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卓大宏

月刊

1001-1242

rehabi@263.net

010-64218095

100029

北京市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言语功能康复的专家共识

    徐建光单春雷敖丽娟郭帅...
    76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定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言语功能康复的专家共识,为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VR康复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由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2001600)项目组牵头制定,组成康复医学、神经科学、中医学、工程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经多轮会议讨论,结合项目研发经验和循证医学方法学,系统检索临床研究数据并评价证据质量,制订共识内容.结果:本共识聚焦于VR技术应用于言语功能的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内容包含VR言语康复的应用对象范围、基于VR技术的言语康复内容要求、不良反应、康复流程以及临床应用推荐.结论:本共识为VR技术在言语功能康复领域提供了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指导,促进技术应用和临床实践的推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虚拟现实言语功能康复专家共识

    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21通过靶向SPRY2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

    田明月杨溢铎覃琬婷朱晶...
    767-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高表达miR-21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来源外泌体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空载慢病毒和高表达miR-21的慢病毒感染SC株,收集SC上清外泌体并进行鉴定.采用神经断端吻合术建立SNI大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SC来源外泌体组和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组(n=10).其中,SC来源外泌体组和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组分别采用体外收集的外泌体局部注射进行治疗,3周后行为学实验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荧光染色评价SNI后轴突髓鞘再生,RT-q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1及神经组织中miR-21和SPRY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体外验证miR-21和SPRY2之间的靶向互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神经再生情况均出现明显改善,RT-qPCR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及神经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神经组织中SPRY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中高表达miR-21的SC细胞来源外泌体组较SC来源外泌体组变化更显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21靶向调节SPRY2的表达.结论: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通过靶向SPRY2显著促进SNI后修复.

    雪旺细胞外泌体miR-21坐骨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神经再生

    鸢尾素对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博庞伟李鑫俞鑫璐...
    775-781,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鸢尾素对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模型组(M组),于7和10日龄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将M组随机分为T0组、T1组、T2组、T3组.T1、T2、T3组分别侧脑室注射40、60和80 μg/kg的鸢尾素溶液,余各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溶液.侧脑室注射24h后,神经行为学、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海马区病理改变并统计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侧脑室注射鸢尾素后.平面翻正反射:T3组所需时间少于T0、T1、T2组且多于N组(P<0.01);负趋地性反射:T3组所需时间少于T0、T1、T2组(P<0.01,P<0.05).HE染色:M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固缩、裂解,排列紊乱.T1、T2、T3组细胞形态等不同程度改善.Tunel染色:M组Tunel+细胞增多,布满视野;N组Tunel+细胞少,呈零星分布;T3组凋亡率低于T0、T1组(P<0.05).Western Blot:各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意义(P>0.05);T0组Bax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T3组低于T1组(P<0.05);T0组Bcl-2/Bax值低于N、T3组(P<0.05),T1、T2组均低于T3组(P<0.05);T0组Caspase-3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N组低于T1组(P<0.05),T1组高于T3组(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减少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值来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且与鸢尾素注射剂量相关.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鸢尾素细胞凋亡神经保护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研究

    王梦寰孔雨柔谢敏陈黎艳...
    782-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n=20)或对照组(n=20).试验组接受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而对照组仅接受任务导向性训练.在基线、治疗结束后分别用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unctional test for the hemiplegic upper extremity,FTH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对患者进行评定,同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两组FMA-UE、FTHUE、ARAT、MBI、FSS评分在基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21天治疗后,两组除FSS外其余指标均较基线提高(P<0.05),且试验组FMA-UE、FTHUE、ARAT、MBI(作业能力)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侧MEP潜伏期、波幅以及患侧MEP引出率在基线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健侧MEP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患侧MEP引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波幅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健侧MEP潜伏期缩短与FMA-UE、FTHUE、MBI(作业能力)改善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5、-0.458、-0.65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VN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以通过调节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迷走神经刺激任务导向性训练运动诱发电位

    脑机接口联合末端驱动型下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唐欢苏彬车培梁成盼...
    791-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s,BCI)联合GEO System®下肢机器人(G-EO gait-therapy system,G-EO)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招募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和G-EO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脑机接口下肢踏车训练和G-EO训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和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仪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BBS、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度、稳定极限、步频、步态周期、步幅、步速、步长对称性比、踝最大背屈角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FMA-LE、BBS、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度、稳定极限、步频、步态周期、步幅、步速、步长对称性比、踝最大背屈角度均比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FMA-LE、BBS、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度、稳定极限、步频、步态周期、步幅、步速比对照组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4周的BCI联合G-EO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具有近期效果.

    脑卒中脑机接口下肢机器人平衡功能步行功能

    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海泉胡川王欣
    798-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对脑卒中早期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为脑卒中后患者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减重跑台组(B组)和智能机器人组(C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减重跑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减重跑台训练,智能机器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视频步态分析仪分别评定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下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智能机器人组在TCT、FMA-LE、BBS、FAC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步行周期外,智能机器人组其余指标均显著优于减重跑台组(P<0.05);减重跑台组在TCT、FMA-LE、BBS、FAC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更能增强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躯干核心的稳定性,纠正异常步态,优化平衡功能,达到改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目的.

    脑卒中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悬吊运动下肢运动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预测价值

    谭金泽张雷庞文君梁桂英...
    804-812,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oCA评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于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127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42例.所有患者在入科后24h内均评估一般资料以及MoCA评分、每分通气量(MV)、Apache-Ⅱ评分、潮气量(VT)、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试验前的机械通气时长,最后评估患者的脱机结局.根据患者的脱机结局分成两组并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其中脱机成功组92例,脱机失败组3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筛查与脱机失败相关的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计算优势比(OR)、95%置信区间(95%CI)以及准确度(Acc),绘制MoCA评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约尔登指数(YI)、截断值(Cut-off),以分析MoCA评分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预测价值.结果: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除BMI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Apache-Ⅱ、MoCA评分、PaO2、VT、MV、机械通气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高(OR=0.824,95%CI:0.720-0.944,P=0.005)是影响脱机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每分通气量高(OR=0.600,95%CI:0.416-0.865,P=0.006)是影响脱机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为0.661-0.819,P=0.001.最佳截断值为20分,对应的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是77.14%、68.48%,预测准确度(Acc)为74.02%.结论:MoCA评分高是影响脱机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当患者MoCA评分≤20分时,患者发生脱机失败的风险增大.MoCA评分高的患者,其脱机成功率高,MoCA评分每提高1分,脱机成功率增加17.6%.

    重症康复脱机机械通气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预测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方案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芝为章靓周婉君张亚文...
    813-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12月就诊于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方案,通过主要结局指标(肺功能、运动耐力、术后早期并发症)、次要结局指标(症状测评、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来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共纳入1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88例,干预组78例,出院当天干预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运动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整个围术期,两组均未发生与运动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运动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运动耐力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自我效能.

    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运动呼吸运动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效性研究

    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中的设计及应用

    江尚燕韩江英王云云费黎明...
    82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设计一种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并观察其在COPD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n=58),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药物治疗及缩唇呼吸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6MWD、mMRC、BODE指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训练3个月、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优于对照组(t=2.196、2.613、3.022、4.200,P<0.05),动脉血气指标(PaCO2、PaO2)优于对照组(t--5.223、11.536、2.086、2.223,P<0.05),6MWD高于对照组(t--10.725、11.620,P<0.05),mMRC 低于对照组(t=10.110、22.567,P<0.05),BODE 指数 1 级(17.24%、34.48%)、2 级率(37.93%、48.28%)均高于对照组(10.34%、6.90%、25.86%、27.59%),3 级(25.86%、17.24%)、4 级率(18.97%、0)均低于对照组(31.03%、34.48%、32.76%、31.03%)(Z=-2.060、35.273,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 1 个月满意度为91.38%(53/58),3个月满意度为96.55%(56/58),6个月满意度为100%(58/58).结论: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可以改善COPD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效果,增强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参考.

    专利缩唇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康复应用效果

    改良五禽戏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精准评定与分析

    车培包莹莹计樱莹陈兰...
    828-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改良五禽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的影响,探索骶骨定标法、Pro-Kin平衡仪、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三种平衡评估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进行改良五禽戏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骶骨定标法、Pro-Kin平衡仪进行平衡评估,采用躯干损伤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进行躯干评估.结果:①治疗前后比较,两组BBS评分、双脚及单脚站立时骶骨定标点的重心平均摆动路径、坐位下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度与运动椭圆面积、稳定极限、TIS评分均显著性改善(P<0.05).②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BBS评分、双脚及单脚站立时骶骨定标点的重心平均摆动路径、坐位下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度与运动椭圆面积、TI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BBS差值、双脚及单脚站立时骶骨定标点的重心平均摆动路径差值、坐位下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差值、稳定极限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③治疗前骶骨定标点的重心平均摆动路径、压力中心的运动轨迹长度、运动椭圆面积与BBS总分呈负相关性(r=-0.324--0.562,P<0.05).骶骨定标点的重心平均摆动路径与压力中心的运动轨迹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呈正相关性(r=0.547-0.809,P<0.01).结论:改良五禽戏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及姿势稳定性,提高平衡能力.骶骨定标法、Pro-Kin平衡仪、BBS之间具有相关性,均能客观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骶骨定标法可以更加客观地检测脑卒中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平衡.

    脑卒中改良五禽戏平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