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麦冬皂苷D对脂多糖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康庆鑫焦深山熊政习慧明...
    1744-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麦冬皂苷D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A549 AT Ⅱ细胞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LPS+麦冬皂苷D组、LPS+麦冬皂苷D+colivelin(JAK2/STAT3信号激活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建立损伤模型的同时以麦冬皂苷D和colivelin分组处理.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LPS组、LPS+麦冬皂苷D组、LPS+麦冬皂苷D+colivelin组的A54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0.73)%、(52.43±4.14)%、(1.67±0.52)%和(47.94±3.43)%,IL-6 蛋白水平分别为0.14±0.03、0.49±0.05、0.17±0.04 和 0.45±0.06,p-JAK2/JAK2 蛋白水平分别为0.17±0.04、0.64±0.08、0.19±0.06 和 0.61±0.07,p-STAT3/STAT3蛋白水平分别为 0.20±0.06、0.69±0.10、0.22±0.07 和 0.65±0.09;AT Ⅱ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1±0.69)%、(55.16±3.94)%、(2.35±0.71)%和(50.28±3.78)%,IL-6 蛋白水平分别为 0.11±0.03、0.87±0.13、0.19±0.04和 0.84±0.12,p-JAK2/JAK2 蛋白水平分别为 0.13±0.04、0.56±0.08、0.15±0.03和0.53±0.07,p-STAT3/STAT3 蛋白水平分别为 0.30±0.08、0.79±0.14、0.33±0.09和0.75±0.13.上述指标:对照组、LPS+麦冬皂苷D组与LPS组比较,LPS+麦冬皂苷D+colivelin组与LPS+麦冬皂苷D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麦冬皂苷D可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而降低LPS诱导的炎症与氧化应激水平,最终减轻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麦冬皂苷D白细胞介素-6/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脂多糖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巴马汀抑制人口腔癌KB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程学云胡光耀刘红丽刘晨光...
    1749-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巴马汀对人口腔癌KB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将KB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巴马汀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含0、4、8及16 µmol·L-1巴马汀的培养液.孵育48 h后,用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用Tras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纤连蛋白(FN)含量,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验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Wnt3、β 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巴马汀低、中、高浓度组KB细胞迁移率分别为(69.27±8.62)%、(52.94±4.49)%、(45.22±5.05)%和(37.63±4.88)%,穿膜细胞数为(197.33±20.26)、(125.33±12.01)、(97.00±9.17)和(62.67±7.51)个,MMP-2 含量为(2.93±0.21)、(1.49±0.13)、(1.16±0.15)和(0.95±0.09)ng·mL-1,MMP-9含量为(3.51±0.36)、(2.37±0.23)、(2.06±0.35)和(1.72±0.16)ng·mL-1,FN含量为(41.28±4.02)、(24.03±3.17)、(20.67±2.63)和(13.82±2.19)ng·mL-1;上述指标,巴马汀低、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巴马汀低、中、高浓度组 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Wnt3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巴马汀具有抑制人口腔癌KB细胞迁移、侵袭及EMT作用,其机制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巴马汀口腔癌上皮间充质转化迁移侵袭

    奥沙利铂联合AG1478调控活性氧抑制PI3K/AKT通路对肺癌的影响

    韦东雪江绍锋崔珊李洋...
    1754-1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G1478联合奥沙利铂(OX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药)、OXA-25组、OXA-50组、OXA-100组(分别用 25、50 和 100 μmol·L-1OXA 处理)、AG-20 组(20 μmol·L-1AG1478 处理)和 OXA+AG 组(25 μmol·L-1 OXA+20 μmol·L-1 AG1478 处理).用 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活性氧(ROS)探针H2DCFDA检测细胞ROS水平;用丹酰尸胺(MDC)法检测细胞自噬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自噬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OXA作用于H1299细胞的IC50为91.09 μmol·L-1;AG1478作用于H1299细胞的IC50为 31.83 μmol·L-1.对照组、OXA-25 组、OXA-50 组、OXA-100 组、AG-20组和 OXA+AG 组的 ROS 水平分别为 1.00±0.03、1.15±0.02、1.76±0.04、2.89±0.02、1.05±0.01 和 3.20±0.03;MDC 水平分别为1.00±0.04、1.10±0.02、1.16±0.02、1.46±0.04、1.04±0.01 和 1.31±0.02;p-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1.12±0.05、0.88±0.06、0.72±0.07、0.60±0.05、0.91±0.07 和 0.64±0.09;p-AKT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9±0.04、0.87±0.08、0.77±0.07、0.63±0.05、0.76±0.05 和0.46±0.03;Beclin-1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82±0.03、0.91±0.04、1.06±0.28、1.11±0.03、0.87±0.04 和 1.27±0.10;LC3-Ⅱ 蛋白表达水 平分别 为0.65±0.08、0.82±0.11、1.08±0.12、1.38±0.09、0.72±0.11 和 1.38±0.15.OXA+AG组、OXA各剂量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XA+AG组的上述指标与OXA各剂量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G1478联合OXA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可升高ROS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发生自噬.

    AG1478奥沙利铂非小细胞肺癌活性氧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自噬

    Licraside激活FXR缓解胆汁淤积的药理学研究

    王国旭则巴努尔·约麦尔江张慧雨席莉莉...
    1759-1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4'-O-芹糖(1→2)葡萄糖苷(licraside)干预缓解胆汁淤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用慢病毒沉默人肝癌HepG2细胞中法尼醇X 受体(FXR),记为 siFXR-HepG2 细胞.将 HepG2 细胞和 siFXR-HepG2 细胞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均给予胆红素+丙磺舒诱导高胆酸盐高胆红素模型;然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给予80 μmol·L-1 licraside干预24 h.考察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及总胆汁酸(TBA)、胆红素等生化指标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考察各组细胞FXR、胆酸盐输出泵(BSEP)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epG2细胞中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及siFXR-HepG2细胞中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17.15)%、(39.41±2.91)%、(70.79±3.74)%、(81.41±5.12)%、(33.49±2.69)%和(44.08±4.82)%,TBA 水平分别为(7.98±5.87)、(46.18±10.93)、(9.25±7.20)、(11.18±3.36)、(38.28±5.12)和(34.79±5.39)μmol·L-1,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5.21±3.27)、(40.29±24.88)、(5.21±2.64)、(12.00±4.64)、(56.36±14.85)和(15.39±5.56)μmol·L-1,FXR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0、0.81±0.07、1.11±0.09、0.10±0.02、0.12±0.02 和 0.10±0.04,BSEP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7、0.81±0.02、0.88±0.03、0.70±0.09、0.49±0.07和0.60±0.10.HepG2细胞中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模型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P<0.05);除TBA外,siFXR-HepG2细胞中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模型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结论 Licraside可以有效降低高胆酸盐高胆红素细胞的生化指标水平,这种作用是通过激动FXR的蛋白表达后,增加胆酸盐外排,减少胆汁酸的合成,达到缓解胆汁淤积的作用.

    异甘草素-4'-O-芹糖(1→2)葡萄糖苷(licraside)法尼醇X受体激动药胆汁淤积

    华蟾素毒基通过JAK2/STAT3途径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陈佳夏琪李祎楠何钰洁...
    1764-1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华蟾素毒基(CB)对人结肠细胞HCT116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0 nmol·L-1),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含17.5、35、70 nmol·L-1华蟾素毒基的1640培养基培养48 h.用细胞计数-8(CCK-8)法检测华蟾素毒基对HCT1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克隆实验检测华蟾素毒基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华蟾素毒基对HCT11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T116细胞中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途径以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22.67±24.42)、(73.67±15.82)、(44.33±4.51)和(21.67±1.53)个,划痕迁移率分别为(44.64±9.15)%、(26.91±2.94)%、(19.28±1.52)%和(6.33±2.30)%,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20.33±1.15)、(58.33±9.07)、(33.33±1.53)和(18.33±3.21)个,磷酸化JAK-2(p-JAK-2)/JAK-2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6、0.94±0.05、0.75±0.22 和 0.49±0.22,磷酸化 STAT3(p-STAT3)/STAT3 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89±0.10、0.72±0.04、0.65±0.06和 0.52±0.18,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30±0.14、0.41±0.13、0.49±0.14 和0.69±0.17,N-cadherin 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96±0.11、0.78±0.04、0.69±0.12和0.40±0.15,Snai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08、0.62±0.15、0.44±0.15 和 0.27±0.09,Viment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2±0.09、0.76±0.13、0.63±0.01 和 0.43±0.09,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华蟾素毒基可以通过JAK2/STAT3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侵袭与转移.

    华蟾素毒基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

    原人参二醇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聂瑞华朱伟罗金艳
    1769-1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人参二醇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0.9%NaCl)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25、50、100 mg·kg-1的原人参二醇处理细胞).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 为(16.89±4.15)%、(28.43±3.66)%、(37.96±4.98)%和(50.11±5.24)%,凋亡率分别为(4.23±1.07)%、(12.36±2.79)%、(24.32±2.93)%和(42.40±3.28)%,PC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5±0.08、0.69±0.06、0.43±0.06 和 0.25±0.03,Bax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18±0.03、0.33±0.04、0.50±0.05 和 0.69±0.05,Bcl-2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82±0.07、0.63±0.04、0.47±0.05 和 0.30±0.03,迁移率分别为(52.33±4.25)%、(40.16±4.03)%、(29.63±3.25)%和(20.15±2.12)%,侵袭率分别为(60.26±5.88)%、(49.33±4.28)%、(30.15±3.68)%和(22.15±1.96)%,PI3K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48±0.04、0.34±0.04、0.26±0.03和0.15±0.01,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5±0.03、0.35±0.02、0.23±0.03和0.13±0.02.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人参二醇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调控PCNA、Bax、Bcl-2蛋白表达来抑制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迁移及侵袭并促进其凋亡,以此实现抗卵巢癌作用.

    原人参二醇卵巢癌蛋白激酶BB淋巴细胞瘤-2增殖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ZFAS1通过miR-193b-3p影响胶质瘤顺铂敏感性研究

    张慧郑款云齐丽娜薛子娇...
    1774-1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锌指结构反义转录本1(ZFAS1)在胶质瘤细胞中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分析敲低ZFAS1对胶质瘤细胞顺铂敏感性,分为sh-NC组(转染sh-NC慢病毒质粒)、sh#1组(转染sh-ZFAS1-1慢病毒质粒)、sh#2组(转染sh-ZFAS1-2慢病毒质粒).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ZFAS1与miR-193b-3p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ZFAS1-WT+NC inhibitor组(转染ZFAS1野生型质粒和NC inhibitor)、ZFAS1-WT+miR-193b-3p inhibitor 组(转染 ZFAS1 野生型质粒和 miR-193b-3p inhibitor)、ZFAS1-Mut+NC inhibitor 组(转染 ZFAS1 突变型质粒和 NC inhibitor)、ZFAS1-Mut+miR-193b-3p inhibitor 组(转染 ZFAS1突变型质粒和miR-193b-3p inhibitor).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实验分析ZFAS1/miR-193b-3p影响胶质瘤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分为空白对照组(0 μg·mL-1顺铂处理U251细胞)、0.5 μg·mL-1顺铂+sh-NC+NC inhibitor组(0.5 μg·mL-1顺铂处理共转染sh-NC慢病毒质粒和 NC inhibitor 的 U251 细胞)、0.5 μg·mL-1 顺铂+sh#1+NC inhibitor 组(0.5 µg·mL-1顺铂处理共转染sh-NC慢病毒质粒和NC inhibitor的U251细胞)和 0.5 μg·mL-1 顺铂+sh#1+miR-193b-3p inhibitor 组(0.5µg·mL-1顺铂处理共转染sh-ZFAS1-1慢病毒质粒和miR-193b-3p inhibitor的U251细胞).结果 sh-NC组、sh#1组和sh#2组的ZFAS1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7、0.48±0.06 和 0.68±0.08.ZFAS1-WT+NC inhibitor 组、ZFAS1-WT+miR-193b-3p inhibitor 组、ZFAS1-Mut+NC inhibitor 组、ZFAS1-Mut+miR-193b-3p inhibitor 组的荧光活性分别为 1.00±0.10、1.45±0.11、1.02±0.09和 0.97±0.13.空白对照组、0.5 μg·mL-1 顺铂+sh-NC+NC inhibitor组、0.5 μg·mL-1 顺铂+sh#1+NC inhibitor 组、0.5 μg·mL-1 顺铂+sh#1+miR-193b-3p inhibitor 组的 72 h 增殖率分别为(100.00±14.13)%、(96.62±9.82)%、(60.56±6.08)%和(78.64±7.22)%;72 h 凋亡率分别为(9.52±1.11)%、(10.12±1.34)%、(16.08±1.52)%和(12.22±1.19)%.空白对照组与 0.5 μg·mL-1 顺铂+sh-NC+NC inhibitor 组比较,0.5 μg·mL-1顺铂+sh#1+NC inhibitor 组与 0.5 μg·mL-1 顺铂+sh#1+miR-193b-3p inhibitor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 ZFAS1在胶质瘤中对顺铂敏感性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其通过调控miR-193b-3p影响药物敏感性的机制.

    长链非编码RNA锌指结构反义转录本1微小RNA-193b-3p胶质瘤顺铂敏感性

    甘草甜素通过调节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的痉挛状态的影响

    胡斌柴德君
    1779-1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甘草甜素(GA)通过调节磷酸肌苷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卒中后痉挛(PSS)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甘草甜素组、高剂量甘草甜素组、巴氯芬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量的0.9%NaCl,高剂量甘草甜素组每天灌胃给予10.8 g·kg-1甘草甜素,低剂量甘草甜素组每天灌胃给予5.4 g·kg-1甘草甜素,巴氯芬组每天灌胃5.4 mg·kg-1巴氯芬,连续4周.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肌肉张力,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分析脑组织中脑梗死体积,用尼氏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G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梗死和脑干周围脑组织中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甘草甜素组、高剂量甘草甜素组和巴氯芬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为0、(34.23±1.21)%、(24.12±1.03)%、(18.26±1.08)%和(26.38±1.35)%.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甘草甜素组、高剂量甘草甜素组的尼氏小体含量分别为(126.23±8.13)%、(131.14±9.62)%、(52.21±6.11)%、(84.29±6.17)%和(112.24±8.21)%.在4周时,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甘草甜素组、高剂量甘草甜素组和巴氯芬组的p-PI3K在脑梗死周围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45±0.44、4.89±0.34、5.54±0.42、20.59±1.35、25.34±1.46 和6.47±0.45,p-PI3K在脑干周围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14.47±1.48、10.82±1.24、15.39±1.45、13.51±1.32、25.55±1.49 和 8.84±0.74,p-Akt 在脑梗死周围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 6.47±0.41、6.18±0.32、5.58±0.51、19.54±1.48、28.56±1.48和14.39±1.56,p-Akt在脑干周围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45±1.41、8.09±1.32、6.05±1.12、13.63±1.45、16.58±1.61 和10.75±1.01,p-GSK3β在脑梗死周围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64±0.52、5.18±0.61、18.54±1.45、39.56±1.63、43.57±1.59 和 18.43±1.48,p-GSK3β在脑干周围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04±1.39、6.91±1.01、6.82±1.16、15.59±1.33、15.65±1.18 和 5.18±0.47.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甘草甜素组、高剂量甘草甜素组的大鼠脑梗死和脑干周围脑组织中 p-PI3K、p-Akt和p-GSK3β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结论 甘草甜素对PSS大鼠痉挛的抑制作用可能与上调PI3K/Akt/GSK3β通路有关.

    甘草甜素脑卒中痉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磷酸肌苷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神经行为学

    埃克替尼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

    胡霞顾文强严静静黄维琳...
    1784-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埃克替尼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右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3%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30、60 mg·kg-1埃克替尼),每组8只.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单次腹腔注射60 mg·kg-1 MCT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MCT注射后连续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右心室细胞凋亡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右心室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EGFR(p-EGFR)、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右心室收缩压分别为(38.58±4.98)、(34.15±3.88)、(23.66±2.45)和(45.07±5.78)mmHg;平均肺动脉压分别为(27.85±3.77)、(24.25±3.09)、(17.33±2.46)和(33.07±4.15)mmHg;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分别为(36.38±5.51)%、(33.63±4.69)%、(22.25±2.96)%和(42.50±7.33)%;右心室/胫骨长度分别为(69.33±7.86)、(62.69±7.17)、(49.12±6.42)和(78.22±9.07)mg·cm-1.低、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高剂量实验组 Bel-2、Bax、cleaved caspase-3、p-EGFR、Opa1、Mfn2与模型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埃克替尼能够抑制MCT诱导的PH大鼠右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右心室p-EGFR水平、缓解线粒体功能紊乱、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埃克替尼右心室重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线粒体功能障碍

    白藜芦醇通过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改善间质性肺病模型大鼠的研究

    祁晓静张娜张月琴
    1789-1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SV)改善间质性肺病(IL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博来霉素单次气管灌注给药构建IL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25、50、100 mg·kg-1 RSV;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5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同源物3(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空白组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分别为(7.32±0.33)、(5.07±0.39)、(11.28±0.72)和(3.78±0.12)pg·mL-1,SOD 水平分别为(4.73±0.06)、(6.55±0.15)、(1.21±0.12)和(8.27±0.56)pg·mL-1,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9±0.06、0.34±0.04、0.78±0.08 和 0.11±0.02,Smad3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44±0.07、0.19±0.03、0.93±0.08 和 0.07±0.01;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EMT和下调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发挥保护ILD大鼠的作用.

    白藜芦醇间质性肺疾病大鼠博来霉素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