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陈贤义

月刊

2096-4528

zglcyszz@pmph.com

010-5978720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创刊于1972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规范继续教育为特色(与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共同主办继续教育栏目,答题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分),为没有进修机会的医务工作者搭筑一个适宜自学提高的学习平台。内容突出新颖、实用,使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

    于利平邢小燕
    631-635页

    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靶向治疗进展

    周浩孙美丽
    635-637页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靶向治疗

    Th17/Treg平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李开楊赵琦黄敬郭震凡...
    638-641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

    早期膀胱癌的手术治疗进展研究

    姜庆徐苓傈杨洋
    642-644页

    早期膀胱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能力的调查研究

    潘君杨路莹胡宁牧雾云...
    645-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参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基层健康管理试点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病诊疗能力现状。方法 2024年1-3月对参加项目的7个地区的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慢阻肺病诊断、治疗、稳定期管理、非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等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参加调查的人员5646名,有效问卷4895份,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82。2%,呼吸科医生仅有0。2%,在疾病治疗、诊断、管理能力问题调查中"能力较好"的占比普遍不高,最好的为稳定期管理、非药物管理方面,分别占73。8%、69。8%,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方面能力较差的达到58。5%,自认为能够诊断慢阻肺病的仅占58。1%。结论 基层呼吸科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占比极低,严重影响慢性基层呼吸系统(包括慢阻肺病)健康管理水平;针对慢阻肺病诊疗、管理等知识能力不够,参加过培训的虽较未参加的人员能力略好但不明显,需要持续不断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慢阻肺病防治相关培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能力健康管理基层医务人员

    尼可地尔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马健宁亭亭
    650-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究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6例AMI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抗凝调脂治疗,联合组接受抗凝调脂及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TLR4/NF-κB信号通路,治疗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心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内皮素-1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TLR4、NF-κB mRNA,TLR4蛋白、NF-κB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联合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联合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左心室重塑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比较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在AMI患者急诊PCI中应用,可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安全性良好。

    尼可地尔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正五聚体蛋白-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

    孙晶杨蕊华刘丽华孙晔...
    65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正五聚体蛋白-3(PTX-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各33例、44例、35例)纳入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20例为对照组。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感染病毒分布情况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cadherin、PTX-3、h-FAB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出病毒115株,主要为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EB病毒。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儿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更高(P<0。05)。重度、中度、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cadherin、PTX-3、h-FABP联合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AUC及敏感度、特异度最高,诊断效果最好。病例组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VE-cadherin、PTX-3、h-FABP与cTnI呈正相关(P<0。05)。结论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心肌损害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较高。

    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心肌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正五聚体蛋白-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刘晓媛马蓓蓓
    658-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患者眩晕发生的效能。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建模组,均行介入取栓术治疗,并在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眩晕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另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验证组,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300例患者随访期间96例出现眩晕症状,眩晕发生率为32。00%;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高血压、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部位为后循环、吸烟、合并高血压、CRP水平高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列线图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模型构建,结果显示模型C-index为0。804(95%CI 0。756~0。852),提示模型辨别度良好;绘制校准曲线发现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良好;绘制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0~0。90范围内的净受益率大于0,始终有临床意义;在验证组中绘制ROC曲线检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671~0。791,P<0。001),敏感度为67。31%,特异度为68。37%,有一定预测效果,但效果一般。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仍有眩晕发生风险,可能与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CRP水平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患者眩晕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临床预测效果一般。

    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眩晕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基于认知互动的家属支持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华雪马蓓蓓
    664-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互动的家属支持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在组间基线可比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延续性医学服务,而观察组接受基于认知互动的家属支持策略。出院前、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时,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BADS)、修订后的韦氏记忆测试(WMS-RC)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对受试者的自我效能、执行功能、记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GSES、BADS、WMS-RC、GQOL-74各项评分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并且各观察时点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组间<0。05);干预方案与观察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0。05)。结论 基于认知互动的家属支持策略能够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执行功能、记忆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一策略在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自我效能生存质量家属支持策略认知互动

    营养风险筛查2002与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局部晚期肺癌鳞状细胞癌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宋溢祁玮刘亚利
    670-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与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老年局部晚期肺癌鳞状细胞癌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老年局部晚期肺癌鳞状细胞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RS 2002和PNI评估患者放疗前营养状况。以NRS 2002评分<3分表示无营养风险,以NRS 2002评分≥3分表示有营养风险;以PNI值48为截点分为高PNI患者32例,低PNI患者49例。随访至2023年9月30日,记录患者总生存期(OS)。比较无营养风险和营养风险与病理特征关系;高PNI组和低PNI组与病理特征关系;无营养风险和营养风险与预后关系;高PNI组和低PNI组与预后关系。结果 NRS 2002评分≥3分患者34例,NRS 2002评分<3分患者47例。NRS 2002评分≥3分与NRS 2002评分<3分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 2002评分≥3分与NRS 2002评分<3分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NI组和低PNI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PNI组和低PNI组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 2002评分≥3分OS时间短于NRS 2002评分<3分OS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NI组OS时间短于高PNI组OS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局部晚期肺癌鳞状细胞癌放疗前营养状态会影响患者预后,且NRS 2002评分≥3分和低PNI值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营养风险筛查2002预后营养指数局部晚期肺癌鳞状细胞癌放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