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徐坤张晓敏张燕燕党静...
    635-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达格列净片(10mg,qd)联合二甲双胍(500 mg,tid)口服治疗,对照组接受西格列汀片(100 mg,qd)联合二甲双胍(500mg,tid)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肝脾密度比、肝硬度值(LSM)、糖脂代谢水平及肝功能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42例,试验组58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8%(49例/58例)和66.67%(28例/4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BMI分别为(24.28±2.52)和(25.73±2.06)kg·m-2,WHR 分别为 0.71±0.13 和 0.80±0.16,内脏脂肪面积分别为(120.57±25.65)和(131.71±21.84)cm2,肝脾密度比分别为0.88±0.20和 0.79±0.18,餐后 2 h 血糖分别为(8.77±1.65)和(11.08±2.19)mmol·L-1,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09±1.32)%和(7.68±1.26)%,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泌尿生殖道症状,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低血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03%(18例/58例)和11.90%(5例/4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脂代谢和肝功能.

    达格列净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老年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糖脂代谢肝功能

    信迪利单抗联合TN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刘丹张海涛林欢王春...
    640-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奈达铂(TN化疗方案)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第1天静脉注射80 mg·m-2奈达铂+260 mg·m-2紫杉醇)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200 mg).2组均21 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抗肿瘤疗效、肿瘤标志物、肺功能、免疫细胞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2组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7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8和96例患者纳入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3.88%(43例/98例)和29.17%(28例/96例),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7.55%(76例/98例)和60.42%(58例/96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糖类抗原125(CA125)分别为(39.03±5.97)和(42.15±6.35)U·mL-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分别为(4.58±0.63)和(5.29±0.84)ng·mL-1,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2.96±0.52)和(2.71±0.49)L,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 分别为(68.47±11.39)%和(64.92±10.43)%,Th1/Th2 分别为 5.01±0.63 和 5.36±0.74,Th17/Treg 分别为 1.04±0.15 和 1.20±0.19,CD4+/CD8+分别为 1.36±0.19 和 1.23±0.17,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1%(25例/98例)和22.92%(22例/96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总存活曲线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TN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可增强抗肿瘤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信迪利单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奈达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ABCC2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血清浓度和化疗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闫安赵丹琪王淑梅
    645-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2(ABCC2)rs717620 G>A基因多态性对甲氨蝶呤(MTX)血清浓度和化疗毒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ALL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ABCC2 rs717620 G>A基因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MTX血清浓度,记录MTX化疗后的ALL复发和毒性发生情况,分析ABCC2 rs717620 G>A基因多态性与剂量校正的MTX浓度(C/D比值)、复发和化疗毒性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儿127例,rs717620 GG、GA和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2.68%、16.54%、0.78%;G和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0.94%和9.06%.GG基因型患儿的24 h中位C/D比值(11.94μmol·L-1 per g·m-2)低于 GA 和 AA 基因型患儿(12.64 μmol·L-1 per g·m-2),中位 42 h C/D 比值(0.08 μmol·L-1 per g·m-2)高于 GA 和 AA基因型患儿(0.07 μmol·L-1 perg·m-2),复发率(11.42%)低于GA和AA基因型患儿(18.18%),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G基因型患儿的血液毒性发生率(40.95%)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21.90%)显著高于GA和AA基因型患儿(分别为13.64%和0.00%,P<0.05),其余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BCC2 rs717620 GG基因型可能是ALL患儿发生血液毒性和电解质紊乱的危险因素.

    甲氨蝶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2基因多态性

    氟哌利多联合昂丹司琼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程贞永顾尔伟谢红王小燕...
    649-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哌利多联合昂丹司琼在预防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CIA)所致的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PCIA的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150 μg、地佐辛20 mg、昂丹司琼8 mg制备PCIA,试验组采用舒芬太尼150μg、地佐辛20 mg、氟哌利多5 mg、昂丹司琼8 mg制备PCIA.比较2组PONV发生率、PONV严重程度分级和术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PCIA按压次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12、24、36 和 48 h 的 PONV 发生率分别为 1.64%、4.84%、6.56%、3.28%、0 和14.75%、18.03%、19.67%、16.39%、9.84%;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 24 h 的 HR分别为(91.42±8.75)和(98.13±9.62)beat·min-1,MAP 分别为(91.98±4.56)和(99.05±4.17)mmHg,SPO2分别为(98.13±1.65)%和(98.95±1.82)%,VAS 分别为(2.68±0.49)和(2.97±0.63)分,Ramsay 评分分别为(2.27±0.65)和(2.05±0.32)分,PCIA 按压次数分别为(2.14±0.37)和(4.36±0.78)次,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2%和8.2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利多联合昂丹司琼可降低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PCIA致PONV发生风险,确保镇痛效果,安全性好.

    氟哌利多昂丹司琼舒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

    布瑞哌唑片治疗成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周书喆李良杨栋翟金国...
    65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布瑞哌唑对成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成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布瑞哌唑每日2~4 mg,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每日10~20 mg,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CGI-S)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和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184例、对照组186例.治疗6周末,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50%(140 例/184例)和82.40%(150例/186例),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评分分别为(2.00±1.20)和(1.90±1.01)分,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ANSS总分较基线变化分别为(-30.70±16.96)和(-32.20±17.00)分,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GI-S评分变化分别为(-2.00±1.27)和(-1.90±1.22)分,PSP 评分变化分别为(18.80±14.77)和(19.20±14.55)分,PANSS阳性症状评分变化分别为(-10.30±5.93)和(-10.80±5.81)分,PANSS阴性症状评分变化分别为(-6.80±5.98)和(-7.30±5.15)分,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0%vs.64.50%,P>0.05).结论 布瑞哌唑相比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劣效性成立,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布瑞哌唑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

    阿奇霉素预防婴儿死亡的临床研究

    SIé AOUATTARA MBOUNTOGO M孟海峰...
    658页

    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研究

    任翠华卢正文盛浩徐章...
    659-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队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晚10 mg,口服咀嚼;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每次8.8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68和66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9%(65例/68例)和83.33%(55例/66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gE分别为(70.55±8.50)和(92.57±9.65)U·mL-1,IL-4 分别为(6.87±1.35)和(8.49±1.23)pg·mL-1,INF-γ分别为(23.24±6.87)和(19.83±6.75)pg·m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乏力,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嗜睡、乏力.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2%和4.55%,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能有效调控细胞血清IgE、IL-4和INF-γ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枸地氯雷他定片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

    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王明杰徐风金张艳薛燕...
    663-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托法替布片联合羟氯喹片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1.0 g,每天3次,口服+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口服+羟氯喹片每次0.2 g,每天2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每次5 mg,每天2次.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度、关节疼痛程度、类风湿因子(R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80例,脱落4例,最终有76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入组80例,脱落8例,最终有72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05%(40例/76例)和16.22%(12例/7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活动评分28关节指数评分分别为(2.69±0.73)和(3.32±0.84)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2.72±0.71)和(3.31±0.68)分,RF分别为(184.61±32.14)和(201.32±30.73)U·m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轻度肝损伤、血压升高,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轻度肝损伤.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74%和29.17%,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法替布片联合羟氯喹片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情活动度,缓解关节疼痛,且不增加药物反应的发生率.

    托法替布片羟氯喹片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

    吲哚美辛联合胰腺支架置入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ELMUNZER B J戴荣源
    667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

    柯昌虎吴亚晴黄慧敏严慧...
    668-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红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中检索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丹红注射液中63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37个靶点和132条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产生作用,紫丹参素C、木犀草素、黄芩素、香紫苏醇、山柰酚、槲皮万寿菊素等成分可以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外消旋-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1β、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等关键靶点介导C型凝集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内分泌抵抗、催乳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为其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丹红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