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王鼎盛 张杰

月刊

1674-7275

Physics@scichina.org

010-64015835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 & Astronom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β-Ga2O3 SBD器件的解析模型与仿真研究

    张弘鹏郭亮良陈钺颖贾仁需...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了不同电场调节策略的Ga2O3SBD器件,通过研究器件结构、钝化层方案下器件电学特性,分析不同终端结构(场板结构FP、边缘终端结构ET、沟槽型Trench、高K钝化)下Ga2O3 SBD的结构设计.此外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拟合,完善了Ga2O3材料和器件模型,通过对比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发现:(1)高K钝化(κ>100)结合场板结构可有效舒缓表面电场并提升结终端效率,2 pm Ga2O3 SBD采用BaTiO3钝化场板可实现终端效率91.4%,Vbr=1.43kV,巴利加优值BFOM=1.62GW/cm2,七倍于Al2O3 FP SBD;(2)采用BaTiO3钝化的FP & ET复合终端可实现终端效率93.6%,Vbr=1.46 kV,BFOM=0.41 GW/cm2;(3)相较FP设计,SiO2,A12O3,HfO2钝化的FP & Trench SBD更适于改善SBD导通电阻Ron,sp,Vbr及BFOMs.上述研究为优化Ga2O3功率器件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氧化镓Ga2O3SBD器件仿真功率器件

    多尺度研究铜/金刚石界面电子及热传输特性

    吴孔平张冷王丹蓓张鹏展...
    13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宽带隙半导体金刚石不仅具有突出的电学性质,而且还具有非常高的热导率,使其既可以耐高压又可以快速散热,因此,金刚石基大功率器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研究的过渡金属Cu不仅具有较高的功函数,而且在半导体工艺中被广泛使用,并且Cu与金刚石都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因此,Cu接触金刚石已经超出寻常电极的意义,这种金属-半导体结构既可以实现界面电子特性的裁剪,也可以实现热学设计与管理的功能.在本文中,第一性原理方法被用来研究Cu/金刚石界面的电子特性.结果表明,Cu/金刚石界面的肖特基势垒高度为1.60eV,原子层分辨的电子态密度与Bader电荷转移分析揭示了在靠近界面一两个原子层内的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说明界面诱导电荷的重构主要是来自金属诱导带隙态.此外,根据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结合准简谐近似与声子玻尔兹曼输运方程,对金属Cu、金刚石以及Cu/金刚石材料体系的热学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金刚石与Cu的热导率分别为2501.3和410.4 Wm-1K-1,并且在散射失配模型下得到Cu/金刚石界面热导为27.87 MWm-2K-1,略低于最近报道的实验值,可能是由于界面附件的电子与声子耦合未加以考虑.另外,根据Hasselman-Johnson模型,得到了室温下Cu/金刚石材料体系的有效热导率、材料体系的尺寸以及金刚石体积占比三者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些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过渡金属Cu作为表面覆盖层在金刚石基大功率电子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肖特基势垒静电势平均边界热阻有效热导率密度泛函微扰论

    暗弱白矮星的CSST主巡天多色测光和无缝光谱观测预研究

    张嘉怡付建宁
    14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hina Space Station Telescope,CSST)计划于2024年发射,将主要开展高空间分辨率、天区大面积(约17500平方度)的多色成像与无缝光谱巡天,预计可极大地提高白矮星的观测样本数量.本文分别基于盖亚第三次早期数据发布(Gaia EDR3)和斯隆数字巡天第十六次数据发布(SDSS DR16)探测到的白矮星候选体和已确认的白矮星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恒星参数的分布(多波段星等、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加速度、距离和质量),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白矮星的空间密度;最后,结合CSST的观测性能,预计其将探测到的白矮星数目,为基于CSST主巡天数据开展大样本暗弱白矮星搜寻和研究工作提供预估和分析.

    白矮星盖亚空间望远镜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