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玉琦

双月刊

1008-6358

zglcyx@126.com

021-64037955

200032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中国临床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对2型糖尿病人群蛋白尿发生风险的中介效应

    薄其凤陈羽嫣郭宝林桑至剑...
    463-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对2型糖尿病人群蛋白尿发生风险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于上海市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73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腹部超声等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TyG指数以及有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分层,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NAFLD对2型糖尿病人群蛋白尿的影响,用回归系数依次检验法分析TyG是否介导NAFLD相关蛋白尿.结果 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的年龄、BMI、尿肌酐、HbA1c、TyG指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HbA1c<7%且BMI<24 kg/m2患者为参照,HbA1c≥7%且BMI≥24 kg/m2患者蛋白尿患病风险最高(P=0.022),HbAlc≥7%且BMI<24 kg/m2患者次之(P=0.039).以TyG指数7.65~8.69患者为参照,9.45~11.90患者蛋白尿风险增加至3.321倍(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TyG可能介导NAFLD相关蛋白尿发生(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70%.结论TyG指数可能是2型糖尿病人群蛋白尿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HbAlc控制不良且BMI超标者的蛋白尿发生率高;TyG部分介导2型糖尿病人群蛋白尿发生.

    2型糖尿病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_""-""—""~"的隐含区别

    469页

    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王玉豪盛文旭倪筝顾文怡...
    470-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22年10月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3例N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3例NA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受累部位:输尿管(n=7)、膀胱(n=5)、膀胱及输尿管(n=1)、肾盂(n=2).NA患者有输尿管狭窄(6/7)、膀胱壁粗糙(3/5)及肾盂息肉(2/2)表现.NA镜下表现为管状(13/13)及乳头状(4/13)结构,被覆立方/柱状上皮(13/13)或混合鞋钉样嗜酸上皮(12/13);间质疏松,内含不等量血管及炎细胞(13/13).IHC示CK7、PAX-8、CK19、CK8特异表达.结论 NA为泌尿系统罕见肿瘤,组织学特征独特,有过度诊疗和漏诊风险,也有复发和恶变潜能.NA确诊需病理诊断,IHC检测有助于病理诊断.

    肾源性腺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周楚君李华茵
    47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与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肺功能损害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气管扩张症专病门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且有肺功能资料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功能指标、影像学表现、治疗信息等.将患者按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分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肺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60例患者,不同FEV1%pred和DLCO%pred组间患者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CT图像上累及的肺叶数、Reiff评分、临床症状、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比例、24h痰量、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 评分;OR=1.170,95%CI 1.059~1.293,P<0.01)升高、Reiff 评分升高(OR=1.541,95%CI 1.236~1.920,P<0.01)、铜绿假单胞菌阳性(OR=8.166,95%CI 1.727~38.623,P<0.01)和病程≥ 10 年(OR=4.933,95%CI 1.371~17.753,P<0.05)为 FEV1%pred<50%的独立危险因素;CAT 评分升高(O R=1.083,95%CI 1.003~1.169,P<0.05)和 CT 图像上累及的肺叶数≥3 叶(OR=3.914,95%CI 1.316~11.646,P<0.05)为 DLCO%pred<8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越长、Reiff评分越高,影像学上累及的肺叶数目越多,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受损越严重.

    支气管扩张症肺功能临床特征Reiff评分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慢性胆囊炎的鉴别价值

    汤杰赵文生黄文海黄安中...
    484-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对急慢性胆囊炎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患者297例,分为急性胆囊炎组(n=192)和慢性胆囊炎组(n=105),将急性胆囊炎组分为重度亚组(n=114)和轻度亚组(n=78).采用ROC曲线评估SⅡ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慢性胆囊炎的鉴别价值.结果 与慢性胆囊炎组相比,急性胆囊炎组男性多,年龄大,高血压合并者比例高,引流量多,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均延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增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酐水平升高,SⅡ和NLR升高(P<0.05).与重度亚组相比,轻度亚组引流量减少,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均缩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减少,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淋巴细胞数增加,SⅡ和NLR降低(P<0.05).SⅡ和NLR鉴别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截断值为797.96和3.65,AUC为0.847和0.869,灵敏度为73.2%和74.2%,特异度为86.7%和89.5%;SⅡ和NLR鉴别急性重度胆囊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 056.59和4.65,AUC为0.768和0.779,灵敏度为77.0%和82.3%,特异度为67.5%和62.3%6 SⅡ与NLR鉴别急性胆囊炎和急性重度胆囊炎的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Ⅱ是一种良好的鉴别急慢性胆囊炎的血液学指标,与NLR鉴别能力相似.

    急性胆囊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

    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与预防的研究进展

    张晏铭于高修王聪陈峰...
    49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与超重、嗜烟、嗜酒等.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美国胆固醇成人治疗组教育计划第3次指南(NCEPATP-Ⅲ)将早发冠心病(PCHD)定义为冠心病发病年龄在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PCHD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除控制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外,通过探讨PCHD新的发病机制及预测因素以做好其一级预防也很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旨在探讨PCHD的最新发病机制和相关预测因素,为其临床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一级预防微血管功能预测因素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常用复发风险预测工具研究现状

    张莉华盛美红
    499-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是其最常见的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异质性导致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各异,因此需要高灵敏度的风险预测工具帮助临床医生评估不同患者的预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HR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工具是基于多基因检测和临床病理因素开发的预后模型,例如Oncotype DX检测、4项免疫组化评分等.此外,基于影像特征建立的预后评估模型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依据风险评估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和预后,指导患者的个体化临床诊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总生存期.

    乳腺癌HR阳性复发风险预后预测模型

    射波刀治疗肝细胞癌的影像引导定位追踪研究进展

    吴拾瑶曾昭冲朱文超胡永...
    508-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波刀具有放疗靶区重复性好、治疗精度高、创伤小等特点,对运动肿瘤可实现实时追踪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放射治疗过程中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大的肝内肿瘤,射波刀可精确定位、设计计划和治疗.本文基于肝细胞癌,对射波刀的结构与迭代、影像追踪模式及其优缺点、常用金属标志物的追踪模式和模式优化方法,以及植入金属标志物后的定位问题进行综述.

    射波刀肝细胞癌影像引导放射治疗金属标志物运动追踪

    抗微管相关蛋白1B抗体阳性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告

    张玲贾佳史妍慧赵轶...
    514-516页

    微管相关蛋白1B神经系统副肿瘤抗浦肯野细胞抗体2型

    中西医结合宫颈癌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宫颈癌专委会李晶史庭燕
    517-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本共识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的指南、诊治经验和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诊疗实践,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放疗和化疗不良反应以及辅助治疗方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宫颈癌提供参考,提高中国宫颈癌防治水平,请各地医院专家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应用.

    宫颈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