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

    周霞娄丽丽杨柳程慧鑫...
    2459-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每次1吸,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每次1吸,qd,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血清PCT、SAA和AFR水平的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例和58例患者.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47例/52例)和75.86%(44例/58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分别为(1.49±0.33)和(1.36±0.29)L,FEV1/FVC 分别为(61.28±10.56)%和(57.41±10.03)%,PEF 分别为(5.32±0.88)和(4.93±0.75)L·s-1,mMRC 评分分别为(0.99±0.24)和(1.21±0.27)分,CAT 评分分别为(11.58±3.02)和(14.26±3.71)分,PCT 分别为(0.76±0.11)和(0.85±0.18)μg·L-1,SAA 分别为(34.59±4.15)和(37.66±5.34)mg·L-1,AFR 分别为(5.97±1.12)和(5.53±1.06),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头晕、恶心,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头晕、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15%(11例/52例)和13.79%(8例/58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能有效提升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安全性较好.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疗效炎症反应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徐坤张晓敏党静尚均泓...
    2464-2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CHF合并T2DM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qd,每次150 mg,美托洛尔缓释片,qd,起始剂量23.75 mg,2周后剂量增至47.5 mg,以及晨服达格列净片,qd,每次5 mg,患者耐受性良好则增加剂量至每次10 mg.试验组给予达格列净片,qd,每次5 mg,患者耐受性良好则增加剂量至每次10 mg,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bid,每次50 mg,患者耐受性良好则每2~4周倍增剂量,不得超过每次200 mg.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糖波动、安全性及预后.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47和49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2%(44例/47例)和79.59%(39例/49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5.34±8.22)%和(46.59±6.80)%,心脏指数(CI)分别为(2.54±0.41)和(2.37±0.39)L·min-1·m-2,餐后血糖波动(PGE)分别为(1.45±0.31)和(1.86±0.46)mmol·L-1,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分别为(3.42±1.05)和(4.47±1.39)mmol·L-1,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率、再入院率分别为4.26%(2例/47例)、2.13%(1例/47例)和18.37%(9例/49例)、14.29%(7例/49例),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尿路感染和低血压,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尿路感染和血管性水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8%(3例/47例)和4.08%(2例/49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达格列净片能够改善老年CHF合并T2DM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糖波动,提高总有效率,并改善预后,同时药物安全性良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达格列净片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心功能血糖波动

    卡瑞利珠单抗用于Ⅲa期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闫红江李铁志焦晓丹高少林...
    2469-2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用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Ⅲa期NSCLC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第1、8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紫杉醇13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75 mg·m-2,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2组均治疗2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肿瘤转移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6和59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9.64%(39例/56例)和38.98%(23例/59例),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9.29%(50例/56例)和72.88%(43例/59例),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分别为(3.47±0.86)和(4.01±1.24)ng·mL-1,癌胚抗原(CEA)分别为(4.55±0.93)和(5.26±1.04)ng·m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别为(16.38±2.51)和(19.02±2.95)ng·mL-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分别为(15.82±2.34)和(18.64±2.59)μg·L-1,糖类抗原 15-3(CA15-3)分别为(22.54±3.10)和(29.41±3.82)ng·mL-1,CD4+/CD8+分别为1.42±0.51和1.30±0.32.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2组患者的上述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治疗Ⅲ a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注射用紫杉醇注射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

    奈拉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张团结巩福玉卢玉宁丁亮...
    2474-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马来酸奈拉替尼片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1 250 mg·m-2卡培他滨片,bid,口服给药,治疗2周后停药1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奈拉替尼片24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为止,每3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入组55例,脱落1例,最终有54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入组55例,脱落2例,最终有53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81%(35例/54例)和35.85%(19例/53例),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7.04%(20例/54例)和18.87%(10例/5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癌胚抗原水平分别为(14.88±1.96)和(17.25±2.01)ng·mL-1,糖类抗原15-3水平分别为(28.42±4.27)和(32.56±4.85)U·mL-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分别为(101.76±10.64)和(106.23±11.16)U·L-1,1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1.48%和15.09%,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00和6.00个月,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00和8.00个月,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腹泻、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恶心、腹痛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9.63%和60.38%(P<0.05);2组患者的其余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单用卡培他滨片更佳,前者能更好地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短期生存率.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卡培他滨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

    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

    CHO B C戴荣源
    2478页

    肺炎患者伴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瑞娟牛镜贾鹏燕张卓...
    2479-2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肺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探讨肺炎伴发VTE风险的评估和防治.方法 将肺炎患者根据伴发VTE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肺炎)和试验组(伴发VTE).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血常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等.2组单因素的比较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多因素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诺模图,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对照组纳入106例,试验组纳入29例.2组患者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年龄[比值比(OR)=1.052]、D-二聚体(OR=2.339)和白蛋白/球蛋白(OR=0.042)是肺炎伴发VTE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诺模图、计算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结论 高龄、D-二聚体升高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是肺炎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肺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诺模图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EMT途径相互作用介导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研究

    蔡芳震张燕美黄思淮刘文彬...
    2483-2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途径相互作用介导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逐步递增药物浓度法构建舒尼替尼耐药肾癌细胞株,并分为耐药组、lv-NC组和lv-Twist组,另选取人肾癌细胞株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耐药组均给予常规细胞培养;lv-NC组给予含2.25 × 108 TU·mL-1 lv-NC慢病毒悬液40μL处置72 h;lv-Twist组给予含 1.64 × 108 TU·mL-1 lv-Twist 慢病毒悬液 50 μL 处置7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Wnt1、β-连环蛋白和扭转蛋白(Twist)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耐药组、lv-NC组和lv-Twist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60±0.59)%、(8.61±0.34)%、(8.60±0.40)%和(3.10±0.34)%,迁移率分别为(14.10±0.12)%、(27.64±0.41)%、(14.24±0.45)%和(32.74±2.53)%,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27.33±1.15)、(53.33±1.53)、(46.00±2.65)和(99.33±2.52)个,Wnt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10±0.01、0.96±0.06、0.39±0.03 和 3.09±0.31,β-caten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39±0.01、1.48±0.16、0.81±0.05 和 1.24±0.14,Twist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10±0.02、0.91±0.04、0.39±0.03 和 3.09±0.31.耐药组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相比,lv-Twist组的上述指标与lv-NC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MT相关蛋白Twist通过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介导肾癌舒尼替尼耐药.

    舒尼替尼Wnt/β-连环蛋白上皮间质转化耐药肾癌

    和厚朴酚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李谌王钰
    2488-2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厚朴酚对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低剂量组(40 μmol·L-1和厚朴酚)、中剂量组(50 μmol·L-1和厚朴酚)、高剂量组(60 μmol·L-1 和厚朴酚)、si-NC 组(转染 si-NC)、si-NF2 组(转染si-NF2)、DMSO组(等剂量二甲基亚砜处理)、抑制药组(12 µmol·L-1 Hippo通路抑制药Verteporfin).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构建移植瘤模型)、低剂量实验组(建模后灌胃给予100 mg·kg-1和厚朴酚)、高剂量实验组(建模后灌胃给予200 mg·kg-1和厚朴酚),每组10只.治疗结束后检测肿瘤体积和质量,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4.02)%、(80.14±6.51)%、(64.05±6.21)%和(53.70±5.19)%,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276.30±14.77)、(219.40±12.50)、(162.20±9.53)和(100.10±6.50)个,神经纤维蛋白 2(NF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52±0.04、0.60±0.06、0.65±0.07 和0.78±0.10,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0±0.06、0.47±0.04、0.41±0.05 和0.36±0.03.低、中、高剂量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分别为(922.02±109.61)、(743.04±64.04)和(605.00±72.63)mm3,肿瘤质量分别为(0.87±0.10)、(0.66±0.10)和(0.53±0.11)g,PD-L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4±0.08、0.51±0.05和0.42±0.05,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5±0.07、0.60±0.10和0.51±0.04.低、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和厚朴酚可能通过调节NF2-Hippo信号通路作用于PD-L1抑制乳腺癌细胞EMT.

    和厚朴酚乳腺癌神经纤维蛋白2-Hippo/Yes相关蛋白1通路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上皮间质转化

    微小RNA-454-3p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潘紫妍陈雨婷魏茜茜王婷...
    2493-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小RNA-454-3p(miR-454-3p)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iTED数据库分析miR-454-3p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starBase数据库分析EC患者中高表达miR-454-3p组和低表达miR-454-3p组的生存率.用Targetscan预测miR-454-3p的下游靶基因.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EC患者中高表达检测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组(高队列的平均表达水平为2 412.45)和低表达PTEN组(低队列的平均表达水平为733.15)的生存率.将Ishikawa细胞分为NC-mimics 组(转染 NC-mimics)、mimics 组(转染 miR-454-3p mimics)、NC-inhibitor组(转染 NC-inhibitor)、inhibitor 组(转染 miR-454-3p inhibitor).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评估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TEN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EC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miR-454-3p的表达水平增高(1.57vs3.26,P<0.05),且低表达miR-454-3p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miR-454-3p组(0.74 vs 0.42,P<0.05).NC-mimics组、mimics组、NC-inhibitor组、inhibitor组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3.73±0.02、5.40±0.02、2.06±0.05 和 1.95±0.05,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16±17)、(154±19)、(855±165)和(447±44)个,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16±8)、(154±27)、(1518±50)和(1 132±175)个,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0.00±8.00)%、(39.00±2.00)%、(84.00±1.00)%和(52.00±1.00)%,PTEN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1.16±0.03、0.94±0.02、0.85±0.14 和 1.22±0.07.mimics组的上述指标与NC-mimics组相比,inhibitor组的上述指标与NC-inhibitor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C患者肿瘤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33.45 vs 17.17,P<0.05),且低表达PTEN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PTEN组(41%vs 93%,P<0.05).结论 miR-454-3p可能通过负调控PTEN的表达促进E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微小RNA-454-3p子宫内膜癌增殖侵袭迁移

    氧化苦参碱调控PD-L1对弥漫大B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刘丽云郑立春李秀君刘宝利...
    2498-2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氧化苦参碱对弥漫大B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弥漫大B淋巴瘤细胞OCI-LY19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低剂量实验组(25.00 µmol·L-1氧化苦参碱)、中剂量实验组(50.00 µmol·L1氧化苦参碱)、高剂量实验组(100.00 μmol·L-1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si-NC组(转染si-NC+100.00 µmol·L-1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si-PD-L1组(转染si-PD-L1+100.00 μmol·L-1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Vector组(转染si-NC+100.00 μmol·L-1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PD-L1组[转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100.00 μmol·L-1氧化苦参碱].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氧化苦参碱+si-NC组、氧化苦参碱+si-PD-L1组、氧化苦参碱+Vector组、氧化苦参碱+PD-L1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33.88±2.79)%、(15.23±1.32)%、(15.84±1.58)%、(10.13±0.90)%、(16.14±1.20)%和(20.84±1.88)%,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2±0.11、0.37±0.04、0.35±0.04、0.24±0.03、0.38±0.06 和0.71±0.0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0±0.07)%、(25.35±2.01)%、(24.81±1.91)%、(30.27±1.65)%、(24.39±2.73)%和(17.97±1.27)%,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氧化苦参碱+si-PD-L1组的上述指标与氧化苦参碱+si-NC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氧化苦参碱+PD-L1组的上述指标与氧化苦参碱+Vector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通过下调PD-L1表达抑制OCI-LY1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PD-L1可能是氧化苦参碱治疗弥漫大B淋巴瘤的潜在靶点.

    氧化苦参碱弥漫大B淋巴瘤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细胞增殖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