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王鼎盛 张杰

月刊

1674-7275

Physics@scichina.org

010-64015835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 & Astronom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能量转换量子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苏山河张艳超彭万里苏国珍...
    11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物理是理解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现代物理学理论.它与信息、生命以及化学等学科相互联系曰益紧密,引发了许多新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当前,量子物理和能源科学结合,正在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本文主要概述多种类型能量转换量子系统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系统地阐明如何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量子体系的能量操控以及微观器件的优化设计;总结量子热力学循环、能量选择量子电子器件、量子点热管理器件等在理论和实验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进展;展望量子物理与能源科学交叉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量子器件量子循环量子工质量子点能量选择通道热管理

    低维晶格系统能量传导与扩散研究

    赵鸿王矫张勇贺达海...
    13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维晶格系统中的能量输运和扩散已成为非平衡统计物理输运理论的前沿课题,正在蕴育线性响应理论之后的近平衡理论的新突破.本文重点介绍厦门大学课题组在这个方向上的主要进展,阐述基于粒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的对称性所建立的输运和扩散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基于系统哈密顿函数求解输运系数的路线图和相关进展.本文还将揭示能量均分所遵循的普适规律,探讨这些规律和输运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报告在耦合输运研究方面发现的新奇效应.

    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输运扩散热传导动理学效应流体力学效应热电热化

    河外星系恒星形成的物理规律探讨

    高煜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气体(T<20 K)是星系中恒星形成(SF)的原料,冷气体随引力塌缩成致密分子云核并终将继续塌缩转变成SF到恒星,而SF反馈又推动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详细了解气体的性质,描绘SF和星系的物理关联以及SF对星系的反馈等,是当今极为重要的关键研究.本文主要总结了河外星系中SF的物理规律,探讨了SF与冷气体的相关关系,特别是随着对SF的进一步物理认识,归纳了我们对SF与致密气体关系的系列相关研究,从河外星系整体的研究到对近邻星系空间分解以及与银河系内致密云核的跨度10个数量级的关系;甚至是对更高密度的致密气体,从星系整体到近邻星系空间分解以及河内致密云核的跨度10个数量级的线性相关关系,并指出在ALMA时代SF研究方向的未来发展前景.JCMT的大项目MALATANG提供了对极高密度致密分子气体在近邻星系中大规模分布和SF的认识,了解在星系的中心和更广阔的漩涡盘区各种不同气体状态与致密分子气体和SF之间的物理关联,以及SF和致密分子气体在不同物理尺度上的联系等.随着ALMA/NOEMA的观测推进以及下一代望远镜的投入,有望最终获得不论是遥远或近邻星系从分子云尺度到星系局部、整体各个不同物理尺度上对致密气体和SF的物理性质和规律、多谱线诊断和星系局部SF效率等前沿问题的突破性认识.

    恒星形成分子气体河外星系亚毫米

    搜寻银河系中的恒星级黑洞

    顾为民武剑锋王俊峰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恒星演化理论预言,银河系中存在数以亿计的恒星级黑洞.然而,目前已证认的黑洞仅有20个左右.随着天文观测设备的飞跃发展,搜寻黑洞的新方法也陆续被提出.我国大型光学望远镜LAMOST(郭守敬望远镜)的海量恒星光谱让我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搜寻黑洞.本文回顾了近50年来搜寻恒星级黑洞的历程,介绍了经典的搜寻方法和目前发展的一些新方法,侧重介绍了近期基于LAMOST光谱开展的相关工作,并对未来的搜寻工作给出展望.

    黑洞光谱双星X射线双星视差

    核心坍缩超新星中心黑洞超吸积在星系尺度上的贡献

    刘彤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坍缩超新星(Core-Collapse Supernova,CCSN)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末期的爆发现象,产生了宇宙中大多数的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等致密天体.爆发可能伴随着强磁场中子星或黑洞超吸积引发的剧烈长时标伽马射线暴.CCSN还被认为是宇宙重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综述介绍了我们近期对CCSN中心黑洞超吸积过程的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研究了大质量星系中心附近伽马射线暴余辉阶段,因大量暗物质粒子湮灭电子注入而引发的光变和能谱的形态变化,探讨了其作为暗物质探测手段的可能性;研究了坍缩星框架下,中微子主导吸积流外流对核合成的贡献,及对太阳临近空间、(活动)星系等化学组分和演化的影响;最后,从数值模拟角度讨论了CCSN起源的致密天体质量分布,给出了低质量间隙可能起源于CCSN爆发能量分布的结论.

    超新星黑洞吸积和吸积盘暗物质化学演化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