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徐达传

双月刊

1001-165X

chjcana@126.com

020-61648203

510515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芨多糖对大鼠跨区皮瓣choke区的影响

    乐钦陈荣丽熊婧熙王婷怡...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白芨多糖对大鼠跨区皮瓣choke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予白芨多糖生理盐水溶液.手术结扎胸背动脉和肋间后动脉,保留髂腰动脉.术后7 d,统计皮瓣存活率,血管造影观察choke动脉生长情况,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choke区微血管密度和动脉内径,Western blot检测choke区皮瓣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7 d,给药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6.1±1.4)%vs(61.3±4.0)%,P<0.0001;给药组髂腰动脉直径更粗,(681.60±35.48)µm vs(446.98±21.61)μm,P<0.0001;血管向皮瓣远端延伸更长,(6.50±0.33)cm vs(5.41±0.38)cm,P<0.0001;给药组choke区微血管密度更高(11.8±1.5)个 vs(6.7±1.3)个,P<0.0001;动脉内径更大,(60.14±6.99)μm vs(28.01±5.07)μm,P<0.0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001.结论 白芨多糖可促进皮瓣成活,机制与调节choke区血管新生、扩张和VEGF表达有关.

    白芨多糖choke区跨区皮瓣血管新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

    64页

    三步接骨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研究

    李笑予张磊付磊李东波...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量化评估三步接骨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效能指标,阐明其科学机制.方法 利用健康成年男性踝关节CT数据,构建正常足踝模型与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进行三步接骨法的力学加载,模拟拔伸牵引、提按顶复、端挤捏骨等手法,评估跟骨复位情况并求解不同手法作用下力学的变化.结果 建立正常足部模型与Sanders ⅡA/B/C型跟骨骨折模型;三步接骨法加载复位后跟骨长、高、宽、Gissane's角及Bohler's角得到明显纠正;求解不同手法的力学趋势,发现拔伸牵引法能有效纠正重叠位移,提按顶复法侧重纠正前后侧移位,端挤捏骨法致力纠正内外侧移位.结论 三步接骨法通过依次纠正骨折位移,能恢复跟骨解剖结构,有效治疗跟骨Sanders Ⅱ型损伤,具有有效性及科学性.

    跟骨骨折SandersⅡ型三步接骨法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吴研飞马剑雄卢斌王颖...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常规CT扫描5具小牛腰椎后,利用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并测量5个标准化测试位点的平均CT值,接着将腰椎分解成30个游离椎体,在骨性终板的标准化测试位点上使用直径5 mm的平底压头,以12 mm/min的速率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并根据载荷位移曲线确定每个测试位点的失效载荷值以计算抗压强度,使用组内相关系数验证测量结果一致性,应用相关性检验分析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小牛椎体测试位点的重建CT值与抗压强度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对应测试位点的重建CT值和抗压强度具有强相关性(r>0.8,P<0.01).结论 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术前评估终板强度的参考指标.

    CT终板CT值生物力学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骨位置及髌股关节功能影响的早中期回顾性研究

    庄万强唐毅骆勇刚张辉...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髌骨位置的改变是否会对髌股关节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03月-2021年03月于本研究中心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初次手术和内固定取出过程中进行关节镜诊断,比较各关节软骨状况及临床结果,采取影像学测量,评估髌骨位置变化.探究关节软骨状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60名,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6±7.2)岁,平均随访时间(26.8±8.5)月.患者接受手术后,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 Index并无统计学差异,Blackburne-Peel index指数由术前的(0.90±0.11)变为(0.81±0.13).通过二次关节镜检查,依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评分系统评估,股骨内侧髁的软骨状况从3.81改善至3.35(P=0.005),胫骨内侧平台的软骨状况从3.75改善至3.48(P=0.005).股骨外侧髁的平均ICRS评分从0.15下降到0.43(P=0.004),胫骨外侧髁的平均ICRS评分从0.38下降到0.96(P<0.001)o髌骨侧平均ICRS分级为2.29~2.31,股骨滑车平均ICRS分级为2.18~2.25.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尽管髌骨位置会出现影像学改变,但髌股关节软骨未见明显损伤及退化,膝关节功能尤其髌股关节功能未受到髌骨位置改变影响.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髌骨位置关节软骨

    勘误

    82页

    微创海马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罗鹰窦伟誉吴小杭陈璟昆...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跗骨窦切口海马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01月至2022年4月跗骨窦切口海马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5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跟据术后并发症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两组: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非并发症组定义为术后6个月内恢复到基线功能,能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动,无持续镇痛药需求.并发症组定义为,骨折并发症需再住院治疗,使用助行器和持续镇痛药物.应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方法分析跗骨窦切口海马钢板内固定治疗跟Sanders Ⅱ、Ⅲ型骨骨折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骨折至手术时间、Sander Ⅲ型、术后Bohler角、DVBA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结论 临床医师应警惕Sander Ⅲ型、术后Bohler角恢复不佳、骨折至手术时间长的跟骨骨折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跟骨骨折跗骨窦切口海马型钢板内固定危险因素

    抽吸取栓术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疗效比较

    陈俊臣曹文英罗燕君何婉仪...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抽吸取栓术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脑前循环栓塞且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抽吸取栓组(40例)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64例).比较两组NIHSS评分、良好预后率(mRS评分≤2分),取栓后血管再通率(mTICI评分≥2b),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术前较术后、术前较出院NIHSS评分变化,以及出院时、90 d良好预后率,抽吸取栓组显著优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两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前循环脑栓塞患者,抽吸取栓术相较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可能具有更好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及预后,两者在血管再通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抽吸取栓抽吸结合支架取栓前循环脑栓塞

    种植基台材料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胡硕红郑学彬李富杰王鸿...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基台材料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行种植修复的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纯钛组、氧化锆组和氧化铝组3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相应材料的基台种植并完成单冠修复.观察并比较3组修复术后12月的种植体留存率、临床牙周指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粉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指数、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修复术后12月,纯钛组和氧化锆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等机械并发症,氧化铝组1例基台断裂,留存率96.0%.3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龈乳头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纯钛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高于其他组(P<0.05);3组PE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氧化铝组>纯钛组,WES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其他组;3组患者生物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单颗前牙缺损的治疗,采用3种材料基台的种植修复术短期留存率、临床生物学效果以及患者整体满意度相当,与纯钛基台相比,采用氧化锆和氧化铝基台种植修复边缘骨吸收减少,氧化锆基台的美学效果最好,患者对美观效果更满意.

    种植体口腔材料基台氧化锆前牙缺损

    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方案行腹部CT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周伟石倩倩李盖陈伟彬...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CTA应用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注射联合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430例行腹主动脉CA患者,分为A组(215例)和B组(215例),A组采用碘帕醇(370 mgI/mL),剂量400 mgI/kg,流速5 mL/s,管电压 120kV,B组采用碘美普尔(400 mgI/mL),剂量300 mgI/kg,流速4mL/s,管电压100kV.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腹主动脉及分支的CT值,以及有效辐射剂量等指标.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肾动脉显示分级及图像质量评分更优,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左右肾动脉CT值更高,辐射剂量明显降低(3.94±0.62)vs(12.25±1.19)mSv,注射碘总量更少,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浓度低流速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方案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注射碘总量及对比剂外渗等风险.

    腹主动脉腹部CT血管成像对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