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格列净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外膜脂肪衰减值的影响

    刘美冯雪茹刘梅林
    1243-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外膜脂肪衰减值(EFa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维持原降糖治疗、未使用达格列净,试验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新加用达格列净10 mg·d-1,口服;中位随访13个月.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EFat的变化.结果 入选235例患者,完成随访205例.试验组111例,对照组94例.试验组患者BMI、FBG、HbA1c均较服药前显著下降,HDL-C较服药前显著升高.治疗后试验组患者EFat较基线明显降低[(-96.48±14.71)HU vs(-88.59±10.60)HU,P<0.05].相关分析表明,试验组患者EFat变化与HDL-C的变化呈负相关(r=-0.188,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达格列净可降低BMI、FBG、HbA1c,并能降低EFat值.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冠心病2型糖尿病心外膜脂肪

    卡格列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邹俊杰郭嘉惠殷汉王漾漾...
    1248-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卡格列净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DN)中的效果.方法 将DN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均接受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1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格列净片100 mg(qd).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肾功能、血糖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纳入71例和7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β2-MG)分别为(0.21±0.03)和(0.28±0.04)mg·L-1;血尿素氮(BUN)分别为(4.23±0.42)和(5.58±0.65)mmol·L-1;血肌酸酐(SCr)分别为(89.32±8.29)和(101.25±10.18)μmol·L-1;24 h 微量白蛋白(mAlb)分别为(49.38±5.06)和(58.21±6.43)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6.10±0.11)%和(6.45±0.16)%;餐后 2 h 血糖分别为(6.05±0.78)和(7.68±1.82)mmol·L-1;空腹血糖(FBG)分别为(5.02±0.32)和(5.67±0.65)mmol·L-1;VEGF 分 别 为(350.18±20.04)和(389.04±24.16)pg·mL-1;TGF-β 分别为(148.32±16.57)和(168.24±20.02)pg·mL-1;HCY 分 别 为(13.12±2.38)和(19.35±3.21)μmol·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61例/73例)和67.61%(48例/71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85%和4.23%,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格列净联合依那普利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血糖代谢,下调血清VEGF、TGF-β、HCY水平,且安全性可靠.

    卡格列净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的相关性

    何旻巢琳华亦汇
    1252-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P450(CYP450)相关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TAM)精准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TAM治疗,将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纳入敏感组,稳定及进展的患者纳入耐药组.通过门诊及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记录中位生存时间.比较敏感组、耐药组CYP2D6*10基因型分布、一般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CYP2D6*10基因型分布与TAM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截至随访日期,CYP2D6*10基因型C/C+C/T患者(58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95%CI:14.48~21.52),CYP2D6*10基因型TT患者(34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95%CI:10.69~15.31).CYP2D6*10基因型C/C+C/T患者生存率高于CYP2D6*10基因型TT患者,Log-rank检验显示,Kaplan-Meier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1,P<0.05).与敏感组比较,耐药组中CYP2D6*10野生型C/C基因型构成比降低,突变纯合子型T/T基因型构成比升高(均P<0.05);2组CYP2D6*10突变杂合子型C/T基因型构成比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敏感组比较,耐药组原发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数量≥4个、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及CYP2D6*10基因型分布T/T基因型构成比升高(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量、雌激素受体情况、孕激素受体情况及CYP2D6*10基因型分布均是TAM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 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TAM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中位生存期具有密切关联.

    他莫昔芬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多态性

    脑苷肌肽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臧婷臻郝单单康德强吴玉芙...
    1257-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和多巴丝肼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PD-MC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老年PD-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均给予多巴丝肼片抗帕金森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次1.2 g,静脉滴注,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每次10 mL,静脉滴注,q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α-突触核蛋白(α-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pro-BDNF)、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以及认知功能、生存质量,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48例,脱落3例,最终有45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入组48例,脱落6例,最终有42例纳入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42例/45例)和76.19%(32例/42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 RANTES 分别为(25.57±4.62)和(30.29±4.92)pg·mL-1,α-syn 分别为(3.08±0.76)和(3.74±1.09)μg·L-1,pro-BDNF 分别为(144.65±17.54)和(182.26±15.75)ng·mL-1,CAT 分别为(168.54±10.64)和(160.48±9.74)kU·L-1,T-SOD 分 别 为(123.75±20.54)和(110.18±22.66)kU·L-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为(25.08±2.75)和(23.14±2.64)分,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分别为(45.84±8.42)和(50.34±7.62)分,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头晕、发冷和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和心律失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和4.76%,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和多巴丝肼片治疗老年PD-MC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增强神经保护、抗氧化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脑苷肌肽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多巴丝肼片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

    TAS-102联合奥沙利铂对肝细胞癌SNU-4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凋亡的影响

    刘杨陶璐李玉梅陈宇佛...
    1262-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TAS-102)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肝细胞癌SNU-4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SNU-449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TAS-102组(2 µg·mL-1 TAS-102)、奥沙利铂组(1.2 µg·mL-1 L-OHP)以及联合组(2 μg·mL-1 TAS-102+1.2 μg·mL-1 L-OHP).以细胞计数盒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以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率;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el-2相关X蛋白(Bax)、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TAS-102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00.00±2.98)%、(80.26±5.55)%、(78.49±5.76)%和(47.82±4.26)%,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 436.83±27.50、228.17±15.87、171.67±19.49 和113.83±11.34,细胞侵袭数量分别为 332.67±19.95、205.33±13.65、219.67±14.49 和 116.83±11.30,凋亡率 分别为(2.32±0.07)%、(6.74±0.24)%、(6.37±0.18)%和(10.67±0.41)%,Bax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28±0.01、0.53±0.03、0.75±0.03 和 1.11±0.03,Bcl-2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5±0.03、0.32±0.02、0.23±0.02 和 0.13±0.01,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15±0.01、0.24±0.02、0.35±0.02 和 0.64±0.02,Viment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5±0.03、0.27±0.01、0.34±0.02 和0.18±0.01.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以上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S-102和奥沙利铂协同增强抑制SNU-4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ax和E-cadherin蛋白以及抑制Bel-2和Vimentin蛋白表达有关.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奥沙利铂肝细胞癌增殖迁移侵袭凋亡

    突触核蛋白γ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的研究

    任作东庄赵为赵娟袁武梅...
    1267-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干扰突触核蛋白γ(SNCG)的人口腔鳞癌细胞株,研究SNCG在口腔鳞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LV-shNC和LV-shSNCG,分别感染口腔癌CAL27细胞,然后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干扰SNCG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NC组和实验组.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NC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与NC组比较,实验组SNCG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了 80%(P<0.01);与NC组相比,实验组中SNCG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NC组和实验组中的迁移面积百分比在36 h分别为0.54±0.06 和 0.40±0.02,在 48 h 分别为 0.83±0.01 和 0.47±0.05,与 NC 组相比,实验组迁移面积降低,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与 NC 组迁移、侵袭细胞数[(98.00±13.49)和(88.00±5.72)个]相比,实验组的迁移、侵袭细胞数[(48.00±2.16)和(49.00±2.94)个]显著减少,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 干扰SNCG表达可显著降低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人突触核蛋白γ口腔鳞癌慢病毒载体迁移侵袭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

    XU JJIANG HPAN Y吴焕贤...
    1271页

    基于3D肝细胞球模型评价何首乌醇提物毒性研究

    苏华龙姚香草陈佳敏岑柏宏...
    1272-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何首乌醇提物对3D肝细胞球的毒性.方法 设置不同的条件以及细胞比例,测量细胞球直径、致密度、圆度,探索最佳培养条件.3D肝细胞球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给予0.25、1.00和2.50 mg·mL-1何首乌醇提物,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培养基.用CellTiter-Glo试剂检测细胞球活性,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RCR)检测肝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用活死细胞双荧光染色试剂检测细胞球的毒性作用.结果 细胞球理想接种条件为每微孔500个细胞,细胞比例为HepG2-Huvec-LX-2=8∶1∶1,圆度为0.91±0.07,坚实度为0.91±0.02,长径比为1.12±0.14,直径为(170.97±14.79)μm;第3、7、10和14天细胞球白蛋白(ALB)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2、0.96±0.02、0.54±0.07 和0.52±0.07,细胞色素 P4501A2(CYP1A2)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0、2.15±0.16、2.45±0.33和1.30±0.03.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多药耐药蛋白2(MRP2)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31、1.38±0.24、1.48±0.06 和 1.90±0.08,细胞球存活率分别为(98.19±0.49)%、(88.53±0.90)%、(71.60±2.91)%和(56.65±5.41)%.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建立的肝细胞球共培养模型中Ⅰ/Ⅱ相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及肝细胞特异标志性分子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用于中药何首乌的毒性评价,为何首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何首乌肝毒性模型共培养3D细胞球

    小豆蔻明通过调节Notch/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蒽环类药物所致大鼠的心脏毒性

    于晓磊李文鑫陈盼盼梁云飞...
    1277-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豆蔻明(CAR)通过调节Notch/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阿霉素(DOX)建立大鼠心脏毒性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DOX组、CAR低剂量组、CAR高剂量组、Jagged1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DOX组给予等量0.9%NaCl,CAR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大鼠40、80 mg·kg-1 CAR 灌胃,Jagged1 组灌胃 80 mg·kg-1 CAR+和 25 ng·kg-1 Jagged1,每天1次,连续4周.用试剂盒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焦亡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检测心肌组织Notch1、磷酸化NF-κB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DOX组、CAR低剂量组、CAR高剂量组和Jagged1组的CK-MB水平分别为(48.51±5.39)、(175.93±13.27)、(106.83±9.73)、(83.71±8.39)和(126.08±9.74)U·L-1,cTn Ⅰ 水平分别为(1.95±0.18)、(12.46±1.83)、(7.15±0.64)、(4.13±0.38)和(8.01±0.78)ng·mL-1,NLRP3 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9±0.07、0.36±0.05、0.25±0.05、0.21±0.03 和0.31±0.06,GSDM-D 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 0.18±0.04、0.43±0.06、0.24±0.03、0.19±0.04和0.32±0.05.DOX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R低、高剂量组上述指标与DOX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AR低、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agged1组上述指标与CAR高剂量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AR能改善DOX心脏毒性大鼠心肌损伤,降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焦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NF-κB通路有关.

    小豆蔻明心脏毒性蒽环类药物细胞焦亡Notch/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大黄糖络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安冬梁永林高艳奎闫丰喆...
    1282-1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黄糖络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ZDF(fa/fa)大鼠给予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0.18 g·kg-1二甲双胍)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0.54、1.08和2.16 g·kg-1大黄糖络丸),每组8只.选取8只ZDF(fa/+)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纯净水,每日1次,持续12周.给药结束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及肝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检测肝组织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71±0.45)、(29.90±2.97)、(15.28±4.52)和(13.84±1.55)mmol·L-1,肝指数分别为 2.31±0.46、4.03±0.18、3.37±0.23 和 3.38±0.24,p-IRS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36、4.00±0.11、1.62±0.27 和 1.90±0.17,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25、0.21±0.04、0.73±0.15和0.54±0.04,GLUT4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1、0.40±0.08、0.86±0.04和0.70±0.06.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大黄糖络丸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和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RS1/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大黄糖络丸2型糖尿病肝损伤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