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王大成

月刊

1674-7232

life@scichina.org

010-64015399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Journal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线粒体tRNA t6A修饰酶OSGEPL1的功能位点鉴定

    陈薇靳梦琪张文华
    706-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tRNA t6A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转录后修饰,对翻译和蛋白质稳态平衡至关重要,其缺失严重影响细胞生命和高等生物的组织和器官发育.三界生物系统中的tRNA t6A修饰酶随着生物复杂性的增加而进化出多层次的调控机制.人YRDC和OSGEPL1负责线粒体中tRNA t6A的生物合成.YRDC催化L-threonine,HCO3-/CO2和ATP生成TC-AMP中间体,其上的TC-基团由OSGEPL1催化转移至tRNA A37的第6位氮原子上,形成tRNA t6A.本研究分析了 O SGEPL1与人线粒体tRNA的相互作用和其t6A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基于OSGEPL1-tRNA复合体预测模型,进一步分析了OSGEPL1的金属离子结合位点、TC-AMP结合位点和tRNA结合位点.研究结果对于理解OSGEPL1-tRNA-TC-AMP复合体的分子识别和催化调控提供了理论见解和实验数据.

    tRNA修饰与调控N6-苏氨酰氨基甲酰腺苷OSGEPL1-tRNA结构与功能关系

    外来生物入侵中的达尔文归化谜团

    黎绍鹏范舒雅孟亚妮张文刚...
    72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外来生物入侵问题,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相反的两个假说,分别主张和本地物种亲缘关系近和远的外来物种更容易归化和入侵.这两个假说综合在一起现在被称为达尔文归化谜团.在沉寂了百余年后,随着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广泛运用,该谜团在近30年内迅速成为生物入侵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由于不同的研究往往得出矛盾的结论,错综复杂的研究结果使得该谜团的和解仍面临很大困难.本文梳理了达尔文归化谜团的内涵和外延,回顾了该谜团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脉络,总结了近年来从空间尺度、入侵阶段、差异度量方式和控制性实验等角度尝试和解这一谜团的探索及其进展.本文认为,充分考虑环境梯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分析入侵进程中的本地群落特征和动态,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和零模型,并将该谜团的研究思路和理念引入到疾病生态学等诸多相关领域,是未来达尔文归化谜团研究的重点方向.对这一长达160余年谜团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入侵生态学理论,也将为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提供重要科学指导.

    生物多样性群落动态功能性状入侵种零模型谱系距离空间尺度

    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逸刘晓娟
    739-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以及全球变化的影响正加速丧失,这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BEF)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并由早期的单一营养级多样性与单个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发展到近年来的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本文介绍了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基础概念,回顾了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陆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并系统归纳了该领域近十年的重要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ⅰ)基于控制实验的驱动机制研究;(ⅱ)地下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ⅲ)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随时间尺度的变化.最后,本文呼吁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未来应加强合作并强调了开展整合性工作的必要性.

    全球变化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丧失营养级互作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中国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评估

    孟佳慧崔宇罗奥杨永...
    75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气候变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给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系统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为降低生物灭绝风险并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优先保护受威胁物种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而完善的受威胁物种名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基石意义.本研究基于28450种中国种子植物(约占中国种子总数的82.3%)的10km×10km分布数据,通过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了这些物种的未来分布区并计算了其未来分布区面积的变化;进而基于IUCN红色名录A3c的判断标准,评估了受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整合本文的评估结果和现有受威胁物种名录,提出了新的中国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和名录.更新后的受威胁名录共包含34550种中国种子植物(约为现有全部中国种子植物).在3种未来气候变化情景(SSP126,SSP245和SSP585)和3种物种扩散情景(完全扩散、每10年扩散20km和不扩散)下,受威胁种子植物数量为4444~11467种,占中国种子植物总数的12.9%~33.2%;其中木本植物1878~4330种,占全部木本植物总数的14.8~34.1%.草本植物2566~7137种,占全部草本植物总数的11.7~32.7%;数据缺乏物种2962~3915种,占中国种子植物总数的8.5%~11.3%.本研究定量评估了种子植物受未来气候变化威胁的可能性,更新了现有种子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

    物种分布模型IUCN红色名录数据降尺度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太阳辐射减轻哮喘机制研究取得新突破——UVB辐射通过降低2型天然淋巴细胞功能发挥抗哮喘作用

    姬晓娟邱菊
    766-768页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