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的菊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卢新张留记李开言屠万倩...
    564-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菊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和体内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将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WKY大鼠为空白组.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2.10和0.525 g·kg-1菊花提取物;对照组灌胃给予5.25 mg·kg-1氯沙坦;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0.9%NaCl溶液.5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8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用试剂盒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测定菊花提取物对体外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低剂量实验组大鼠的SBP分别为(132.00±2.45)、(204.00±4.55)、(171.00±2.16)、(181.00±3.74)和(184.67±4.78)mmHg,DBP 分别为(73.33±4.03)、(175.67±3.40)、(120.33±0.94)、(125.33±2.87)和(125.67±2.36)mmHg,CAT 含量分别为(9.24±3.99)、(8.40±2.98)、(9.24±2.42)、(8.59±2.70)和(8.49±1.47)U·mL-1,SOD 含量分别为(122.40±12.30)、(75.30±28.37)、(125.39±31.35)、(110.92±26.14)和(103.37±22.31)U·mL-1,GSH 含量分别为(117.93±10.18)、(78.29±23.68)、(118.57±26.08)、(109.89±20.52)和(98.73±14.71)U·mL-1,MDA 含量分别为(8.36±2.08)、(8.45±3.38)、(8.22±3.04)、(7.09±3.21)和(7.24±3.32)nmol·L-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菊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29%和92.67%.结论 菊花提取物具有较好降低血压的效果,抗氧化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菊花自发性高血压降压抗氧化体内外

    马来酸依那普利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黄姝彦栾玉玲张颖钱俊峰...
    569-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究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阿霉素导致的心力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4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1只作为正常组(等量0.9%NaCl),剩余29只用腹腔注射3 mg·kg-1·w-1阿霉素制备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和实验组14只.实验组灌胃给予1.8 mg·kg-1·d-1马来酸依那普利混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0.9%NaCl.8周后,对各组大鼠行心脏彩超,记录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APK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LVEF值分别为(77.85±3.34)%、(41.39±2.87)%和(60.10±6.53)%,血清脑钠肽含量分别为(219.30±10.59)、(333.90±61.19)和(260.00±16.10)pg·mL-1,Mapk8ip2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1、2.60±0.12 和 2.00±0.08,Mapk8ip3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0、6.77±1.04 和 3.66±0.54,Mapk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4.40±0.14和2.71±0.24,Mapk3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1、7.83±0.34 和 2.71±0.24,P38-MAPK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5、1.14±0.02和1.02±0.0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7、1.49±0.03和1.16±0.10,c-Jun氨基末端激酶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3、1.65±0.19和1.14±0.0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组和正常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心力衰竭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阿霉素心力衰竭转录组测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

    胡振飞黄一丹戴晓雯
    57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恢复)、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1 mg·kg-1的曲美他嗪后建模)、右美托咪定组(腹腔注射20μg·kg-1的右美托咪定后建模)、抑制药组(腹腔注射10 mg·kg-1的NLRP3抑制药MCC950后建模),每组12只.再灌注24 h后进行心功能指标检测,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因子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法检测心肌组织抗氧化指标水平,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抑制药组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1±0.05、1.06±0.07、0.52±0.05、0.65±0.07 和 0.39±0.04;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表达水平分别为 0.27±0.08、0.88±0.09、0.46±0.05、0.59±0.07和0.34±0.04;肌酸激脢同工酶(CK-MB)水平分别为(25.64±2.94)、(102.08±7.04)、(49.61±7.70)、(60.86±5.24)和(63.24±5.38)U·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04.78±10.73)、(231.54±15.56)、(158.20±16.54)、(165.10±14.77)和(141.17±14.08)pg·mL-1;Tunel 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34±0.16)%、(25.98±1.58)%、(8.74±0.93)%、(11.06±1.07)%和(9.19±0.8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抑制药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NLRP3/ASC/caspase-1炎性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预防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

    右美托咪定心肌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心功能Nod样受体蛋白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胱天蛋白酶-1通路

    舒芬太尼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路艳朴宗方李玲王立维...
    579-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大鼠模型中心肌细胞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只完成开胸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模型组(构建缺血灌注模型)、低剂量实验组(构建缺血灌注模型+0.5μg·kg-1舒芬太尼)、高剂量实验组(构建缺血灌注模型+1 μg·kg-1舒芬太尼).术后6 h处死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细胞和肾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和肾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用血清肾功能试剂盒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的心肌细胞的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50.41±6.03)、(136.61±21.73)、(102.36±12.84)和(74.21±16.32)pg·mg-1,心肌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分别为 0.31±0.02、1.26±0.18、0.83±0.12 和0.67±0.08,尿素氮(BUN)水平分别为(5.94±1.12)、(20.04±5.36)、(16.84±4.19)和(10.96±3.64)μmol·L-1,肾细胞 TNF-α 表达水平分别为(146.49±16.13)、(1 023.82±34.69)、(841.65±49.66)和(324.84±48.93)pg·mg-1,肾细胞 Caspase-3 表达水平分别为 0.48±0.06、1.15±0.17、0.96±0.06和0.74±0.07.高剂量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舒芬太尼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的炎症因子的生成及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善大鼠的肾功能,减轻大鼠肾细胞的炎症因子的生成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舒芬太尼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肾功能凋亡

    基于盲肠内容物代谢组学的炙红芪干预脾气虚大鼠的作用研究

    孙宇靖宋沁洁王彦钧边甜甜...
    584-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脾气虚大鼠的盲肠内容物为研究对象,筛选炙红芪干预脾气虚大鼠肠道功能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分析其代谢途径.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用三因素复合造模法建立脾气虚模型.实验组灌胃给予12.60 g·kg-1蜜炙红芪水提物;对照组灌胃给予0.63 g·kg-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剂量蒸馏水.检测动物体质量、肛温,计算免疫脏器指数.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代谢物,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输入"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筛选出潜在差异代谢物及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 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16.87±7.85)、(210.96±9.03)、(159.47±5.18)和(293.51±22.98)g,肛温分别为(36.14±0.48)、(35.40±0.64)、(34.50±0.78)和(36.61±0.34)℃,胸腺指数分别为(1.19±0.20)、(1.24±0.25)、(0.47±0.15)和(1.31±0.21)mg·g-1,脾指数分别为(1.95±0.33)、(2.18±0.28)、(1.61±0.27)和(2.29±0.24)mg·g-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01).筛选出14种炙红芪干预脾气虚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通过氨基酸代谢、核黄素代谢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代谢等途径发挥作用.结论 炙红芪可通过改善脾气虚大鼠盲肠内容物代谢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健脾补气的作用.

    炙红芪脾气虚证盲肠内容物代谢组学

    高脂饮食对阿莫西林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许玉芳宋浩静邱博胡义亭...
    589-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国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和高脂高热量饮食情况下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71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在空腹或高脂饮食条件下单剂量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375 g,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的浓度,用PhoenixWinNonlin 8.0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空腹和高脂饮食后阿莫西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5 105.00±1 444.00)、(4 593.00±1 327.00)ng·mL-1,餐后/空腹比值 89.40%,90%的置信区间(79.55%~100.19%);t1/2分别为(1.52±0.16)、(1.39±0.22)h;AUC0-t分别为(12 969.00±1 841.00)、(11 577.00±1 663.00)ng·mL-1·h,餐后/空腹比值89.20%,90%的置 信区间(83.92%~94.28%);AUC0-∞ 分 别 为(13 024.00±1 846.00)、(11 532.00±1 545.00)ng·mL-1·h,餐后/空腹比值88.60%,90%的置信区间(83.48%~93.50%);Tmax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63(0.75,3.00)和 2.50(0.75,6.00)h,餐后服药的Tmax延迟(P<0.01).结论 高脂饮食后服药较空腹条件下服药,阿莫西林Tmax明显延迟,Cmax、AUC0-t及AUC0-∞变化不明显,说明食物可延缓阿莫西林的吸收,但不影响其吸收程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高脂饮食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食物效应

    肾移植患者中伏立康唑对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张丹王超裴广辉张弋...
    594-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口服伏立康唑(VRC)对他克莫司(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在服用VRC前均已口服TAC超过2 d并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服用VRC 200或400 mg·d-1后的第3、5和10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TAC的药物谷浓度(C0),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因型,并比较联合使用VRC后TAC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11例肾移植患者使用VRC后,TAC C0为3~8 μg·L-1,浓度剂量为原剂量的50.00%~87.50%.VRC对TAC的影响程度在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服用VRC 后的 TAC C0平均值明显高于 VRC 前[(12.14±3.89)vs(5.20±2.79)vg·L-1].11例肾移植患者根据细胞色素P450(CYP)2C19-CYP3A5基因多态性进行分组,在联合用药情况下,慢代谢组TAC在第3、5和10天的C0/剂量均显 著 高于快 代谢组[(582.10±252.30)vs(439.03±166.08),(873.71±449.22)vs(666.60±168.00),(852.10±505.73)vs(261.50±81.98)μg·L-1·mg-1·kg;均P<0.01].结论 肾移植患者口服VRC对TAC药代动力学有着显著的影响,两者联合应用TAC剂量需要减少原始剂量1/3的原则已经不适用,可能与VRC本身的药代动力学以及CYP2C19/CYP3A5基因多态性有关,建议在联合使用VRC和TAC时定期监测TAC药物浓度.

    他克莫司伏立康唑肾移植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

    度洛西汀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黄志伟王蕊余一旻李妍...
    598-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度洛西汀在中国受试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 基于36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多次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后密集采样的数据,使用NONMEM软件建立度洛西汀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前进法和后退法考察性别、年龄、体质量、白蛋白、血肌酸酐、谷丙转氨酶和剂量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模型验证包括拟合优度图、可视化检验和自举法.结果 度洛西汀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吸收特征由转移室模型描述,剂量为清除率的协变量.清除率、分布容积、平均转移时间和转移室个数的个体间变异分别为54.71%、56.86%、27.30%和87.71%.结论 转移室模型更合理地描述度洛西汀在中国受试者中的吸收特征.

    度洛西汀转移室模型群体药代动力学吸收

    用LC-MS/MS法测定血清中左乙拉西坦的浓度

    安迪阎彦王娜张伟威...
    603-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清中左乙拉西坦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以左乙拉西坦-D6为内标,血清样品经蛋白沉淀后检测.Kinetex XB-C18(50.0 mm×3.0 mm,2.6 μm)为分析柱,以0.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 μL.电喷雾离子源,以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监测,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171.1→154.2(左乙拉西坦)、m/z 177.1→160.1(左乙拉西坦-D6).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和定量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将该方法应用于82例次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结果 血清中左乙拉西坦浓度在1~1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573 7x+0.125 0(r=0.999 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0%,回收率在93.67%~97.61%之间.82例次患者血药浓度范围为1.14~22.07 μg·mL-1.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

    左乙拉西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治疗药物监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变化及分析

    程然李璐李晓光路明...
    607-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原体分布特点,为CAP诊疗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热门诊的CAP患者,按照时间节点(2020-01-24北京进入新型冠状病毒一级防控)分为疫情前组和疫情后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样本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病原体的检出情况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415例CAP患者,分为疫情前组(312例)和疫情后组(1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甲型流感病毒是疫情前CAP组患者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而乙型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是疫情后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在疫情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疫情后,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疫情前后,流感病毒均为CAP患者主要致病菌,对今后经验性的治疗,保护易感人群和防控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