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矿业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magazine@chinamining.org

010-68332570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中国矿业/Journal China Mining Magaz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期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矿业开发的法规及法律,反映我国矿产勘察与矿业生产建设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矿产勘查与矿山建设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能源视角下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及中央企业作用研究

    丹美涵张厚和车超周吴雪涵...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能源视角下,能源安全内涵更加多元、立体,除传统能源安全外,还需要关注能源资源"政治化""金融化",与此同时,新能源发展所需的战略性矿产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在新形势下,中国能源资源安全总体可控,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控制在 20%左右,但也面临油气生产、油气储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源资源进口、能源运输通道、能源风险溢价等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央企业能源资源保障作用,中央企业作为国家能源资源保障"主力军",对中国的油气、电力供给贡献突出,是能源储运建设主体,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持续加码清洁能源布局,引领科技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考虑能源供应可靠性、价格合理性、通道安全性、结构清洁性,从中央企业自身优势和能源资源保障需要角度,提出中央企业在能源生产、储备、合作、低碳、科技、金融六个方面的优化方向,为中央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提高质量效益、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能源安全中央企业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战略性矿产

    矿产勘查市场周期性波动与我国矿产勘查趋势分析

    杨建锋余韵马腾张翠光...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矿产勘查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包括长周期变化、中短周期变化和随机性变化.澳大利亚 50年矿产勘查市场变化表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变化决定了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基本面,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基本面决定了矿产勘查投入的长周期变化;经济发展中短周期变化决定了矿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化,矿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化决定了矿产勘查投入的中短周期变化.在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驱动下,我国矿产勘查活动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并呈现出与全球不同的变化特征.2020年以来,我国矿产勘查投入连续4年实现增长,且增速逐年扩大,2023年同比增长 25.4%,矿产勘查市场内生回升动力不断增强.2016年之后,主要受国内政策环境的影响,我国矿产勘查投入变化偏离了全球勘查市场走势.综合判断,我国矿产勘查市场正处在长中短周期叠加、政策环境发生明显改善的特殊阶段.经济发展长周期变化和中短周期变化对矿产勘查投入形成较大的下行压力,而政策环境改善对市场形成了较强的上行拉力,未来 2~3 a将是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的时间,本轮矿产勘查增长周期可能将延续2~3 a时间.

    经济增长矿产勘查周期性波动趋势分析矿产资源

    2023年中国铜工业供需形势分析

    张楠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全球经济变化、地缘政治危机和逆全球化思维都对全球铜工业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由于新能源、新技术等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的带动,全球铜工业仍保持了平稳运行,精炼铜生产与消费都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中国铜工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2023年,中国铜工业在生产方面保持了平稳增长,精炼铜产量增速超过两位数;企业经济效益也由降转升,全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与利润双双增长;铜冶炼回收率和综合能耗等生产技术指标不断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铜冶炼产能在区位优势的带动下布局越发分散,铜加工产能布局则高度集中在龙头区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但主要集中在下游领域;下游消费方面,精炼铜消费增速好于预期,从消费领域看呈现明显分化,电源和电网工程完成投资进度加快,交通运输领域乘用车产销量保持较快增长,但房地产和电子信息行业则表现疲软;贸易方面,铜原料进口和下游产品出口都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铜原料进口方面,合计进口铜金属量远超历年.中国铜工业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铜生产国与铜消费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但中国铜工业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原料供应以进口为主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铜冶炼产能持续扩张,原料供应紧张,加工费下行风险加大;缺乏大型国际化矿业公司,企业在盈利能力和话语权上表现较弱.聚焦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中国铜工业如何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保障原材料供应安全和铜工业强国建设,是当前铜工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建议继续深入开展铜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种方式夯实资源基础,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强化产业间协同、绿色、循环发展;加强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推动铜工业高质量发展.

    铜工业资源供应产业结构消费投资形势分析

    2023年全球矿业政策变化与启示

    于瑞张伟波张福良王靓靓...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资源国家矿业政策体系密集调整.发达国家发布或更新关键矿产战略,不断拓展国际矿业合作联盟,保障关键矿产安全供给.发展中国家通过修订矿业法,收紧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实施勘查激励计划等措施强化资源主权,提高资源价值.发达国家关键矿产国际结盟态势助推供应链对华"去风险",发展中国家产业链本土化需求或将催生产能和配套基建合作机遇期,全球矿业政策调整总体呈现区域化、本土化、绿色化的趋势,海外矿业投资面临东道国矿业政策频繁变动和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挑战.建议探索建立具有更广泛包容性的全球关键矿产专门合作框架,谋划布局矿业国际产能合作基地,健全海外矿业投资保护体系,建立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共同推动全球资源治理与矿业可持续发展.

    矿业政策关键矿产矿业投资资源治理矿业合作

    "双碳"视角下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周期研究

    裴明松刘海李小伟代光俊...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露天建材矿山是建材产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建材行业碳源和潜在碳汇之一,分析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规律,对实现建材行业"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露天建材矿山碳排放要素,研究矿山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碳排放量,构建了露天建材矿山净碳排放量模型.露天建材矿山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一般出现在矿山服务期的中后期,峰值和达峰时间与矿山边坡占比呈负相关,零点一般在生态复绿阶段出现,此后进入负值阶段.根据矿山生态系统净碳排放量将矿山碳排放周期分为碳达峰、碳减排(含碳中和)以及碳归零三个阶段.结合鄂西某建材矿山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建材行业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对于露天建材矿山生态复绿、绿色矿山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双碳"目标露天建材矿山碳汇碳排放

    煤炭企业契约化成本管理承包成本指标的确定与考核:以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煤矿为例

    曾朝辰张瑞玉吴子硕丁文星...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煤炭企业纷纷引入了契约化成本管理,替代了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成本管理模式.通过"契约化"的方式,煤炭企业内部建立起了全员积极参与的成本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推诿扯皮、思想懒惰、责任意识不强等管理问题.但随着契约化成本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进,如何确定承包成本指标并进行考核已成为能否有效实施契约化成本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煤矿实施契约化成本管理的实践经验.首先,阐述了契约化成本管理整体目标的制定流程,以及如何将契约化成本管理整体目标分解为各项承包成本指标并划分给专业系统与职能科室等责任主体;其次,对契约化成本管理中成本对标考核的流程、分工等进行了介绍,并说明了如何依据契约化成本考核结果落实契约化工资兑现;最后,探讨了推行契约化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城郊煤矿契约化成本管理承包成本指标的确定与考核体系的有效实施,激发了各责任主体主动参与成本管理,为煤炭企业成本管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契约化成本管理承包成本指标专业系统职能科室对标考核

    地质资料保密技术处理方法研究

    陈辉鲍士霞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资料受涉密信息要素(如涉密地理底图)限制,在提供地质资料服务和二次开发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不能最大程度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基于地质资料保密技术处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涉密信息删除、涉密信息精度降低、涉密信息替换、外置插件保密技术处理和涉密地质图转化技术处理等五种方法,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资料保密技术处理方法体系,同时介绍了运用删除法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工作流程,提升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地质资料二次开发保密技术处理删除法服务

    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武鸣区灰岩矿山为例

    全毅博甘能俭伍静朱敏杰...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环境背景、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利用状况 4个方面选取了 14个评价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FAHP-Entropy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MGES),对38座灰岩矿山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矿山仅占比 21%,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矿山占比 47%,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占比 32%,武鸣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整体属较严重~严重级别.研究结果为武鸣区政府有限的治理资金指明了优先治理方向.该系统操作简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复杂、难操作的不足之处,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有极大优势,可为同业技术人员和学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矿山地质环境FAHP-Entropy赋权法灰岩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系统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盘州市为例

    刘发勇田祥贵何林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喀斯特煤矿区特殊的地质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选取与煤矿开采活动关联的指标因子,建立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分级处理,利用RS与GIS技术对指标因子进行单一评价分析,并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叠加分析计算的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盘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盘州市喀斯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盘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大部分较好,优良等级占比达 75.03%,但部分区域山高坡陡、植被覆盖度低及煤矿开采区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情况较差;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应以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为主,加强矿山土地复垦、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在综合评价时引入生态环境质量网格化评价方法,通过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等级面积及权重的定量计算,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喀斯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GIS技术指标体系生态修复

    河南省矿业遗迹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岱鲜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截止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世界遗产名录中以矿业遗迹为主题的遗产地大多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同欧洲重要历史进程相关的因采矿活动遗留下来的遗产地,而我国尚未有矿业遗迹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矿业发展贯穿人类社会文明始终,积极推动我国矿业遗迹保护是研究中华民族发现、认识、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梳理国际矿业遗迹理念以及国内矿业遗迹认知,以河南省矿业遗迹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河南省矿业遗迹保护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河南省矿业遗迹面临现有法律法规支撑不足以及矿山公园建设缓慢、需纳入矿业遗迹保护底数尚未查清、国家级矿山公园已停止申报以及现有矿山公园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法律法规支撑;建议设立地方专职矿业遗迹保护机构,开展矿业遗迹调查工作;积极推动现有矿山公园申报世界遗产,强化矿业遗迹保护工作;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自然历史类博物馆-中小学校园-矿山公园三方宣传教育工作等方式来完善河南省内矿业遗迹保护工作,以期为我国矿业遗迹早日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提供助力.

    矿业遗迹遗迹保护自然科普对策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