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徐达传

双月刊

1001-165X

chjcana@126.com

020-61648203

510515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舟骨部分置换术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

    张必欢蔡兴博王斌张悦...
    293-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个性化3D打印舟骨部分置换术后腕关节及假体在不同角度运动中的应力分布和形变,为假体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方法 导入1例左腕舟骨骨折伴骨缺失患者的腕关节CT数据及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舟骨部分置换假体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运动方向腕关节整体形变、应力分布及假体与螺钉应力分布.结果 随运动角度增加,腕关节整体形变与应力均有所增大,但无明显应力集中区、应力遮蔽等问题.假体应力集中在舟骨连接处,极度掌屈时最大(264.45 MPa);螺钉应力集中在腰部,极度尺偏时最大(116.13 MPa),均未超材料强度.结论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舟骨部分置换术后,腕关节整体形变小、应力分布合理,无过度集中或遮蔽问题,最大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该手术方式可匹配患者解剖特征,具有良好生物力学性能,是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的合适选择.

    有限元分析舟骨骨不连舟骨坏死3D打印钛合金

    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应用于腕塌陷临床疗效:9~10年随访

    齐保闯蔡兴博宋慕国孟晨...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y 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NT-FC AC)在治疗腕塌陷的应用效果,报告9~10年随访疗效.方法 选取32例因舟骨骨不连腕塌陷及舟月进行性腕塌陷应用NT-FCAC行四角融合并舟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测角计测量腕关节活动度;Jammar测力计测量握力;术前及术后进行快速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Quick DASH)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前后位及侧位片观察腕骨融合率.结果 术后3个月32例腕骨均获骨性愈合.随访9~10年,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健侧的60%以上,患手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0.78%.VAS评分由术前(5.97±0.86)分减至末次随访(0.16±0.37)分;Quick DASH评分由术前(70.00±4.76)分降至末次随访(6.16±1.25)分.VAS及Quick DASH评分术前较术后各次随访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NT-FCAC进行腕骨四角融合术,腕骨融合率高,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远期疗效好,适用于需四角融合的腕塌陷.

    腕塌陷四角融合术

    书讯

    309页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的短期临床研究

    刘伟湘吴宇鹏夏超龚泳豪...
    310-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短期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采用UBE治疗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出现ASD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4.3±4.6)个月.手术时间47~83 min,平均(62.9±9.8)min.1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予以激素、脱水等对症处理,2d后患者症状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5~10d,平均(6.9±1.6)d.术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1.67%(11/12).影像学方面:术后3d复查MRI可见神经减压彻底;复查腰椎CT示下关节突骨质切除范围至关节面距离3.84~6.93 mm,平均(5.07±1.03)mm;峡部骨质保留保留4.85~7.94 mm,平均(5.96±0.81)mm;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腰椎动力位,无椎体失稳,无责任节段复发.结论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短期疗效明确.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后路腰椎融合术邻椎病

    关节镜下"Chinese way"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

    孙晟轩谢晔沈光思周海斌...
    316-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Chinese way"技术行上关节囊重建在关节镜下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肩关节脱位后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患者资料,纳入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52~73岁,平均(62.3±4.7)岁,术中行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加强肩袖缝合.统计分析术前、术后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通过MR评估肩袖再撕裂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6±4.5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体侧内旋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肩关节再次脱位发生,MR依据Sugaya标准提示5例(13.9%)肩袖再撕裂,UCLA评分优9例,良23例,差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关节镜下处理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损伤时,采用"Chinese way"技术重建上关节囊,加强缝合肩袖组织,可有效避免肩袖再撕裂,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并防止再次脱位.

    关节镜巨大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修复外科手术

    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

    邹洋刘佳龙金一怡李宁磊...
    3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应用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预防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作者团队运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进行的78例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录像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喉返神经全程显露情况,以及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7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共全程显露喉返神经117条,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37.8 mL),术后均未发现声音嘶哑、发声无力或呼吸困难等喉返神经受损表现.结论 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运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有助于保护喉返神经,减少喉返神经热损伤,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腔镜甲状腺喉返神经保护甲状腺切除术

    软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CT三维重建对比分析

    胡浩周利华吕国义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B)与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的三维CT影像表现及鉴别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单纯CB(22例)、CB伴ABC(5例)和原发性ABC(24例)患者的三维CT和临床资料.结果 三组病变三维CT均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CB组、CB伴ABC组病灶最大径均小于ABC组(P<0.05).CB组位于不规则骨(54.5%)、偏心性(86.4%)、钙化(50%)、邻关节面(77.3%)及突破骨皮质(54.5%)发生率高于 ABC组(分别为 20.8%、29.2%、8.3%、4.2%及 25.0%),P<0.05,膨胀性生长(40.9%)和合并病理性骨折(18.2%)发生率低于ABC组(75.0%、45.8%),P<0.05;CB组与ABC组分叶征、边缘硬化、骨嵴和累及骨皮质征象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病变的解剖部位和CT三维征象对CB和AB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软骨母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诊断计算机断层成像

    2例吡非尼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王霞李家意卢惠芬崔海燕...
    3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吡非尼酮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例重型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吡非尼酮运用于抗新冠肺炎后纤维化治疗的疗效.结果 2例分别患者经吡非尼酮治疗15周和9周后,动态复查胸部CT显示两例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均较前明显减轻.结论 吡非尼酮可能在改善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及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病毒肺炎肺纤维化吡非尼酮

    踝关节源性(足母)趾腱鞘囊肿(附4例报告)

    邢耀文陆志方范春海王占平...
    336-340,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4例踝关节源性(足母)趾腱鞘囊肿病例的临床和解剖发现,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踝关节源性(足母)趾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术中造影等,证实4例均为踝关节源性(足母)趾腱鞘囊肿;均采用(足母)趾腱鞘囊肿切除+踝关节囊修补术.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3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如期拆线及功能锻炼,1例患者出现足底切口感染,积极换药14 d后愈合;术后随访3~13(平均7.5)个月,随访至发稿均未复发,通过AOFAS及VAS评分提示结果优良.结论 通过本组4例及其他文献18例病例总结分析,提出的踝关节源性(足母)趾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假说,能较好地解释该疾病的临床特征.术前、术中明确诊断,是选择手术方案的关键依据.

    (足母)趾腱鞘囊肿踝关节发病机制

    3D打印关节软骨支架研究新进展

    晏紫利时雨王艺霖吴耀彬...
    341-346页

    3D打印仿生支架生物材料软骨组织工程关节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