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钩藤碱对甲基苯丙胺依赖SH-SY5Y细胞模型及miR-375-3p/Elavl4表达的影响

    李汉成曾茗陈依玲陈玲红...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钩藤碱对甲基苯丙胺依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模型及微小RNA-375-3p(miR-375-3p)/胚胎致死异常视觉-样4蛋白(Elav14)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最大安全剂量诱导法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细胞模型.将细胞分成正常组(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完全培养液+400 μmol·L-1钩藤碱孵育48 h)、模型组(完全培养液+100 μmol·L-1甲基苯丙胺孵育48 h)、实验组(完全培养液+400 μmol·L-1的钩藤碱孵育15 min后,再加入100μmol·L-1甲基苯丙胺孵育48 h).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环腺苷酸(cAMP)、5-羟色胺(5-HT)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miR-375-3p表达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lavl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cAMP表达水平分别为(6.33±0.93)、(6.57±1.12)、(10.89±1.03)和(7.81±1.32)pmol·mg-1;5-HT分别为(682.46±17.32)、(690.31±15.09)、(510.11±27.67)和(649.99±21.42)pg·mL-1;miR-375-3p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3、1.13±0.24、3.48±0.18 和 1.58±0.19;Elavl4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5、0.89±0.10、0.50±0.09和0.90±0.11.模型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本研究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细胞模型,同时发现钩藤碱可能调控miR-375-3p/Elavl4表达拮抗甲基苯丙胺成瘾.

    甲基苯丙胺药物依赖钩藤碱微小RNA-375-3p/胚胎致死异常视觉-样4蛋白

    7,8-二羟基黄酮调节TrkB/BDNF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王坤文丽波付金霞张贺男...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7,8-二羟基黄酮(7,8-DHF)调节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通过注射细菌胶原酶VⅡ构建脑出血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5 mg·kg-1 7,8-DHF)、实验组(1 mg·kg-1 K252a)、联合组(5 mg·kg-1 7,8-DHF+1 mg·kg-1 K252a),以注射0.9%NaCl的小鼠作为假手术组,每组10只.治疗结束后,用Garcia法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脑含水量,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TrkB、p-TrkB、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联合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5.47±1.55)、(7.23±0.73)、(10.55±1.06)、(10.45±1.05)和(16.12±1.62)分,脑含水量分别为(62.88±2.19)%、(83.77±3.11)%、(72.71±2.59)%、(72.88±2.61)%和(59.64±2.06)%,伊文思蓝含量分别为(3.26±0.33)、(16.23±1.63)、(8.78±0.88)、(9.47±0.95)和(1.02±0.11)μg·g-1,神经元凋亡率分别为(9.82±0.99)%、(39.88±3.99)%、(22.15±2.24)%、(25.71±2.58)%和(6.46±0.65)%,p-TrkB/TrkB 比值分别为 1.01±0.11、0.21±0.03、0.48±0.05、0.49±0.05和1.03±0.11,BDN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5±0.12、0.18±0.02、0.46±0.05、0.42±0.05 和 1.18±0.12.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联合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7,8-DHF对脑出血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rkB/BDNF信号通路有关.

    7,8-二羟基黄酮脑出血酪氨酸激酶B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保护

    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索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王林燕李超马明怡盛晓生...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对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CHF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仅挂线,不结扎,作为空白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按照5 mL·kg-1的剂量灌胃给予20、40、80 mg·mL-1黄芪甲苷溶液;对照组按照5 mL·kg-1的剂量灌胃给予1.50 mg·kg-1赖诺普利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的0.9%NaCl.6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用小麦胚凝集素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Akt和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6.27±5.18)%、(67.75±4.98)%、(46.67±3.68)%和(81.65±6.46)%,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0.53±0.05)、(0.55±0.05)、(0.45±0.02)和(0.57±0.05)mm,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分别为(1.97±0.13)、(1.61±0.18)、(3.56±0.59)和(1.00±0.04)mm,磷酸化 PI3K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45±0.04、0.71±0.07、0.11±0.02 和0.85±0.06,磷酸化 Akt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43±0.05、0.75±0.06、0.10±0.03 和 0.82±0.06,磷酸化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04、0.85±0.05、0.12±0.04和0.89±0.08.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芪甲苷可改善CHF大鼠心功能障碍、抑制心肌肥厚,可能与调节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黄芪甲苷慢性心力衰竭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脑钠肽游离脂肪酸

    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大鼠胃部手术后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CD4+/CD8+水平的影响

    何涛唐国强胡婧楠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大鼠胃部手术后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盲肠部分切除术构建胃部手术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做麻醉及手术处理)、对照组(尾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9 mg·kg-1,手术中视情况追加每次3 mg·kg-1)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尾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22、44、88 mg·kg-1,手术中视情况追加每次15 mg).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清p50、核因子抑制蛋白(IKBα)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MDA水平分别为(0.81±0.11)、(2.37±0.20)、(1.86±0.28)、(1.32±0.19)和(1.05±0.23)mmol·g-1;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分别为(29.24±2.81)%、(17.98±2.14)%、(20.96±3.47)%、(23.84±2.01)%和(26.41±2.95)%;CD8+T 淋巴细胞构成比分别为(17.28±2.13)%、(26.13±2.45)%、(23.85±3.04)%、(21.26±2.10)%和(19.32±1.98)%;TNF-α 水平分别为(62.54±7.47)、(189.14±21.61)、(127.42±14.52)、(103.35±16.47)和(82.21±10.62)pg·mL-1;外周血p5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4、0.86±0.04、0,69±0.07、0.52±0.06 和 0.39±0.05;IκBα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9±0.04、0.73±0.08、0.61±0.07、0.49±0.06 和 0.32±0.05.空白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苯磺酸瑞马唑仑可能通过降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活性减轻大鼠胃部手术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提高免疫能力.

    胃部手术苯磺酸瑞马唑仑氧化应激炎症因子CD4+/CD8+水平

    四磨汤调控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微炎症的影响

    刘琴蔺晓源阳凌峰罗倩...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磨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微炎症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多因素方法建立FD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FD模型)、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0.305 mg·kg-1莫沙必利)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药5.62、2.81、1.40 g·kg-1四磨汤).测定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NLRP3、GSDMD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 组胃排空率 分别为(58.34±5.72)%、(29.16±8.37)%、(48.77±6.10)%、(48.35±6.04)%、(48.20±3.49)%和(39.24±4.20)%;小肠推进率分别为(82.01±7.55)%、(41.95±9.53)%、(64.61±10.18)%、(75.04±9.76)%、(60.58±7.13)%和(45.89±7.40)%;血清 IL-1β 水平分别为(12.86±0.88)、(43.73±4.60)、(18.84±0.86)、(24.61±1.57)、(19.14±0.77)和(29.04±0.72)pg·mL-1;IL-18 水平 分别为(95.00±3.74)、(170.60±8.78)、(108.50±3.05)、(118.90±3.45)、(99.90±8.70)和(141.00±3.71)pg·mL-1;NLRP3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32±0.02、0.84±0.05、0.42±0.03、0.48±0.02、0.61±0.04 和 0.62±0.05;GSDMD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5、0.93±0.06、0.35±0.03、0.52±0.02、0.53±0.06和0.55±0.05.模型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四磨汤能够有效改善FD大鼠一般状况及十二指肠微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十二指肠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有关.

    四磨汤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胱天蛋白酶1/消皮素D信号通路

    苦参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张云杨世霞马莉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探讨苦参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高糖饲养+链脲佐菌素(STZ)溶液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组(200 mg·kg-1苦参碱)、HMGB1抑制剂组(10 mg·kg-1甘草酸).大鼠麻醉后采血,分别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脾组织Th1、Th2细胞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MGB1/TLR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组和甘草酸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水平分别为(5.15±0.61)、(26.24±2.15)、(6.10±0.85)和(5.85±0.74)mmol·L-1,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1.56±0.14)、(4.15±0.36)、(1.89±0.15)和(1.82±0.13)mmol·L-1,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为(1.46±0.14)、(11.01±1.00)、(3.04±0.21)和(3.15±0.18)mmol·L-1,血清肌酸酐(SCr)水平分别为(23.45±3.26)、(69.78±7.32)、(38.71±5.45)和(41.36±6.02)mmol·L-1,尿素氮(BUN)水平分别为(6.27±1.03)、(17.02±1.72)、(9.32±1.04)和(8.35±1.34)μmol·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102.35±14.68)、(263.78±18.63)、(134.02±11.47)和(122.35±15.04)pg·mL-1,Th1/Th2细胞比值分别为 2.71±0.45、14.23±1.01、4.38±0.64 和 4.03±0.49,HMGB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25±0.03、1.33±0.16、0.64±0.06、0.61±0.08,TLR4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33±0.06、1-25±0.18、0.51±0.07和0.47±0.09.上述指标,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苦参碱组、甘草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苦参碱可以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炎症和病理损伤,这可能与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苦参碱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通路糖尿病肾病Th1/Th2细胞

    橙皮苷对雌激素和孕激素诱导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抑制作用

    杨阳杨晓芬黄培森冷婕...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橙皮苷(Hsp)对乳腺增生(MGH)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肌内注射雌激素和孕激素诱导大鼠MGH模型.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25、50、100 mg·kg-1的Hsp;对照组灌胃给予5 mg·kg-1的他莫昔芬;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6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持续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测量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及子宫系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含量,用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大鼠的乳头直径分别为(1.41±0.20)、(1.18±0.21)、(1.23±0.20)、(1.75±0.13)和(1.02±0.06)mm,乳头高度分别为(1.62±0.24)、(1.41±0.19)、(1.47±0.16)、(1.87±0.32)和(1.23±0.14)mm,子宫系数分别为(0.55±0.08)、(0.37±0.05)、(0.41±0.04)、(0.72±0.11)和(0.34±0.03)mg·g-1,雌激素受体 α(ERα)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54±0.05、0.13±0.02、0.13±0.03、0.89±0.08和0.10±0.02,孕酮受体(PR)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3±0.03、0.08±0.01、0.87±0.07、0.20±0.04 和 0.14±0.03,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 1/2(ERK1/2)/ERK1/2 分别为 0.50±0.03、0.06±0.02、0.83±0.05、0.09±0.04和0.04±0.01.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sp可减少大鼠乳头直径、高度及子宫系数,调节性激素水平,抗氧化应激,抑制ERα、PR和p-ERK1/2蛋白表达.

    橙皮苷雌激素乳腺增生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外调节激酶1/2

    清热消炎宁片重复给药的毒理学研究

    赵莉扶丽君周芷伊易帅...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清热消炎宁片对SD大鼠重复给药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纯水)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63、5.25、10.50 g·kg-1清热消炎宁干膏粉),每组30只.4组大鼠均连续给药4周,设置恢复期4周.给药末期及恢复期末进行解剖,观察4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增长、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观察肉眼及镜下组织形态.结果 实验期间,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增长、凝血指标、组织病理学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给药末期,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370.70±3.78)和(365.90±5.77)g·L-1,葡萄糖分别为(5.98±0.63)和(6.61±0.93)mmol·L-1,尿素氮(BUN)分别为(4.72±1.01)和(5.78±1.64)mmol·L-1,肝系数分别为3.05±0.17和2.89±0.19,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恢复期末,低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直接胆红素分别为(0.38±0.18)和(0.19±0.18)μmol·L-1,中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BUN分别为(4.45±0.56)和(5.65±1.16)mmol·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清热消炎宁片重复给药对SD大鼠无明显的毒性.

    清热消炎宁片干膏粉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三七多糖体内抗疲劳研究

    位盼盼晏子俊邓萌玥夏谍...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三七多糖(PPN)对小鼠抗运动疲劳的作用.方法 将100只KM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00、200、400 mg·kg-1 PPN;阳性对照组给予200 mg·kg-1抗坏血酸;阴性对照组给予0.1 mL·10 g-1 0.9%NaCl.5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小鼠非负重游泳90 min后,休息30 min,检测乳酸(LD)、血尿素氮(BUN)、糖原和丙二醛(MDA)水平;以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测PPN的安全性.结果 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体内LD水平分别为(4.76±0.84)、(2.86±0.34)、(3.00±0.69)、(2.35±0.65)、(1.39±0.48)mg·kg-1,BUN 含量分别为(13.65±1.25)、(12.55±0.91)、(12.12±1.24)、(11.06±1.30)、(9.85±1.05)mmol·L-1,肝糖原含量分别为(3.24±0.56)、(11.11±2.16)、(5.61±1.41)、(6.60±1.49)、(12.05±2.25)mg·g-1,MDA 水平分别为(2.36±0.21)、(1.23±0.41)、(1.93±0.23)、(1.73±0.21)、(1.04±0.18)mg prot·mL-1.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 PPN可以增加小鼠运动耐力,具有抗疲劳作用,本研究为PPN在抗疲劳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七多糖运动疲劳负重游泳非负重游泳抗疲劳

    艾普拉唑肠溶片不同给药方案对其抑制胃酸分泌影响的研究

    庞廷媛王芷胡姊姝申子涵...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艾普拉唑肠溶片2种给药方案(20 mg qd和10 mg bid)对健康受试者的胃酸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中心、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纳入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20 mg qd给药组:早上服用艾普拉唑肠溶片20 mg;10 mg bid给药组:早、晚各服用艾普拉唑肠溶片10 mg.用pH计监测受试者给药前及给药后24 h的胃内pH值,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MS/MS)测定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的艾普拉唑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V8.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空腹组的艾普拉唑肠溶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 PK 参数:20 mgqd组和 10 mg bid 组Cmax分别为(595.75±131.15)和(283.50±96.98)ng·mL-1,AUC0-t分别为(5 531.94±784.35)和(4 686.67±898.23)h·ng·mL-1,AUC0-.分别为(6 003.19±538.59)和(7 361.48±1 816.77)h·ng·mL-1.受试者接受 20 mg qd 与 10 mg bid 给药后胃内pH>3的平均时间百分比为82.64%及61.92%,24 h内胃pH中位数分别为6.25±1.49及3.53±2.05,24 h内胃pH平均数分别为5.71±1.36及4.23±1.45.同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中药物峰浓度与抑酸作用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艾普拉唑20 mg qd与10 mg bid给药组相比,抑酸效果更优,给药次数少,且2种给药方案安全性均良好.

    艾普拉唑中国健康受试者胃酸pH监测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