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药理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药理学会

孙瑞元

月刊

1009-2501

cjcpt96@163.com

0553-5738350,5739333

241001

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学术性刊物,以从事新药开发,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研究的高中级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旨在报道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方面新进展及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评价丙泊酚与地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赵欣李丁吴安石
    1408-1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眼球横径(ETD)比值的方法评价丙泊酚与地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D组吸入地氟醚.两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按时追加罗库溴铵.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记录ETD,麻醉诱导后5 min(T0)、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和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T4)时的ONSD、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 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计算不同时间点ONSD/ETD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两组ONSD值升高(P<0.05);T2时D组ONSD值高于P组(P<0.05).与T0时比较,T1时D组ONSD/ETD值明显升高(P<0.05);T1-T4时D组ONSD/ETD值明显高于P组(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1-T3时两组Ppeak均明显升高(P<0.05).T2-T3时D组MAP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在使用瑞芬太尼作为麻醉维持镇痛药物的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地氟醚均可安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维持,与地氟醚相比,丙泊酚可一定程度减轻颅内压升高.

    视神经鞘直径眼球横径丙泊酚地氟醚颅内压

    红细胞、血浆蛋白及溶酶体对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系统暴露的影响

    廖培伟王温馨田楠楠曾雪珊...
    1414-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是其两个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等多方面药效活性.为了帮助进一步考察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药效作用,我们对两个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开展了大鼠和体外药代研究.方法:大鼠口服或静脉给药汉防己提取物、汉防己甲素或汉防己乙素单体化合物以阐明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体外检测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血浆蛋白结合、全血-血浆分配、溶酶体捕获.以上实验产生的生物样品均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有两个药代特征,其一是这两个化合物的全血系统暴露水平均高于其各自血浆系统暴露水平,其二是在相同的给药剂量、动物实验条件及分析检测条件下,两个化合物在灌胃汉防己水提物后的系统暴露水平均高于其各自在灌胃单个化合物后的暴露水平.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大鼠血浆游离药物分数约为2%~5%,其在大鼠红细胞浓度比在大鼠血浆浓度高5倍左右.溶酶体抑制剂阻碍溶酶体捕获这两个化合物并显著减少其在HEK-293细胞中浓度.结论:血浆蛋白结合、红细胞结合及组织细胞中溶酶体捕获三个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游离的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系统暴露水平,该药代特点应在围绕这两个中药化合物开展药效研究时关注.

    汉防己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红细胞血浆蛋白溶酶体药代基质效应

    艾司氯胺酮和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吗啡所致瘙痒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冯艳李高炜金琪琪蔡伟茶...
    1425-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艾司氯胺酮、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吗啡硬膜外注射所致术后不同时限瘙痒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2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K组)、布托啡诺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待胎儿剖出断脐5 m in后,K组予以3 m g吗啡稀释液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 g/kg,B组、C组予以相同剂量吗啡,同时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或同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三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瘙痒发生率、瘙痒程度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产妇瘙痒在术后4h内发生率最高.K组和B组产妇术后4h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3.7%vs.3.7%vs.29.6%,P<0.05),术后48 h瘙痒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13.0%vs.11.1%vs.40.7%,P<0.05),且中重度瘙痒发生率也明显低于C组(5.6%vs.3.7%vs.31.5%,P<0.05);而K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布托啡诺均可降低产妇吗啡硬膜外注射所致瘙痒的发生率及瘙痒程度,不影响吗啡镇痛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瘙痒的预防效果、安全性与布托啡诺相当.

    艾司氯胺酮布托啡诺剖宫产产妇术后瘙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孟时王中群
    1431-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肺动脉高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HIV-PAH)是艾滋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约0.5%,起病隐匿且症状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HIV-PAH发病机制复杂,HIV的旁观者效应或HIV并发症继发是可能的机制.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并有助于患者的早期筛查.目前尚无HIV-PAH特效药,治疗策略为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遵循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建议,同时需要注意两类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总结了HIV-PAH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肺动脉高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机制治疗

    两步四位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崔效存
    封3页

    个体化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刘杨李彦明付伟李倩...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