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院院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方新

双月刊

1000-3045

bulletin@cashq.ac.cn

010-68597146

10086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52号

中国科学院院刊/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科院主办的科技指导类刊物,该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核心媒体,重点刊登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读者对象:科技决策层、管理层、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樊杰
    605-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等举措,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良好."十五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全球资源环境供给短缺、我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消费增长缓慢疲软、发达国家多方打压、发展中国家凭借成本低廉优势不断追赶的巨大挑战.文章首先提出了空间发展均衡理论、流空间经济网络节点源汇空间组织理论、创新链—产业链空间收敛理论等新的学术思想,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明确了营造发达地区发展新动能和培育欠发达地区发展增长极并重、更应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近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途径的战略要点.研究认为: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新质生产力布局"的区域模式、形成综合功能区的新发展格局、推进资源利用型产业布局重心西移、重视培育关键地带的增长极功能应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最后,文章还就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进行了讨论.

    "十五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路径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评估与前景展望

    陈东刘宝印樊杰周道静...
    620-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体功能区作为我国工业文明时期瞄准生态文明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可划分为2个阶段.文章对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研制阶段,以及党的十八大后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基础制度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对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分类发展成效显著、主体功能区制度初步建立等成效问题进行了评估和总结.提出主体功能区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更大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主体功能区作为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自上而下实现现代空间治理的重大战略、布局方案和制度安排,应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指向,拓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和国家安全需要的新功能,依托空间治理体系健全更为精准的功能区发展指引和配套政策.

    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度评估展望

    我国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布局和近期区域指引

    金凤君陈卓樊杰
    629-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大板块"总体战略叠加区域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力支撑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但也因战略分割带来了资源浪费、区域发展不协调加剧等潜在风险.文章在归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从战略协同融合的视角,突出国土空间全覆盖、核心引领和重大战略指引,提出了综合功能区布局方案,将我国划分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下游地区及汾渭谷地、黄河"几字弯"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十大片区,并探讨了不同片区的功能定位和近期重点任务,以期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参考.

    区域协调发展综合功能区空间布局区域指引

    我国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

    余建辉张文忠李佳洺
    64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正逐步由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出口拉动等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我国需要抓紧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难点问题,以及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等突出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进一步优化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合理和科学布局.文章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区域差异日益扩大的空间格局与发展趋势,发现我国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型产业布局在国土空间上存在错位,创新链内部链条衔接不够紧密,部分产业链资源调配距离长、链条短,以及西部地区难以完全承接融入东部产业链.针对这些特征与问题,文章提出了"抓两头、放中间"的总体布局策略,力求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引导全国经济空间发展的整体优化.

    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区域经济布局

    "十五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

    戚伟樊杰李佳洺李宇...
    65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十五五"期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70%,从此进入长时期高位城镇化水平阶段.城市化地区的战略定位将聚焦为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重点布局的县级行政区.在战略布局上,优化城市化地区范围,推进人口和经济向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集聚,加强超大、特大等城市郊区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在功能提升上,按照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不同城市化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布局,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化地区的引领作用.在空间品质上,推进城市宜居性、智慧化和韧性化建设.

    城市化地区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主体功能区城市群都市圈

    我国农业地区"十五五"时期总体布局调整建议

    徐勇杨华段健
    663-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要坚持"树立大食物观"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指示精神,文章以我国农业地区"十五五"时期总体布局调整为主题,在总结现有农产品主产区划定及粮食生产基地布局变化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央新要求对农业地区进行了细化分类、功能定位和布局调整思路拟定,提出了包括8个农产品主产区、3个农产品次级产区和6个农产品优势产区(即"8+3+6")的农业地区总体布局方案,进而对农业地区功能提升和适宜开展的重大建设工程提出具体建议.

    农业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大食物观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基地总体布局

    "十五五"时期我国生态地区的战略格局与优化

    周侃樊杰周道静钱者东...
    676-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空间持续扩张、植被覆盖显著增加,人口呈总量减少、城镇人口增加双向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步提升、人地关系紧张状态总体缓解."十五五"时期,坚持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功能定位,稳固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及文化服务规模;同时,更加注重其服务质量提升,形成更具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生态基底,并兼容绿色化、低碳化的生态产品开发利用功能,形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包容性保护方式."十五五"时期,生态地区不仅是国土空间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还将是国土空间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优化建议:从战略格局层面,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空间联系与供需互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格局,整合自然保护地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分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精细化分区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重点,以高水平保护支撑生态地区高质量发展.

    生态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十五五"时期战略格局生态文明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陆功能区划衔接策略研究

    王成金何兆阳
    689-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陆交汇面是衔接陆域、海域功能区划的关键性空间枢纽,优化海陆交汇面自然生态功能、经济产业功能、国土安全功能对于促进海陆功能区划衔接协调、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效分配资源、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厘清我国海陆交汇面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海陆功能区划衔接协调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出促进海陆功能区划衔接协调程度提升的重点建设任务与发展路径.

    主体功能区陆海统筹海洋经济政策建议

    建立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内通外联网络化国土空间格局

    李佳洺王姣娥
    702-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大战略通道为主的网络化国土空间格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业已形成的"两横三纵"重大战略通道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要素向主要城市群地区集聚.但是,以南北联通为主的纵向战略通道与东西向经济社会联系及交通通道等不匹配、不协同;同时,还存在京津冀城市群横向支撑不足、陆海通道横向带动作用较弱、与对外通道衔接不够等问题.未来应构建"三横三纵"重大战略通道,实现国内战略通道与对外通道融合,加强横贯中西的横向战略通道建设,发挥好沿海城市群对中西部的带动作用,支撑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形成网络化陆域空间格局.

    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通道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土空间格局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度

    祁帆邱思齐赵成双苹陈江龙...
    714-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如何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详细剖析了现行主体功能区政策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下,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度系统化、差别化、协同化、激励化的总体思路,从加强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分类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工具、强化政策综合统筹、健全政策实施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制度的政策建议.

    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政策国土空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