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玉琦

双月刊

1008-6358

zglcyx@126.com

021-64037955

200032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中国临床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安市社区老年居民失能状况评估分析

    常文星袁超胡婵褚美琴...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西安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失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西安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为调查对象,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12条简表评估纳入人群的失能情况和程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不同维度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1014人,其中失能人数为233人,失能率为22.98%.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非在婚、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收入<支出、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人群失能率和WHODAS 2.0得分均较高(P值均<0.05).社区老年居民的认知水平失能WHODAS 2.0得分(31.49±41.59)分显著高于身体活动水平(20.86±51.25)分,(t=5.127,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老年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失能的危险因素为≥70岁(OR=1.54~8.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87~4.50)、收入<支出(OR=1.58~2.66)和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OR=3.03~4.99).认知水平失能的危险因素为≥80岁(OR=3.70~6.7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98~5.57)、收入<支出(OR=1.85~3.68)、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OR=2.77~3.92).结论 社区老年居民的失能率随年龄增加和健康状况变差而上升,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低也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居民认知水平失能要显著高于身体活动水平失能,因此,改善老年居民的认知水平将是今后防治老年失能的关键任务之一.

    社区老年人群失能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

    带蒂内乳动脉穿支皮瓣在内下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

    屈洪波朱芳何建怀王先明...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内乳动脉穿支(internal mammary artery perforator,IMAP)皮瓣修复内下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肿瘤均位于内下象限,所有患者均采用带蒂IMAP皮瓣修复保乳术后乳房局部缺损,记录每次穿支血管解剖情况,观察手术相关指标(皮瓣制作时间、切除病灶组织量、手术时间及切缘二次扩切率)及术后并发症,评价术后美容效果.结果 12例患者的整形保乳术均成功完成,术中发现内乳动脉穿支血管相对恒定,皮瓣制作耗时为(12±2)min.术中切除病灶组织量为(98.0±16.5)g,手术时间为(105±15)min,切缘二次扩切率为16.7%.术后有1例出现皮瓣尖端坏死及1例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均痊愈,余10例均一期愈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术后美容效果评价优良率为91.7%,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仅1例出现骨转移.结论 采用带蒂IMAP皮瓣修复内下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缺损,手术可操作性强,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乳腺肿瘤内乳动脉穿支皮瓣整形保乳术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检查点糖基化对免疫治疗策略的影响

    周仕钊常文举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基化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较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存在高度异常的蛋白糖基化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检查点常发生糖基化,且其糖基化形式具有稳定蛋白和调控蛋白功能的作用.诸如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等免疫检查点分子均存在多个N-糖基化位点,糖基化修饰防止其被蛋白酶体降解,下调抗肿瘤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本文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检查点分子,综述糖基化修饰对该类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以期通过糖基化干预这一新策略,提高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疗效.

    肿瘤微环境糖基化修饰免疫检查点免疫治疗

    抗革兰阴性菌的新药临床研究进展

    姚雨濛陈璋璋单玉璋潘珏...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药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的治疗难度大,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GNB主要病原体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头孢菌素酶和耐碳青霉烯类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者最难治疗.近年来,国际上研发了多种具有抗GNB活性的抗生素.本文对10种新型抗生素进行综述,包括替莫西林、头孢地尔、头孢洛扎/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头孢吡肟/enmetazobactam、美罗培南/韦博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雷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依拉环素和普拉佐米星,介绍其作用机制、抗菌谱和潜在不良反应,并结合最新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HAP/VAP)、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IAI)和复杂性泌尿道感染(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UTI)的临床研究,总结其适应证及临床潜在应用范围.

    革兰阴性菌抗生素耐药性碳青霉烯

    抗体药物Fc段结构域改造研究进展

    刘爽孙钰芳邱熙然安毛毛...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体是生物体内应对外来物质入侵时产生的主要保护物质,是保护生物体的重要分子.对抗体的Fc段进行改造可有效延长抗体的半衰期,大大减少给药剂量;Fc段介导的抗体效应子的功能也可以根据疾病特殊性进行上调或下调,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仅有Fc片段的抗体,也可具备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缩小抗体分子的大小,可大大减少抗体分子量大的限制,为抗体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除抗肿瘤作用外,抗体分子在抗感染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抗感染中和抗体Fc区进行工程改造,可有效促进保护性的细胞免疫效应,增强抗病毒活性并延长半衰期.本文总结了抗体Fc结构域的功能特性及优化策略,并介绍Fc结构域优化改造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及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发展.

    抗体Fc结构域效应子分子改造临床应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冠状动脉阻塞的风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印敏燕陆云涛魏来王小林...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标准术式,目前适应证正逐步扩展应用于年轻及存在中低外科手术风险的患者.冠状动脉阻塞(coronary artery obstruction,CAO)是TAVR相关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很高.本文主要对TAVR相关CAO的危险因素识别、术前规避措施及术中处理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降低其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进而改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阻塞危险因素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荣获202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