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创刊20周年回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胡艳芳丁洁张然皇甫慧超...
    354-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众多不断涌现的英文新刊的巨大竞争压力下,以创办较早的英文科技期刊为例,探索其如何进行改革和突围,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方法]以国内第一种光学类英文期刊《中国光学快报》(Chinese Optics Letters,COL)为例,着重介绍COL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COL通过对编委会进行改革、转变编辑工作模式、提高论文质量、加强期刊特色等一系列措施,从各个方面大力促进期刊的国际化、数字化和集群化发展,从而成功吸引优质稿源,保持其在光学领域的主流期刊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影响因子持续提升,影响因子由0.804提升至3.5,跃居光学领域期刊Q2区,且发文量名列前茅.[结论]COL的发展之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行性,希望能为国内其他科技期刊同行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英文科技期刊光学期刊期刊改革与创新期刊发展措施

    Cell出版社多期刊投稿模式研究与启示

    张啸宇王晨阳杨晓婷
    363-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ell出版社多期刊投稿模式,系统分析该模式在优化投稿、审稿等出版流程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科技期刊创新投稿、审稿等出版流程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调研和对比分析,系统梳理Cell出版社的多期刊投稿模式的工作流程、优势和不足.[结果]多期刊投稿模式借助由多期刊并行投稿、多编辑协商、多组审稿人评审、多轮目标期刊簇构建的"四多"流程,提升稿件与期刊的匹配度、丰富作者的投稿路径选择、助力期刊留住优质稿件、优化投稿体验和服务,增强出版集团影响力,但该模式也存在编辑工作量大、浪费审稿资源等问题.[结论]可借鉴Cell出版社的多期刊投稿模式,探索创新我国科技期刊投稿、审稿等出版流程.有条件的期刊可通过打造期刊集群、扩大编辑和审稿队伍、建立一体化出版平台等方式,探索多期刊投稿模式.

    多期刊投稿目标期刊簇投稿同行评议出版流程

    科技期刊封面故事的视觉修辞探究——以《自然》(Nature)为例

    殷俊朱文涛
    370-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Nature 2020-2022年的封面故事为研究对象,分析视觉修辞的表达和方法,为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方法]以视觉修辞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法,对Nature 2020-2022年的153个封面进行探究,通过对比分析封面故事的视觉修辞特征,总结出封面故事的视觉修辞方法.[结果]Nature封面故事有着系统的视觉修辞逻辑与方法,包括叙事的转喻和隐喻、构图的列锦和连续、造型的夸张和仿拟.[结论]科技期刊要更好地借助视觉修辞推动封面科学信息的传播,应综合使用不同的视觉修辞方法,以简单易懂的符号叙事、规律有序的构图、丰富突出的造型,优化期刊封面的视觉表达效果.

    科技期刊《自然》封面故事视觉修辞视觉传播

    提升科技期刊邮件精准推送有效性的实践探索——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和《工程科学学报》为例

    杨丽萍蒋伟
    37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推送主体与推送客体精准匹配的难题,探索提升邮件推送有效性的策略和途径,以促进科技期刊传播能力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2022年11月—2023年10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和《工程科学学报》的34次邮件精准推送实践,剖析邮件打开率、链接点击跳转率、打开邮件用户的分布与推送主体、推送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下一步具体的改进方法和策略.[结果]推送主体的相关性和类型、推送客体的匹配原则、邮件标题和版式等是提升邮件精准推送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结论]推送主体与推送客体之间匹配的精准度决定着邮件推送的效果.精准推送应从此角度出发,进一步精细化用户画像以提高邮件打开率和链接点击跳转率,更好地促进学术成果高效传播.

    邮件精准推送邮件打开率链接点击跳转率有效性

    SSCI收录我国社科期刊影响力的国际对比研究

    方红玲张亚杰申蓝
    384-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SSCI收录我国社科期刊的国际地位,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个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韩国)与5个金砖国家(中国、南非、印度、巴西和俄罗斯)SSCI收录期刊的数量、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期刊引证指数(JCI),对SSCI收录我国与其他国家社科期刊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SCI收录我国社科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在11个国家中均位居第3,即年指标位居第4;我国SSCI收录社科期刊的JCI在11个国家中居首位,为1.04.SSCI收录我国社科期刊的整体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不同凡响.但我国SSCI收录社科期刊被引半衰期(5.2)在11个国家中最短,提示我国SSCI收录社科期刊今后需要发表具有深远价值的论文,提升期刊论文的受关注度和被引频次.[结论]我国被SSCI收录的社科期刊应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提升期刊的近期和远期学术影响力.

    SSCI收录期刊期刊生命力国际对比

    浅析中美等17国JCR收录期刊及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近20年变化趋势

    罗丽丰郝宁张亚男蒋希萍...
    390-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近20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在JCR期刊数量及其发表论文(SCIE/SSCI/A&HCI数据库收录,以下简称"JIF论文")体量及学术论文外流等方面的客观表现,帮助了解全球主要国家期刊发展及论文外流的现状,以便把握我国期刊出版业在全球的地位及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运用JCR数据库检索并统计2003-2022年美国、英国、荷兰、德国、西班牙、瑞士、中国、意大利、巴西、俄罗斯、法国、日本、波兰、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的JCR期刊和Q1期刊数量.通过InCites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分析2003-2022年上述17国作者及期刊的JIF论文及Q1论文发表情况.[结果]美英两国的JCR期刊数量占据全球一半以上,而中国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期刊占比不到3%;中印两个发展中国家的JIF论文发表量在2003-2022年持续快速增长,其他国家发表量则在2020年左右出现明显下滑趋势,我国在2022年超过美国成为JIF论文发表量最多的国家.各国都存在论文外流情况,中国、俄罗斯、法国和印度的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各国JIF论文主要流向了美、英、荷、德四国期刊.[结论]我国JIF论文外流形势仍然严峻.尽管我国高质量期刊建设有一定成效,但仍需要继续坚持现有的发展力度,且不仅要注重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的创办和培育,还要重视其他梯队期刊的共同发展.

    JCR期刊InCites数据库学术期刊

    基于CWTS排名的论文层面主题分布研究——以图书情报学国际期刊为例

    于曦
    400-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际期刊论文层面的研究主题,有助于准确获取领域内全球主题分布特点和发展现状,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和学术水平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图书情报学国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CWTS莱顿大学排名》主题分类,开展论文层面的研究主题定位.根据研究主题发现主题集中和主题分散的期刊,分别分析这些期刊的主题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结果]图书情报学国际期刊主要涉及17个微观领域.图书馆学期刊多为主题集中期刊,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素养、网络搜索、知识组织、健康科学、同行评议等.情报学期刊多为主题分散期刊,研究领域包括数字化学习、组织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在线评论等.[结论]基于论文层面的学科主题定位和分析可以有效识别出学科主要研究主题,发现跨学科研究和新兴研究领域,为中国科技期刊提升论文利用率提供思路,为期刊编辑制定论文选题提供方向,为索引机构与搜索引擎提供精准主题定位,也为作者选刊、投稿提供帮助.

    论文层面分类体系CWTS排名期刊布局图书情报学期刊跨学科分析

    2024年学术期刊出版研究与论文写作研讨班通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408-410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4年重点选题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