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卓大宏

月刊

1001-1242

rehabi@263.net

010-64218095

100029

北京市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任务导向性平衡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

    罗小清胡国炯罗小权张康...
    1162-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踝关节扭伤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踝关节扭伤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20例.在两组均给予常规训练基础上,A组进行任务导向性平衡训练,B组进行平衡板训练.两组受试者在持续4周训练前后进行静态平衡功能[LOS:最大移动距离(MXE)、移动速度(MVL)、反应时间(RT)]和动态平衡(Y-balance)和坎伯拉量表(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受试者肢体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4周后,组内前后比较:①LOS评估:A组平衡功能MXE、MVL、R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B组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Y-Balance评估:A组与B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坎伯拉量表评估:A组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B组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Y-balance前后变化值和坎伯拉量表评分A组均优于B组(PP<0.05);LOS评分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踝关节扭伤后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

    任务导向性训练踝关节扭伤平衡功能障碍

    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对供区踝关节和下肢功能影响的研究

    范友强许光旭马明高瑞芳...
    1168-1173,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PLT)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对供区踝关节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常州市体育医院就诊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移植患者23例(PLT组),对照组招募同时期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患者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术侧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比较手术6个月后PLT组患侧与同组健侧、对照组患侧之间踝关节内外翻的相对峰力矩、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VAS、足踝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平衡和单足跳等下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与同组健侧和对照组相比,PLT组患侧踝关节的VAS、足踝功能评分、内外翻活动度和本体感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60°和180°角速度下的踝外翻相对峰力矩下降、内外翻力矩比值(I/E)升高、平衡功能内外向摆幅和运动轨迹长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LT组患侧下肢单足跳距离和下肢对称指数相对更好(P<0.05).结论:PLT移植重建ACL具有良好的功能预后,对供区踝关节VAS、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和足踝功能评分影响不大,且下肢整体运动功能相对更优,但供区踝外翻肌力、内外翻力矩比(I/E)和下肢平衡功能均下降,应给予关注,以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康复处方.

    前交叉韧带腓骨长肌腱腘绳肌肌腱足踝功能平衡康复

    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

    杨海蔡菊红周驰张少军...
    1174-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1—3级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仅给予超声波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第3月时,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WOMAC膝骨关节炎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量表、6min步行距离评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疼痛和功能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提高(P<0.05),WOMAC僵硬评分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改变(P>0.05),且试验组联合治疗下的VAS评分、WOMAC疼痛和功能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除WOMAC僵硬评分和功能评分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波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提高其步行功能和步行距离,但对膝关节僵硬无明显改善作用.

    膝骨关节炎疼痛功能障碍超声波经皮神经电刺激步行功能

    起立步行试验生物力学策略评估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肖仔仙陈谦蔡童欣孟殿怀...
    1180-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起立步行试验生物力学策略评估(TUG-ABS)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脑卒中患者34例,应用TUG-ABS、平衡仪(PRO-KIN)和功能评估(TUG)、单腿支撑时间、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和10m最大步行速度对其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TUG-ABS中的"站到坐"分项与平衡仪评估静态站立平衡结果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②TUG-ABS和TUG评估与常规功能评估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TUG-ABS可以较好的评价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较TUG更能代表患者的静态站立平衡功能.

    起立步行试验生物力学策略评估脑卒中平衡功能

    有氧结合抗阻训练对减重术后肥胖女性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贠贺章孙耀威苏玉慧桑茜...
    1183-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有氧结合抗阻训练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后肥胖女性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例减重术后肥胖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n=8)和对照组(n=8),运动组进行4周的有氧结合抗阻训练,每周3次(隔天训练),每次70min,对照组不参与任何运动.训练前后对受试者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及运动能力指标进行测试.所有受试者饮食均由中日友好医院专业营养师根据受试者的术后饮食管理制定饮食方案.结果:对照组的臀围(HC)下降幅度大于运动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体脂百分比(BF%)、躯干脂肪(TF)、内脏脂肪面积(VFA)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基础代谢率(BRM)下降幅度大于运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前测相比,运动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降低,其中运动组HR非常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HR、SBP和DBP均呈上升趋势.对照组空腹血糖(FBG)前后变化幅度高于运动组,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前测显著降低P<0.05,运动组呈上升趋势,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6min步行测试(6MWT)、站立测试(STS)和前臂屈曲试验(ACT)较前测均显著提高(P<0.01,P<0.05,P<0.05),但6MWT、STS运动组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4周有氧结合抗阻训练对减重术后肥胖女性患者身体成分、心率血压、血糖血脂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有氧结合抗阻减重手术肥胖运动训练

    上海市2018—2022年持残疾证儿童辅具服务现状及效果研究

    杨喆万少华姜鹏兰汪伟力...
    118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上海市2018—2022年持残疾证儿童辅助器具适配现状及辅具对残疾儿童生命质量的影响,评价辅具服务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基于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辅具业务系统,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持残疾证儿童(4078例)辅具适配现状,并使用SF-12量表评估5年中接受过辅具适配的103例残疾儿童辅具适配前后生命质量情况,评价辅具适配前后效果.结果:2018—2022年,适配辅具的残疾儿童中男性占56.57%,女性占43.43%;年龄<3岁占7.24%,3—6岁占21.11%,7—12岁占34.72%,13—18岁占36.93%;残疾程度由一级到四级分别为:42.84%、26.83%、17.51%、12.82%.辅具适配前和适配后3个月,健康总体自评、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对角色影响、情绪对角色影响、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躯体疼痛和精力在适配前后没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辅助器具适配能改善残疾儿童生活质量;残疾儿童生活质量总体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残疾儿童辅具服务的投入;重点关注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提高辅助器具服务的个性化和专业化.

    残疾儿童辅具服务现状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刘安南孙加兴徐海兰姜志梅...
    1194-1198页

    基于薄弱环节优化康复治疗专业实习轮转顺序提高实习效能的研究

    郑琨梁美珍郑逸逸谢皓...
    1199-1201页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迷你临床演练测评在康复医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董春璇姚兴璋寄婧郑访江...
    1202-1204页

    SNAPPS教学法在规培物理治疗师重症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冯虹崔俊才宋建霞赵婧...
    1205-1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