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院院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方新

双月刊

1000-3045

bulletin@cashq.ac.cn

010-68597146

10086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52号

中国科学院院刊/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科院主办的科技指导类刊物,该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核心媒体,重点刊登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读者对象:科技决策层、管理层、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及政策保障研究

    王昶周思源耿红军
    33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提升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在梳理和总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征及对先进制造业影响的基础上,分类探讨了我国数字赋能型新基建产业、智能制造型高端装备产业、品牌主导型新消费产业和科学主导型产业等4类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针对性设计了"创新融合""智造升级""品质提升"和"提前卡位"创新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建立兼容互通的产业标准体系、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培育开放包容的先进制造业生态、推动先进制造业支持政策持续落实等政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政策保障

    德国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葛春雷裴瑞敏张秋菊
    34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联合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强化协同创新是践行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处在促进协同创新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在梳理协同创新内涵及其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以德国四大科研机构之间的项目型、集成型、战略联盟型、平台型和网络型5类代表性组织模式为例,从协同创新目标、合作主体、组织机制、出资方式、政府作用和合作成效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不同组织模式的特征、优势和适用情形,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德国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科学传播模式演变与科技创新交互机制的探析和思考

    董纪昌祝魏玮张超贺舟...
    358-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传播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是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争夺全球科技话语权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科学传播的时代背景及科学传播的理论研究与模式转变,探讨了科学传播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促进关系,揭示了两者交互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国外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推动科学传播的典型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科学传播现状,尝试提出了促进科学传播事业的对策建议.

    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关于信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点思考

    孙凝晖李小娟
    367-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科技成果转化难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样存在许多值得商榷和探索的地方,尤其是对于科研院所是否能以创办企业的方式做成果转化,还存在争议.文章以信息技术领域为例,通过分析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产学研合作、创办企业等几种主要的成果转化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对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产学研合作企业创办

    践行"一带一路"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

    姚景龙陈海涛张长生杨敏...
    373-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科学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布局"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开拓性建设了10个海外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国际科技合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合作创新研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兼顾国际学术前沿与当地民生发展.文章以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例,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斯科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并对中斯科教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

    "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

    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与对策

    史九领洪永淼刘颖
    379-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芯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是世界各国竞争博弈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美国利用技术优势接连出台针对中国的芯片法案,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造成重大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出台的背景、内容与目的,然后分析了该法案对全球芯片市场、中国芯片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与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应对策略.

    《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半导体产业经济影响中国对策

    人胚胎来源细胞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历史及研究和监管进展

    高建超彭耀进韦薇鲁爽...
    38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利用流产胎儿组织建立人二倍体细胞系(HDCs)以来,人胚胎来源的细胞就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包括人胚干细胞在内的人多能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并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人胚胎来源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文章通过介绍人胚胎来源细胞在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应用的历史和进展,探究不同国家监管制度的演进,以期为完善我国对该领域的监管框架和技术要求提供有益参考.

    人胚胎来源细胞人胚干细胞伦理监管

    电动汽车助力我国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

    郭剑锋张雪美曹琪顾复...
    397-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跃升的关键阶段,面临能源安全与"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双重挑战.虽然能源安全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石,但部分减排路径会对能源供应、电网负荷等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的要素产生约束,两者难以同时达到目标最优化.因此,如何理顺、优化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协同推进两者发展,成为我国必须应对的挑战.电动汽车兼具节能、储能、减排等多方面效益,是保障能源安全与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文章以弱化政策间矛盾为出发点,提出建立以政策网络为保障、储能技术为立足点的双边整合协调系统,发挥电动汽车产业在构建兼容性政策网络中的保障作用,强化电动汽车在当前阶段的储能作用,联合政策—技术建立双边整合协调系统.

    能源安全"双碳"目标电动汽车协同推进

    中国科学院助力贵州水城脱贫振兴的"科学之心"

    王虔杨柳春王振红文彦杰...
    408-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水城位于川滇黔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乌蒙山区.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达18.9%.作为水城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国科学院在脱贫攻坚阶段围绕当地生态环境及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基础,推进大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因地制宜帮助水城打造特色产业,助推水城于2020年3月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水城踏上了向乡村振兴的迈进之路.2023年,笔者团队赴水城调研后发现,中国科学院继续秉持科学精神,助推水城升级产业、提质增效,让水城在振兴之路上行稳致远.

    乡村振兴科技帮扶产业升级

    政策速览(2024年1月)

    420-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