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严陆光

月刊

1674-7259

technology@scichina.org

010-64016732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Technolog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本刊从2009年1月期变更为主要报道技术科学方面的优秀成果,主要学科为材料、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而不再刊登有关信息科学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路面不平度对遥控武器站伺服性能的影响分析

    谢馨张连超郑杰基李宝宇...
    1137-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车载遥控武器站遂行作战任务的不断增加,对遥控武器站行进间射击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由不平整路面引入的基座扰动,会给武器火线稳定精度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路面不平度扰动对遥控武器站稳定性能影响机理不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遥控武器站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指标基础上,建立了包含驱动、传动、控制以及路面不平度随机扰动的遥控武器站系统机电耦合全局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路面等级、不同车速下路面不平度扰动对系统稳定精度的影响,搭建路面不平度随机扰动模拟测试平台,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有效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车速为18km/h时,在稳定平台作用下,稳定误差几乎不随路面等级的变化而变化。当车速为36和72km/h时,随着路面等级提高至E级以上时,系统稳定误差呈近似指数增长,且速度越高,稳定精度恶化得越严重。

    遥控武器站路面不平度机电耦合全局动力学模型稳定精度

    高性能齿轮基础数据研究

    贾晨帆卢泽华吴吉展李扬...
    1149-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轮基础数据指在齿轮设计、制造、运维等过程中的关键材料、结构、性能等指标参数,是高性能齿轮传动主动设计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国内外齿轮行业技术差距累积最显著的环节。针对高端装备极端环境高可靠、长寿命服役的需求,开展了面向我国材料与工艺环境的传动系统的高性能齿轮表面完整性与抗疲劳设计制造研究,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和数据增强的小样本齿轮疲劳试验评价方法,试验时间与样本需求显著降低;建设了 16Cr3NiWMOVNbE、9310、18CrNiMo7-6、42CrMo、20Cr2Ni4A等齿轮材料疲劳S-N曲线、强度极限、胶合极限、表面完整性参数等基础数据10000余条,开发了涵盖材料、工艺、结构、性能等500余项参数的高性能齿轮基础数据库软件,齿轮基础数据治理效率明显提升;开发了温度-应力-振动多维信号无线采集分析技术与装置,探索了高性能齿轮渗碳磨削、喷丸强化、微粒喷丸、滚磨光整、离子注入、热障涂层等高表面完整性创成机理与加工技术,实现齿轮接触疲劳/弯曲疲劳/胶合极限相比ISO标准显著提高,极大推动齿轮传动轻量化创新,为我国下一代高端装备提供高性能基础件基础数据储备。

    高性能齿轮基础数据表面完整性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聚醚酰亚胺纳米复合电介质电导的Meyer-Neldel补偿特性研究

    王泊心闵道敏段亚楠武庆周...
    1171-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极端高温条件下低能量损耗介电储能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大,亟须开发耐高温的高性能介电储能材料。聚醚酰亚胺因高击穿强度和优越的热稳定性成为耐高温储能薄膜材料的首选,向其掺入纳米粒子是进一步降低高温损耗的有效途径。电导损耗作为能量损耗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其内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揭示纳米粒子掺杂对复合电介质电导特性的影响机理,以聚醚酰亚胺为基体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聚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电介质。变温电导测试结果表明掺杂纳米粒子可有效降低电导率。采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和跳跃电导模型对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变温电导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掺杂含量的改变并未引起聚合物中局域态分布形状的改变,表明纳米复合电介质中界面区和基体的电导特性具有一致性。进一步对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电导的温度依赖性进行分析,发现其温度依赖性同时满足Arrhenius方程和Meyer-Neldel补 偿规则,表明纳米复合电介质中的陷阱与聚合物基体具有相同的机制。根据有序紧密凝聚界面区模型,纳米粒子的掺入是通过降低界面区分子链的柔顺性使局域态能级加大,导致载流子迁移率降低,宏观上表现为电介质的电导率下降,能量损耗降低。

    纳米复合电介质聚醚酰亚胺电导特性Meyer-Neldel补偿规则有序紧密凝聚界面区模型

    基于渐进式差异感知注意力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李绪冯宇张永祥
    1183-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的重要研究方向。不同的图像源可以提供互补的知识。融合成的图像包含更多信息,能获得更好的识别和分析性能。目前的方法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种。本文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渐进式跨模态差异感知图像融合网络,建立了端到端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融合模型。模型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框架作为主干,由渐进式特征提取器和图像重构器组成。首先,本算法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分别建立两条特征提取支路,在两支路间引入了差异感知注意力模块(differential aware attention module,DAAM),该模块使本网络能够在特征提取阶段逐步整合互补信息。因此,特征提取器可以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完全提取出共同和互补的特征。然后,将提取出的深度特征通过中间融合策略进行融合,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特征结合起来,以获得尽可能好的融合效果。再通过图像重构器恢复出融合图像。最后,通过与其他相关方法的比较,对本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融合效果。

    图像融合可见光-红外融合跨模态深度学习

    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新型五相磁场增强型永磁电机主动式MTPA策略

    张丽陈希朱孝勇韩赛...
    1198-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五相永磁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控制系统,由于电机交叉耦合及饱和效应的存在,极大影响MTPA控制精度,无法满足其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多工况运行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从电机驱动系统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主动式MTPA策略。在电机设计阶段,提前考虑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MTPA(MTPA based on virtual signal injection,VS1-MTPA)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反凸极效应增强的五相磁场增强型内置式永磁容错(flux-intensifying fault-tolerant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FIFT-IPM)电机,以抑制交叉耦合及饱和效应对MTPA点追踪精度的影响;同时从控制算法的角度,针对五相FIFT-IPM电机的反凸极特性,提出相应的高精度VSI-MTPA控制策略,进一步提升五相FIFT-IPM电机MTPA控制驱动系统的动稳态性能。最后,搭建电机驱动系统实验平台,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相永磁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交叉耦合及饱和效应反凸极虚拟信号注入

    征稿简则

    封3页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24年67卷第6期中文摘要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