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药理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药理学会

孙瑞元

月刊

1009-2501

cjcpt96@163.com

0553-5738350,5739333

241001

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学术性刊物,以从事新药开发,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研究的高中级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旨在报道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方面新进展及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刊寄语

    赵荣生
    721页

    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是否可进行临床互换用药:基于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证据

    胡杨宋再伟高媛冉怡雯...
    72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互换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免疫原性,为临床互换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Sinomed等数据库中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互换用药的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证据体,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GRADE工具进行质量分级。本项系统评价遵循PRISMA声明进行设计与实施。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其中7项关注银屑病患者,11项关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效性方面,对于银屑病患者,与未转换用药相比,参照药与生物类似药间进行1~4次转换用药后PASI 75达标率与sPGA评分≤1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质量证据)。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未转换用药相比,参照药与生物类似药间进行1~3次转换用药后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评估标准症状缓解20%(ACR 20)、缓解 50%(ACR 50)、缓解 70%(ACR 70)的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质量证据)。安全性方面,对于银屑病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未转换用药相比,单次或多次转换用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质量证据)。免疫原性方面,对于银屑病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未转换用药相比,单次或多次转换用药后抗药抗体产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等质量证据)。目前尚缺乏其他适应证中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互换用药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结论: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间的转换用药未对银屑病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免疫原性造成影响。

    生物类似药阿达木单抗互换用药转换用药Meta分析

    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中不同单克隆抗体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刘爽蒋函錞吴晶晶赵荣生...
    735-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治疗中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TX)、托珠单克隆抗体(to-cilizumab,TCZ)、替妥木单克隆抗体(teprotumum-ab,TM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TAO治疗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4年1月。分别采用PRISMA 2020声明、AMSTAR 2量表和GRADE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结果:当前关于TAO治疗中3种单克隆抗体的系统评价在报告规范性、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目前仍缺少3种单克隆抗体直接比较的证据,基于间接比较证据,TCZ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其次为TMB和RTX。有效性方面,TCZ、TMB可显著降低临床活动性评分、眼球突出度及生活质量,TCZ显著降低复视发生,RTX显著降低疾病应答,RTX及TCZ显著改善疾病失活率,RTX在复视、眼睑裂变化、NOSPECS评分与生活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安全性方面的结论尚不一致,TCZ和TMB可能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RTX在安全性方面与糖皮质激素或安慰剂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为TAO治疗中3种单克隆抗体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尽管TCZ在有效性方面可能具有优势,但考虑到现有证据的限制性,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比较不同单克隆抗体在TAO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甲状腺相关眼病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托珠单克隆抗体替妥木单克隆抗体伞形综述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改善早期中高风险膜性肾病疾病进展:一项探索性研究

    徐秋郁艾三喜王淦淦贾淳钰...
    74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PLA2R是MN的关键致病靶抗原,且其发现给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等靶向B细胞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针对抗体的早期干预是否能有效地阻止MN的进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我们系统分析了 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我中心接受RTX治疗的13例PLA2R抗体相关早期中高危M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随访。早期中高危MN定义为基线或入院时抗PLA2R抗体滴度超过50 RU/mL,但尚未出现NS状态。患者在基线评估中位时间4。1个月(IQR 1-7。7)启动RTX治疗,此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IQR 23-45),期间均未发展至NS,12例(92。3%)在随访2年或末次随访时评估为完全或部分缓解。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RTX对早期中高危MN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时启动抗体清除治疗可能有利于长期疾病控制和远期肾脏预后。

    特发性膜性肾病成人肾病综合征B细胞耗竭疗法抗CD20单抗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2024年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751页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维泊妥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宋再伟李欣亚门鹏姜丹...
    752-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维泊妥珠单抗上市后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号,为临床安全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开放性OpenVigil数据平台,收集2019年6月10日(美国FDA批准上市时间)至2023年3月31日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维泊妥珠单抗的ADR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和比例报告比(PRR)进行信号挖掘。为提高阈值,得到信号较强、较常出现的ADR,将信号进行二次筛选。结果:共检索到维泊妥珠单抗相关ADR报告2 408份,经过二次筛选得到83个ADR信号。其中,脊柱磁共振成像异常、骨吸收增加、骨质溶解、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肺栓塞等26个ADR信号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信号数或累积例数较多的系统器官分类包含感染及侵染类疾病(24个信号、632例),各类检查(17个信号、675例),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11个信号、734例),各类神经系统疾病(7个信号、153例),免疫系统疾病(3个信号、95例),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个信号、145例),代谢及营养类疾病(2个信号、87例)等。结论:除说明书提示的常见ADR外,本研究发现了维泊妥珠单抗新的ADR风险信号。建议临床在关注感染、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输液相关反应、肝功能异常等已知常见ADR的同时,予以脊柱磁共振成像异常、骨吸收增加等新的风险信号更多关注。

    维泊妥珠单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良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信号挖掘

    基于FAERS数据库的PCSK9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的高血糖不良反应分析

    娄安琦李全志韩爽朱思源...
    762-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s Reporting System,FAERS),比较 PCSK9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引起高血糖的风险。方法:利用FAERS数据库,收集2016年至2023年第3季度,首要怀疑药物为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不良事件为高血糖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评价PCSK9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导致高血糖的风险大小。结果:根据FAERS数据库,与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相比,阿利西尤单抗发生高血糖的ROR(95%CI)分别为0。628(0。545,0。724)和 0。307(0。263,0。357);依洛尤单抗发生高血糖的ROR(95%CI)分别为0。817(0。750,0。889)和 0。399(0。361,0。441),均未产生不良反应信号。与其他所有药物相比,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发生高血糖的ROR(95%CI)分别为 1。488(1。315,1。682)和 1。934(1。845,2。027),均产生不良反应信号。结论:基于FAERS数据库,PC-S K9抑制剂较他汀类药物引起高血糖的风险低,值得引起临床关注。

    PCSK9抑制剂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高血糖信号挖掘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4年征订启事

    767页

    四种生物制剂治疗克罗恩病相关淋巴瘤风险:一项上市后监测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

    宋尧潘晨赵晓红杨鸿鸽...
    768-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和评价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乌司奴单抗这四种生物制剂和淋巴瘤不良事件的关联性和特点,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FARES数据(2012年10月至2023年6月),应用比例失衡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对四种生物制剂治疗克罗恩病与淋巴瘤发生的相关性进行挖掘和评价,并且比较不良事件的预后。结果:四种生物制剂共筛选出淋巴瘤相关事件705例。这些事件中青年患者和中年患者远高于老年患者(25。11%vs。22。41%vs。12。2%),男性略多于女性(42。84%vs。35。60%)。四种生物制剂中,英夫利 昔单抗 ROR[3。40,95%CI=(3。03,3。82)]、PRR[3。38,95%CI=(3。01,3。79)]、IC(1。14,IC-2SD=1。02)和 EBGM(2。21,EBGM05=2。01)值最大。四种生物制剂死亡比例和住院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英夫利昔单抗与淋巴瘤关联性最强,临床使用时应警惕淋巴瘤风险。

    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乌司奴单抗淋巴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崔艳军马天刘一焦玲...
    775-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CAM)联合含铂类化疗(chemotherapy,C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英文数据库及相关网站,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结果: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7篇经济学评价。有效性方面,对于基因突变阴性的局部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与多西他赛化疗相比,CAM+CT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与CT、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PEM)相比,CAM+CT 可以显著延长患者PFS,提高患者的ORR。亚组分析表明,与CT相比,CAM+CT可以显著延长PD-L1≥1%和PD-L1≥50%患者的PFS。对于基因突变阴性的局部晚期/转移性鳞状NSCLC患者,与CT相比,CAM+CT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OS、PFS;与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SIN)+CT相比,CAM+CT 可延长患者的PFS。亚组分析表明,与CT相比,CAM+CT可以显著延长PD-L1<1%患者的OS。安全性方面,对于基因突变阴性的局部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与CT、PEM相比,CAM+CT在所有级别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相当,但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对于基因突变阴性的非鳞状晚期NSCLC患者,与CT相比,CAM+CT增加了所有级别不良反应,而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并未增加。经济性方面,对于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转移性鳞状NSCLC患者,与CT相比,CAM+CT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对于基因突变阴性局部晚期/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与CT、PEM+CT相比,CAM+CT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而与SIN+CT相比,CAM+CT不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CAM+CT 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NSCLC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安全性方面与CT、PEM相当或稍差。

    卡瑞利珠单抗非小细胞肺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