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矿业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magazine@chinamining.org

010-68332570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中国矿业/Journal China Mining Magaz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期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矿业开发的法规及法律,反映我国矿产勘察与矿业生产建设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矿产勘查与矿山建设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设计及保护

    于丽阳李仲夏
    380-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作业环境恶劣,对供电设备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锂离子蓄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成为煤矿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锂离子蓄电池在高负荷工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须结合煤矿特殊需求进行优化设计与保护.本文分析了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原理,重点探讨了过充电、过放电、短路、高温等故障的防控策略,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论证了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采用主动均衡、硬件保护、热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煤矿锂离子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安全保护能量优化

    高岭石浮选分离研究进展

    付博刘欢李雪薇王锦柯...
    384-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岭石作为常见的伴生黏土矿物,因其独特的吸附特性会干扰浮选分离的效果,因此,研究高岭石浮选表面作用机理和不同高岭石体系的浮选分离对改善目的矿物浮选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者针对高岭石的最新研究,详细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的具体机制和原理,主要从煤系及非煤系高岭石的分选方面分别展开.针对浮选药剂在不同高岭石体系中的应用,系统研究高岭石表面与水分子及药剂的作用.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建立理论计算与分析表征相结合的捕收剂间协同增效机制研究平台,发展新的分析表征技术,加强药剂间促溶、促分散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建立对应的构效关系,并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本文研究将对高岭石与目的矿物浮选分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高岭石浮选界面作用水化脱泥

    某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的试验研究

    曾学飞龙文冲
    390-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某铜矿伴生金银含量分别为 0.10 g/t、3.45 g/t,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捕收剂为丁铵黑药,磨矿细度-0.074 mm占 75%,浮选时间为 5 min的条件下,对Cu、Au、Ag的综合回收指标较好.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获得了Cu、Au、Ag品位分别为 8.57%、1.63 g/t、83.6 g/t的铜精矿,相对于原矿回收率分别为 4.93%、5.03%、4.64%.

    金银回收沉砂分级粗粒再磨浮选磨矿细度

    非洲某次生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陈旭波刘万峰于志超
    399-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次生硫化铜矿位于非洲东部地区,原矿含铜 3.02%、铁 26.36%,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同时,该矿样中白云石、方解石和绿泥石等易泥化矿物占比超 50%,该部分矿物对铜的浮选干扰较大.针对上述问题,以丁基黄药和Z-200为捕收剂,MIBC为起泡剂,石灰和NJ-8为调整剂,采用"快速浮选加强化粗选、粗精矿再磨精选回收铜矿物,浮选尾矿磁选回收铁矿物"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 28.52%、铜回收率 89.39%的铜精矿与含铁 60.01%、铁回收率32.64%的铁精矿,有效回收了该矿样中的铜资源、铁资源.

    辉铜矿自然铜褐铁矿泥化矿物快速浮选

    刚果(金)某高钙镁氧化铜钴矿选冶联合试验研究

    巴红飞胡志强石玉臣刘威...
    405-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含较高的钙镁杂质,直接浸出时酸耗高,经济效益较低.针对该氧化铜钴矿,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采用先浮选硫化矿后浮选氧化矿的异步浮选工艺,进行了 5次粗选、2次扫选的开路和闭路浮选试验.针对原矿与浮选获得的氧化精矿进行了浸出试验,并对不同工艺进行了浸出效率及酸耗指标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浸出工艺,采用选冶联合工艺,闭路条件下浸出酸耗降低了 15.6%,铜和钴的综合回收率高达86.83%和 51.72%.该联合选冶工艺适用于难处理高钙镁杂质复杂铜钴矿金属提取,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氧化铜钴矿选冶联合浸出浮选降酸耗

    铜冶炼污酸有价金属选择性回收药剂研究

    徐科远胡鹏李永辉
    413-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冶炼污酸中富含铜、砷等有价金属,但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回收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旨在开发一种新型有价金属选择性回收药剂,实现铜的高效回收和污酸资源化利用.通过实验确定了以吡咯为靶向试剂,硫化钠为沉淀剂的最佳复合药剂,并优化了投加比和制备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药剂对铜冶炼污酸中的铜离子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回收效果,铜回收率可达 99.2%,且铜渣品质符合铜精矿标准.该研究成果为铜冶炼污酸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铜冶炼污酸选择性回收铜离子药剂

    氨-酸法脱硫过程中硫酸铵色度异常问题探究

    付光
    416-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冶炼分公司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生产的硫酸铵产品出现发黄的质量问题,以色度异常吸收母液和黄色硫酸铵产品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ICP-AES、XRD、XPS、TO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检测方法,研究吸收母液中金属杂质、有机物和含硫杂质对硫酸铵产品颜色的影响,与合格母液和合格硫酸铵产品对比,揭示硫酸铵变色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吸收母液中硫代硫酸根在浓硫酸作用下产生了硫磺污染物,是造成硫酸铵发黄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加过滤设施、采用氧化剂氧化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冶炼烟气硫酸铵色度异常原因分析对策

    某铅锌冶炼厂废水COD氧化降解实验研究

    曾平生王天宁陈国强
    42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铅锌冶炼技术持续进步,其产生的废水成分愈加复杂,尤其国家近年来加强对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管控,企业外排废水COD的提标深度处理急需高效、绿色处理技术.针对当前COD处理需求,本文采用新型催化高级氧化技术(KYCAOP)处理铅锌冶炼废水,重点对比了其与常用氧化去除技术(如芬顿氧化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对废水中COD的处理效果,并探索了KYCAOP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对同一批次冶炼废水(原水COD 151 mg/L),芬顿氧化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的 COD去除率仅有 47.2%和 22.1%,而KYCAOP的去除率高达 75%以上.此外,KYCAOP的反应速度快,反应 20 min后出水COD浓度可稳定在40 mg/L以下,证明此技术具有深度处理铅锌冶炼废水中COD的应用潜力.

    铅锌冶炼废水COD氧化降解催化高级氧化

    改性树脂基除铍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含铍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孙超
    427-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化学反应沉析法制备出改性树脂基除铍吸附材料,通过条件实验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用硝酸对树脂进行预处理,然后以金属盐氯化铝、马来酰亚胺、巯基乙胺和乙醇配置成负载溶液,将树脂与负载液充分搅拌混合,加入氨水调节pH值,加热处理后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树脂基除铍吸附材料,铍的去除率可达到98%.通过对改性树脂基除铍吸附材料的表征,证明载体成功负载上了金属-羟基、亚氨基和巯基的纳米级颗粒,且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体积均增加.通过条件实验确定了含铍废水最佳深度处理技术参数为吸附滤速10 BV/h,原水pH=8,在干扰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处理出水中的铍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改性树脂基材料制备吸附深度处理

    地质资料管理支撑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研究:以川西雅江木绒超大型锂矿勘查项目为例

    邓雯婷杨元良岳大斌廖兴健...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我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地质资料,为地质学研究和矿产勘探、开发等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深化数据分析、综合研究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剖析地质资料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在研究川西雅江木绒超大型锂矿勘查项目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和开发利用水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更好的地质资料服务.

    地质资料数据服务找矿突破木绒锂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