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版会前专刊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以《科技导报》中国科协年会专刊为例

    刘志远王微
    28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出版会前专刊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效果.[方法]以2016-2022年《科技导报》连续7年结合中国科协年会出版会前专刊的实践为例,基于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与比较分析方法,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会前专刊的成效.[结果]会前专刊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增强期刊为国家战略服务的能力,并提升期刊的出版服务水平.这些优势来源于专刊坚实的组织保障、权威的议题设置、有效的约稿途径及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渠道.[结论]会前专刊是科技期刊专刊出版的创新实践,可为科技期刊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广学术会议交流成果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科技期刊中国科协年会专刊学术影响力

    医学科技期刊虚拟专题的优化策略

    李立余菁
    286-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学科技期刊虚拟专题开展的经验,探索医学科技期刊虚拟专题的优化策略.[方法]收集和深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和《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虚拟专题相关数据,分析虚拟专题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实施路径.从虚拟专题的时效性、选题、版权、发布形式、虚拟学术社区以及读者需求等6个方面进行归纳,并通过对作者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作者对虚拟专题的认知,传播虚拟专题的信息,提升期刊和虚拟专题的关注度.[结果]医学科技期刊虚拟专题的优化策略总结为:注意时效,参考学科被引半衰期;整体规划,多类别选题;注意版权,签署授权书;立体传播,多重维度发布;吸引读者,衍生虚拟学术社区;问卷调查,分析需求导向.根据作者问卷调查结果,55.97%的被调查者关注过两种样本期刊的虚拟专题,85.54%的被调查者同意论文选入虚拟专题,76.10%愿意针对自己论文开展线上或线下讲座.79.31%的被调查者对刊物"非常满意",20.69%"比较满意".[结论]医学科技期刊应该以读者阅读视角为导向,将科技论文组合成多种模式、多元化传播的虚拟专题,可扩大科研信息共享范围、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对于期刊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科技期刊虚拟专题媒体融合调查研究立体传播平均被引半衰期虚拟学术社区

    科技期刊策划国家重大战略专题的实践与思考

    王丽娜
    29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的有效方法及其对自身质量与影响力的影响.[方法]从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战略中凝练选题,《科技导报》策划出版了"'十四五'建言""战略科学家"等专题.以"'十四五'建言"专题为例,通过中国知网数据等分析其影响力及取得的成效.[结果]通过抓住关键时间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需求策划专题,能够吸引高学术水平专家独立或深度参与撰稿,不仅为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使得期刊的被引频次、下载量、新媒体阅读量与转载量等明显提升.[结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策划专题,不仅可以发挥科技期刊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推动学科发展与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还能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与社会影响力.

    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国家重大战略科技战略专题高水平作者影响力

    湖北省入围我国科技期刊第一方阵的基础、差距及推进路径

    占莉娟孙绪壕胡小洋佘诗刚...
    298-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湖北省与国内期刊发展强省的优势与差距,为湖北省科技期刊科学布局、精准施策提供参考的同时,亦可为其他地区定位其期刊发展优劣势、精准制定政策提供思路借鉴及数据参考,以期从区域视角推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方法]采用国内外科技论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等综合数据确定科技期刊国内第一方阵的地区名单,衡量湖北省与国内科技期刊第一方阵地区的差距,并结合湖北省对科技期刊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提出湖北省科技期刊业增量提质的有效对策.[结果]湖北省与国内科技期刊第一方阵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期刊整体质量有待提升,高水平国际化期刊甚少,期刊扶持政策资助范围窄、力度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结论]湖北省及有相似发展现状的区域应抓住期刊创办机遇,利用本土优质科教资源,推进高水平新刊创建;借力国际数据库,提升期刊显示度,增强优质科研成果吸引力;提升资金扶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立足已有优质期刊基础,确定重点资助对象,提升政策实效性,推动区域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湖北省一流科技期刊区域视角期刊综合实力期刊高质量发展

    开放科学环境下PLOS系列期刊代码共享政策研究

    翟军范卫华胡慧玲李剑锋...
    309-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及其系列期刊为例,研究学术期刊的代码共享政策,为国内期刊优化开放科学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网络调查方法,梳理和分析PLOS代码共享政策的演进脉络、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结果]PLOS代码共享政策已从数据政策中独立出来,其强制性的代码可用性声明及其配套政策已有效提升期刊发表论文的代码共享率,有利于研究的再现和效率的提升.[结论]在开放科学深入发展时期,与数据政策相比,学术期刊的代码共享政策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趋势包括与数据政策协调发展及遵循和应用FAIR原则,这对于我国学术期刊伴随数据政策出台代码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开放科学代码共享政策学术期刊科学软件开放代码数据政策

    科技期刊应对论文可重复危机的路径探讨

    郁林羲邢爱敏
    316-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科技期刊应对研究论文可重复危机的路径,促进科技期刊更好地发挥学术守门人的作用.[方法]通过网络调研法、文献调研法深入分析癌症生物学论文再现性项目(Reproducibility Project:Cancer Biology,RP:CB)的实施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可重复率低的原因,深入探究RP:CB项目的过程与结果.[结果]RP:CB项目的可复制性数据一共产生158个效应,包括正向效应和无效效应.对于以数值形式报告的原始正效应,重复实验的中位效应量仅为0.43,比原始效应量的中位值2.96小85%,这说明复制实验的结果远达不到原始研究结果的效应量.[结论]科技期刊可以从使用新一代期刊评价体系——TOP Factor、增加注册报告发文比例及呼吁科研人员重视研究的可重复性等方面推动科学研究向着透明、可重复的方向发展.

    可重复危机发表偏倚TOPFactor注册报告

    区块链技术与开放同行评议融合模式研究

    王少朋秦雪杨娜李雪...
    323-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区块链技术与开放同行评议融合模式,解决开放同行评议模式当前存在的痛点问题,探索高质量科技期刊学术评议体系.[方法]通过分析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和星际文件系统(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技术的特点,构建区块链技术与开放同行评议融合模式.[结果]将区块链和IPFS技术应用至开放同行评议模式,通过智能合约和通道功能有效解决参与评议各方的身份认证及参与范围等问题,并提出"无形"和"有形"的两种激励机制,在提升各参与方积极性的同时形成有效制约.[结论]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开放同行评议存在的部分难题,在提升公平性、公开性的同时,有效保障各方信息的安全性及隐私性.然而,融合模式的真正实施落地仍任重道远,需在政策、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等层面深入研究.

    开放同行评议区块链IPFS认证+授权

    中国金色OA期刊与钻石OA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以DOAJ数据库收录期刊为例

    王琳辉倪明
    329-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DOAJ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及我国金色OA期刊及钻石OA期刊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学术期刊的OA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分析DOAJ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及我国金色OA期刊和钻石OA期刊的学科分类、语种、CC协议、同行评议策略、出版情况等特征,对特征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国内期刊OA出版情况及编辑对OA的认知情况,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OA发展策略.[结果]在DOAJ数据库收录的20015种OA期刊中,英文刊占绝大多数(16111种).其中66.26%为钻石OA期刊,且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采取的CC协议主要为CC BY,其次为CC BY-NC-ND和CC BY-NC.同行评议的类型较分散.DOAJ数据库仅收录318种中国期刊,与DOAJ数据库收录的全球期刊情况不同:英文刊略多于中文刊,金色OA期刊占比更高(65.41%),且主要为科学、技术和医学(STM)期刊.中国期刊采用最多的CC协议是CC BY-NC-ND(72.32%),单盲及双盲同行评议为主要的同行评议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许多期刊对DOAJ数据库不是很了解,被DOAJ数据库收录的中国OA期刊在我国OA期刊中占比仍较小.国内OA期刊中青铜OA期刊占比最高,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及新创办的英文期刊多采用钻石OA模式.[结论]目前我国金色OA和钻石OA期刊占比较小,青铜OA是我国期刊的主要OA模式.较金色OA和钻石OA期刊而言,青铜OA期刊缺乏明确的OA声明及著作权约定;对作者著作权保留和转让及第三方许可使用进行明确规定、严格执行CC协议有助于OA期刊规范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范围,金色OA和钻石OA模式是我国OA期刊的发展方向.借鉴DOAJ数据库的收录评价标准有助于我国STM期刊的OA建设和发展.

    DOAJ数据库开放获取金色开放获取钻石开放获取青铜开放获取掠夺性出版

    医学类一稿多投稿件退稿后发表情况分析

    余菁邬加佳孙慧兰徐杰...
    339-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加强医学期刊编辑对一稿多投疑似学术不端稿件的辨别能力,为提升稿件初审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年1-12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一稿多投退稿稿件为研究对象,追踪其发表情况,分析一稿多投投稿行为、发表期刊刊期和入选数据库情况,以及构建一稿多投疑似学术不端稿件第一作者群体画像.[结果]2021年全年共发现91篇一稿多投疑似学术不端稿件在退稿后发表,其中55篇发表时作者姓名和单位发生变化.91篇发表论文中77篇(84.6%)发表在各类核心期刊上:27篇(29.7%)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上,17篇(18.7%)发表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上,68篇(74.7%)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2021年全年214篇一稿多投疑似学术不端稿件第一作者群体画像具有如下特点:60%为女性,40%为男性;54%为中级职称,34%为副高级职称,也有部分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教育背景为学士和硕士;集中在非省会非直辖市的三级医院;大多数为临床医生,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内科、外科和影像科.[结论]建议医学期刊严格落实三审三校,通过建立学术不端检测技术流程、加大对作者的学术诚信教育力度、成立学术诚信联盟共享学术不端数据等防范学术不端.

    医学期刊一稿多投学术不端发表

    2018-2022年药学相关期刊入选F5000药学类论文的特征分析及启示

    林静邹小勇刘明伟曾海蓉...
    346-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入选F5000药学类论文特征,为国内药学类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方法]收集2018-2022年F5000平台收录的药学类论文,通过中国知网获取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次数、中图分类号、论文机构来源、基金资助情况等信息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15种期刊的542篇F5000药学类论文,其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的中位数分别为1400.50和54.50.入选论文主要来自北京、江苏、天津等地区的中医药大学和中药研究院,并且中药研究院来源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均相对较高;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药理学等学科方向纳入的论文数量较多,中药化学、药事组织、中药药事组织等学科方向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较高;绝大多数论文(469篇)受到不同等级的基金资助;发文量≥2篇的作者有18位,其论文发表期刊相对固定,且有6位为非"双高"(同时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和副高或正高级职称)作者.[结论]药学类科技期刊应重视中药基础研究以及方法、综述类论文,增加北京、江苏等高水平论文产出地区的编委、青年编委比例;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意识,与优秀青年学者共同成长.

    药学科技期刊F5000论文发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