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王鼎盛 张杰

月刊

1674-7275

Physics@scichina.org

010-64015835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 & Astronom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学习在相变中的应用

    杨寓翔李炜申建民王艳阳...
    13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和图形识别功能,在统计物理尤其是相变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主要相变模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背景知识,及应用在平衡相变中的开创性工作.其次,以一个典型的非平衡相变模型——有向逾渗为例,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运用监督、无监督和半监督学习在相分类、临界点预测、临界指数测量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接着阐述了机器学习算法在量子多体、软物质物理以及高能物理等领域中相变研究的相关工作.最后进行了相应讨论与展望.

    机器学习相变非平衡相变

    噪声与信号:基于模型的神经元系统中随机效应研究

    杨利建余东吴勇李天宇...
    15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噪声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各个层面,影响神经信号的产生、传递和响应.在实验上有效分离信号和噪声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同时越来越多的建模工作表明,噪声并不总是有害的,它在神经系统中表现出了许多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神经元系统中主要的噪声来源与性质,以及温度、通道阻塞、时间延迟和电磁效应等常与噪声协同考虑的调控因素的生理学依据.其次基于不同的神经元模型,探讨了噪声在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等不同层次诱导的多种非线性效应.共振、同步和促进信号传递等非线性物理现象,充分体现了噪声对神经信号在系统中的响应和传递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了神经元系统中的随机效应,并对潜在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噪声共振同步信号传递

    有限温度及运动背景下的全息Schwinger效应

    刘杨康侯德富张自强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势分析的方法研究超标度破坏因子θ和动力学指数z对全息Schwinger效应的影响.其中θ描述对偶场理论中超标度的破坏,z描述系统在相变附近的行为.结果表明,随着θ的增加,Schwinger效应减弱,而动力学指数z增强了 Schwinger效应.此外,还发现背景电荷Q(或化学势)和速度β的存在也增强Schwinger效应.

    引力/规范理论对偶超标度破坏Schwinger效应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喷注输运系数提取的研究进展

    解曼柯伟尧秦广友王恩科...
    17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喷注淬火效应是高能重离子碰撞中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新物质形态的硬探针信号,已被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所证实.通过大横动量末态强子产额的压低提取量化喷注淬火强度的喷注输运系数(q)是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在结合高扭度喷注能量损失的次领头阶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部分子模型框架下,本文通过末态强子的压低和实验数据对比提取了介质中心初始最高温度T0处的喷注输运系数(q)0.不同种类粒子、碰撞能量和碰撞中心度的实验数据对(q)0的约束表明,(q)0/T03会随T0的增加而降低.为进一步研究(q)/T3对介质局域温度T(τ,r)的依赖性,本文将RHIC和LHC能区多个中心度的单强子、双强子和γ-强子压低三种观测量的实验数据结合起来,对(q)/T3(T)进行了整体的限制.面对海量的模型计算,我们首次结合信息场理论的概念设计了先验分布为随机函数的贝叶斯统计推断法,可以削弱(q)/T3在不同温度区间的长程关联.用低能量非对心碰撞到高能量对心碰撞的实验数据逐步对(q)/T3(T)进行限制,所得数值结果展示出很强的温度依赖性.

    喷注输运系数贝叶斯统计推断信息场理论强子产额压低微扰量子色动力学

    变色龙场论及其唯象研究进展

    陈华桂川大志邱涛涛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色龙场是标量张量理论中的一种标量场,用以解释晚期宇宙的加速膨胀现象.与一般标量场不同的是,它与物质场的耦合使其有效质量如同变色龙一般随着周围环境(物质场能量动量张量的迹)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独特的变色龙机制使得变色龙场论在众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简要回顾变色龙场论,依次探讨它在早期宇宙、引力波观测、暗能量和暗物质统一方案以及光子-光子散射实验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引力理论场论变色龙机制

    微波电磁超材料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田宇泽金晶杨河林范绿蓉...
    193-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磁超材料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引发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军事、民用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磁超材料可以突破传统电磁器件电磁响应的局限,具有自然媒质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电磁超材料对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均具备优异的操控能力,进而演化出了多样化的电磁超材料功能器件.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电磁超材料结构日趋复杂,功能趋向多元化.新材料与新工艺在电磁超材料中的融合应用不断涌现,以人工智能和优化理论为驱动力的超材料设计方法学研究蓬勃发展.本文结合近年来涌现出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简要总结了微波领域电磁超材料的发展应用态势.同时本文以近年知网论文数据库中收录的4949篇电磁超材料论文作为语料库,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从大数据角度,统计归纳了当前国内电磁超材料发展趋势.为从事本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向展望.

    电磁超材料吸波体传感器超材料天线可重构超表面

    过渡金属修饰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基氧还原和析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赵松林肖佳勇邱明祝志宏...
    20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且清洁的能源储存和转换装置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设备中涉及的氧还原反应(ORR)迟缓的动力学和析氧反应(OER)较大的过电势限制了这些设备的能源效率和运行寿命.廉价、高效、稳定且环保的ORR和OER催化剂的制备是推动能源转换装置商用的关键环节.本文总结了过渡金属修饰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基ORR和OER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评述了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从理论计算的角度讨论了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特性对碳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碳基材料氧还原反应(ORR)析氧反应(OER)

    RNA-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研究进展

    曾成伟赵蕴杰
    21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RNA-蛋白质复合物是生命体中参与细胞活动的重要生物大分子,相关复合物三级结构的测定对理解细胞活动过程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有重要帮助.然而,实验测定RNA-蛋白质复合物分子结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高分辨率的复合物结构测定依然面临重大挑战.RNA-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是目前软物质物理和生物物理学领域最具挑战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首先综述了RNA-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随后讨论了如何优化复合物结构采样和结构评估,最后对如何利用生物分子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模型进一步优化RNA-蛋白质复合物预测方法做了展望.

    RNA-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构采样结构评估深度学习

    单片型像素探测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邓文静殷中宝王亚平杨苹...
    229-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片型像素传感器将传感器和读出电路集成在同一硅片上,具有低物质量、低组装工作量和低成本的优点.近年来,单片型像素传感器在高能物理实验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成功应用于STAR和ALICE实验中.通过商用CMOS集成电路技术和针对传感器的工艺优化,单片型像素传感器在抗辐照性能、空间时间分辨率、功耗和芯片面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旨在介绍单片型像素传感器及其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参数,并结合新工艺、新传感器结构和新读出架构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像素探测器单片型像素传感器粒子探测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