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石耀霖

双月刊

2095-6134

journal@ucas.ac.cn

010-88256013

100049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Journal Jounal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他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优秀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低秩稀疏矩阵分解联合目标轨迹区域提取的ViSAR-GMTI方法

    尹钟政任雨薇郑明洁
    53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频合成孔径雷达(ViSAR)中,由于观测角度的不同会引起物体后向散射系数变化从而产生动态背景,不利于复杂场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故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矩阵分解和目标运动轨迹区域提取的Vi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考虑目标的空间连续性以及复杂场景下的诸多干扰因素,对常规RPCA模型做出改进,引入结构稀疏范数和动态背景鲁棒项以完善分解模型,提升分解效果。然后,改进局部自适应阈值设定,使用复合聚类分割方式提取运动轨迹区域,进一步消除干扰,并在分解所得前景图像的轨迹区域上进行均值背景建模完成运动目标检测。最后,基于齐鲁一号的聚束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检测性能。

    视频SAR运动目标检测低秩稀疏分解阈值分割

    基于发射波束旁瓣零陷的低轨卫星干扰规避策略

    王海旺邹诚常家超邵丰伟...
    54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宽带低轨卫星系统的迅速发展,Ku、Ka等通信频段逐渐趋于饱和,非静止轨道(NGSO)卫星在工作时难免对采用相同频率工作的静止轨道(GSO)卫星产生干扰。目前常采用空间隔离的策略来规避干扰,NGSO卫星始终会对共线区域产生最强的干扰,增大隔离角可以减少干扰但会大大损失卫星波束的有效覆盖范围。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发射波束旁瓣零陷的干扰规避策略,通过建立LEO卫星坐标系将天线阵面按行、列阵元划分,在列阵元维度上采用稳健LCMV算法实现宽零陷,在行阵元维度上结合波束指向进行扩展,最终在共线区域方向上形成一条"零陷带"。通过仿真分析,所提策略能在规避共线干扰的同时有效减少LEO卫星的干扰规避隔离区,算法复杂度低,在卫星上易于实现。

    低轨卫星干扰规避波束形成旁瓣零陷

    基于DQN的VDES异构星座兼容策略

    王雪帆李宗旺梁旭文
    550-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构VDES(VHF data exchange system)星座采用相同的通信频率和时分多址通信机制,使得异构星座重复覆盖区域内存在大量由时隙冲突造成的同频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星座间兼容策略。基于VDES通信流程,设置船站作为资源信息中转节点,赋予卫星对通信环境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异构星座场景下的资源分配问题建模为强化学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QN的时隙资源分配算法。通过重构历史资源信息和当前资源信息,规划最优时隙资源分配方案,并根据结果对算法迭代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通信性能。

    VDESDQN卫星通信干扰规避资源分配

    考虑齿面摩擦的斜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莫帅王冬冬胡效松刘志鹏...
    558-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齿轮由于具有传动平稳等众多优点,在高速重载场合广泛应用。斜齿轮副在啮合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摩擦力影响。因此在计算斜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时,有必要将齿面摩擦计入其中。先通过切片法将斜齿轮切成直齿轮微元薄片,再根据能量法计算微元薄片的啮合刚度,最后沿齿宽方向进行积分累加,获取斜齿轮副精准时变啮合刚度。研究斜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在零摩擦、定摩擦和时变摩擦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揭示时变摩擦作用下齿面粗糙度、转矩、转速、齿宽等参数对斜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斜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会发生变化;定摩擦作用下,斜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会减小,且定摩擦因数越大,时变啮合刚度越小;时变摩擦作用下,斜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会随齿面粗糙度增大而减小,分别随输入转矩、转速和齿宽的增大而增大。

    斜齿轮时变摩擦时变啮合刚度能量法

    基于规模化保育猪舍的全新风通风负荷计算模型及测试分析

    汪斌胡志儒杨奇志王勇...
    56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舍的全新风通风不仅能提升猪舍环境质量,还能降低规模化养殖中的交叉感染问题。以保育猪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新风通风负荷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与传统逐时逐项冷负荷方法计算的负荷结果差异小于5%,可应用于工程简化计算。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耦合不同室外气象参数下的猪舍环控参数动态调控方法。通过试验验证,该调控策略下舍内温度测试值与理论值平均相对误差为3。4%,且能够满足夏季猪舍温度、风速控制值及均匀性要求。在冬季运行工况下应用该调控方法,每栏仅需150 m3/h风量即可满足舍内空气质量要求;理论送风参数下,测得舍内空气平均温度约26℃,日平均温差5℃,CO2、NH3、PM2。5等污染物浓度均远低于国家标准指标。该负荷计算模型及动态调控方法可为规模化保育猪舍的热环境与卫生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全新风规模化保育猪舍湿度控制温度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