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依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分级,探索一种简易、快速、客观的康复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方法:于2021年9-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深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于功能障碍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方法,将住院患者划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至完全自理共六个等级.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观察法完成单个直接、间接护理项目时数记录,各班护士自我完成24h护理项目的频次记录,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康复医学科不同生活自理能力分级住院患者所需直接、间接护理时数和理论床护比.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88例康复科住院患者资料,每日人均直接护理时数为(167.32±98.34)min,其中基础护理时数为(141.04±97.60)min(82.6%)、康复护理时数(26.27±24.23)min(15.4%);每日人均间接护理时数为(24.17±7.76)min.根据生活自理能力,将患者划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至完全自理共六个等级,每个等级所需的直接护理时数分别为(272.43±81.40)min、(188.92±96.89)min、(155.46±74.03)min、(111.86±48.55)min、(102.78±27.62)min和(72.33±25.52)min.经公式计算得出,深圳市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理论床护比为1∶0.56.结论:基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分级,可快速估算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医学科护理工作量人力资源配置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盛泽昊任文叶祥明张利...
    704-707,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的需求.方法:对2021年全省康复医学专业在培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住院医师的一般情况、学历、医患沟通基本要素评价、医患沟通培训需求.结果:医患沟通培训现状部分87.67%的住院医师认为医患沟通很重要,61.64%的住院医师认为自身医患沟通能力一般,三个年度的学员在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F=1.438,P=0.244),自身医患沟通能力自评方面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F=1.096,P=0.340);医患沟通要素中"询问病人是否还有其它的问题需要探讨""给病人说话的时间和机会/无尴尬停顿""让病人讲述对其健康问题和/或疾病发展过程的看法""解释诊断性操作的理论依据"和"系统询问影响疾病的社会、心理、情感因素"得分排在最后5位.医患沟通培训开展及需求分析表明,全省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仅有56.16%开设了相关医患沟通课程,其中设置形式84.93%为理论授课,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率为61.65%,康复医学专业住培学员希望的医患沟通课程设置形式前3位的为视频教学、理论讲授和角色扮演,分别占比69.86%、67.12%、61.64%.结论: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能力重要性的认知上存在差距,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患沟通相关课程开设率偏低并存在授课形式单一的问题,针对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医患沟通上的医学教育及实践形式仍需进一步加强.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问卷调查

    医务工作者职业相关肌肉骨骼疼痛现状调研

    田骏涛黄蔚萍赵楠陶琼英...
    708-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医务工作者职业相关肌肉骨骼疼痛的患病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自制《肌肉骨骼疼痛调研表》,于2020年7-9月对上海市2家三级医疗机构、2家二级医疗机构和4家一级医疗机构的1421名医护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颈肩腰下肢痛等肌肉骨骼疼痛,尤以颈痛和腰痛常见,但大部分症状较轻;相关分析发现这些疼痛均与生存质量相关.医务工作者职业相关肌肉骨骼疼痛均随执业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并与性别、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发病相关.结论:医务工作者职业相关肌肉骨骼疼痛广泛存在,严重影响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由于症状大部分较轻,提示康复干预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康复干预时不仅要重视局部的治疗,而且要注意性别的差异,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的防治.

    医务工作者职业相关肌肉骨骼疼痛横断面研究问卷调查

    电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王琼陈小聪马迎歌刘黎礼...
    712-717页

    盆底与骶神经磁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女性阴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吴洁张明袁梦吴野...
    718-721页

    机械吸入-呼出排痰技术在气道廓清物理治疗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胡越空周亚馨罗泽汝心黄维...
    722-726页

    上肢功能康复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贺婉莹郑金钰马琪琪李素姣...
    727-732,7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