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徐达传

双月刊

1001-165X

chjcana@126.com

020-61648203

510515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学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

    徐永清唐举玉刘元波周征兵...
    48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LTF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牵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多名从事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拟定《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并展示我国学者在ALTF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专家共识

    股前外侧皮瓣奔赴新的山海

    唐茂林崔怀瑞
    500-503页

    股前外侧皮瓣:万能皮瓣,修复利器——历38年逾千例临床应用研究经验体会

    张春
    504-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前外侧皮瓣由于其解剖学特点的优异性及广泛的适用性,被誉为"万能皮瓣".本文是作者38年逾千例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的心路历程和总结.文中分享了作者学习、研究、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经历,介绍了拓展该皮瓣应用范围和发现高位穿支的过程,总结了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以期为股前外侧皮瓣更好的研究、发展和推广,作出绵薄的贡献.

    股前外侧皮瓣显微外科技术临床经验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精准设计:十年1079例临床疗效分析

    唐举玉孙念哲吴攀峰俞芳...
    510-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小儿65例)、横支为血管蒂切取40例、斜支为血管蒂切取26例(小儿1例),以旋股内侧动脉或股动脉来源穿支为蒂切取9例.其中传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441例、带蒂转移27例、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511例、衍生术式100例.修复下肢787例,上肢264例,躯干部17例,头颈部4例,上述多部位7例.并对各种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术后顺利成活1063例,其中发生血管危象行探查术成活14例,总成功率为98.52%.比较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蒂转移、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和衍生术式各组成功率,结果显示各组间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危象35例(3.24%),动脉危象22例(2.04%),感染19例(1.76%),切口延迟愈合6例(0.56%),完全坏死16例(1.48%),部分坏死35例(3.24%).统计学分析显示静脉危象方面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类型组发生率低于衍生术式组(P<0.001),切口感染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7),切口延迟愈合方面传统游离移植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4),皮瓣部分坏死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8).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精准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精准重建皮肤软组织缺损

    126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后引起皮瓣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陶先耀薛明宇糜菁熠施海峰...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我院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手术的126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相关信息,对23个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特点、术前因素、术中因素和术后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与皮瓣坏死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6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成活1167例(92.6%),坏死93例(7.4%).经统计学分析得出:静脉吻合数量、皮瓣感染、皮瓣下血肿、血管危象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坏死密切相关.结论 静脉血管吻合数(≥2)会增加血液回流,皮瓣更易成活;术中彻底清创、精确止血和充分的引流会减少皮瓣感染和血肿的发生,可以减少皮瓣坏死;术后及时发现动静脉血管危象并对应的处理,可以提高皮瓣成活率.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危险因素坏死回归分析

    ;前外侧皮瓣的穿支定位及皮瓣优化设计

    魏在荣
    52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前外侧皮瓣(ALTF)由中国学者首次报道以来,经过国内外学者们40年的深入研究,不断推陈出新,被誉为"万能皮瓣".截至目前,有近20种穿支定位方法用于辅助ALTF的穿支定位,也有近20种皮瓣设计和切取方案.本文从ALTF的应用解剖、穿支定位方法以及优化设计出发,总结了作者10余年从事ALTF的穿支定位选择和多种皮瓣优化设计流程,以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股前外侧皮瓣三纵五横法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皮瓣与颌面缺损个性化修复

    蒋灿华付馨瑶朱非亚
    529-534页

    股前外侧皮瓣口腔颌面部缺损个性化修复重建

    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分支类型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张兴吴攀峰李诚周小兵...
    535-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切取提供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34具行全身血管造影灌注、CT扫描、三维重建、标本解剖与统筹分析,观测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行程与分布区域;然后按照皮瓣的设计、切取步骤,结合三维重建的影像进行解剖验证.结果 在65侧有效标本中共观察到大腿前外侧皮肤穿支408支(平均每侧6.3支),其中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系统391支,占95.8%(391/408),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的占比分别为:升支9.1%(37/408)、横支16.4%(67/408)、降支60.8%(248/408)、斜支 9.6%(39/408),其穿支起始部外径分别为(0.7±0.3)、(0.9±0.4)、(1.1±0.5)、(0.8±0.3)mm;来源于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股动脉、旋髂浅动脉17支,占比4.2%,穿支起始部外径为(0.7±0.3)mm.结论 (1)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仍然是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主要源血管;(2)高位皮肤穿支主要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与升支;(3)斜支多起源于升支与横支的共干部,具备一定的外径与蒂长,可以斜支为蒂切取皮瓣;(4)旋股外侧动脉来源穿支纤细或缺如时,可以旋股内侧动脉、股动脉等源血管来源的高位皮肤穿支切取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三维重建数字解剖学穿支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替代方案选择

    杜青晏臧梦青朱珊李杉珊...
    5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手术替代方案.方法 回顾在2009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计划实施ALT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45例,修复自腹股沟到膝关节范围内的缺损,分析ALT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该皮瓣不可用时采用的替代方案.结果 45例患者中,按计划成功实施的ALT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共39例(86.7%);因不存在合适的ALT区穿支血管,手术变更为其他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共6例(13.3%),其中,其他穿支螺旋桨皮瓣的穿支血管的源血管包括股直肌支者2例,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股动脉,股深动脉,膝上外侧动脉各1例.2块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块皮瓣经保守治疗后成活;1块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应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清创后继发创面.结论 ALT穿支螺旋桨皮瓣可修复自腹股沟到膝关节范围内的缺损;在ALT区穿支血管不可用时,以来自股直肌支、股动脉、膝上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等邻近的穿支血管为蒂,同样可以切取螺旋桨皮瓣修复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螺旋桨皮瓣软组织修复替代方案

    基于新分类的41例远端蒂股前外侧皮瓣回顾性临床研究

    杜青晏臧梦青朱珊童德迪...
    549-554,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远端蒂股前外侧(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dALT)皮瓣的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以dALT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将以降支为蒂者定义为Ⅰ型皮瓣,以斜支为蒂者为Ⅱ型皮瓣,以横支为蒂者为Ⅲ型皮瓣,对比不同类型皮瓣的血管蒂长度、修复的缺损位置以及皮瓣转归.结果 Ⅰ型皮瓣24块,Ⅱ型皮瓣13块,Ⅲ型皮瓣4块.Ⅰ型皮瓣血管蒂较短,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大腿远端1/3和膝关节前/外侧(62.5%,15/24);Ⅱ型和Ⅲ型皮瓣血管蒂较长,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膝关节后/内侧和小腿近端1/3(84.7%,11/13;100.0%,4/4).Ⅲ型皮瓣的并发症发生率(50.0%)和皮瓣坏死率(25.0%)较高.结论 dALT皮瓣术前应注意评估可切取的血管蒂长度,术中需注意血管解剖、小心操作,避免破坏逆行血供,影响皮瓣血运.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皮瓣逆行皮瓣软组织修复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