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玉琦

双月刊

1008-6358

zglcyx@126.com

021-64037955

200032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中国临床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学》杂志(CN 31-1794/R,ISSN 1008-6358;邮发代号4-636)1994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由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樊嘉教授担任主编,目前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栏目形式多样,包括专家述评、论著、研究快报、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理(例)讨论、综述、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病例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单细胞检测的临床转化新模式——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

    王向东Charles A.Powell马勤樊嘉...
    691-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单细胞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单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已成为了解疾病的新兴学科.然而,解决临床医生提出的关于如何将单细胞检测应用于临床实践、将单细胞系统生物学的信号转化为明确的临床表型、并预测患者对治疗反应的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个称为"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clin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t single-cell,caiSC)的新系统,具有临床单细胞信息学的动态生成、人工智能分析、分子多模态参考模块储存、临床信息输入输出,以及基于人工智能计算程序化的能力.该系统在单细胞水平上为临床诊断、监测和疾病预测提供可靠且快捷的信息.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是将单细胞检测转化为临床应用、助力临床医生决策、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里程碑.鉴于与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相关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假说"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加大对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的关注和研究,相信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将为临床分子医学的未来带来曙光.

    人工智能基因测序医疗多组学单细胞生物学临床人工智能单细胞

    血清碳酸酐酶Ⅲ作为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任姣錡王锦秀王剑涛张颜莉...
    696-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碳酸酐酶Ⅲ(carbonic anhydraseⅢ,CAⅢ)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初诊为轻中度AD的 106 例老年患者作为AD组,同期 89 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清生化指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水平,患者健康调查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及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估心理状况,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CAⅢ水平.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CAⅢ水平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CAⅢ水平对老年轻中度A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AD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HQ-9、GAD-7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D组血清CA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AD患者中,病程>3 年、伴有抑郁或焦虑、中度AD、血肌酐≤111 μmol/L的患者血清CAⅢ水平显著低于病程≤3 年、情绪正常、轻度AD、血肌酐>111 μmol/L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血清CAⅢ水平与病程、PHQ-9 评分、GAD-7 评分和疾病严重程度负相关,与血肌酐正相关(P<0.05).PHQ-9 评分、病情严重程度、血肌酐水平是老年轻中度AD患者血清CAⅢ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AⅢ诊断老年轻中度A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94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8.79%和 96.74%.结论 老年轻中度AD患者血清CAⅢ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轻度AD、不伴有抑郁情绪、血肌酐水平升高是老年AD患者血清CAⅢ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血清CAⅢ可能成为老年轻中度AD患者诊断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碳酸酐酶Ⅲ生物学标志物抑郁焦虑

    超声心动图评估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后的心肌应变及心室不同步性

    孜比热·甫拉提禹子清刘雯陈海燕...
    70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植入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左、右室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并进一步分析植入位置对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 2023 年 4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植入Micra AV的患者 43 例(Micra AV组)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20 例(传导阻滞组),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取 2 组患者的常规心超参数、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指标,包括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free wall longitudinal strain,FWLS)、左室 18 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右室 6 节段PSD以及其他指标.根据Micra AV植入位置进一步分为中位组(右室间隔部)、高位组(右室流入道)及低位组(心尖部),比较 3 个亚组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指标差异.结果 Micra AV组左室GLS、右室GLS、右室FWLS均显著低于传导阻滞组(P<0.001),Micra AV组的右室不同步性显著高于传导阻滞组(P<0.05).不同植入部位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比较显示,高位组左室GLS显著高于中位组和低位组,左室不同步性指标Yu指数显著低于中位组(P<0.05);低位组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显著低于高位组,右室 6 节段PSD显著高于中位组和高位组(P<0.05).结论 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相比,Micra AV无导线起搏患者的左室及右室心肌应变减低,且低位植入的影响更大.

    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心肌应变心室不同步性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基于严重痫样发作行为的小鼠匹罗卡品颞叶癫痫模型构建

    童方超蔡翊莹李远方王强...
    712-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57BL/6J亚系小鼠经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建立颞叶癫痫模型的方法,总结可用于预测造模成功的癫痫发作急性期行为学表现,为癫痫研究提供可行的造模方案.方法 选择 30 只C57BL/6J亚系小鼠(主要研究对象)和 40 只C57BL/6N亚系小鼠(对照),通过单次腹腔注射匹罗卡品的方法诱导小鼠癫痫发作从而建立颞叶癫痫模型.两种亚系的小鼠各分为 3 组,分别经腹腔注射 300 mg/kg、330 mg/kg或 360 mg/kg的匹罗卡品,观察并比较两种亚系小鼠的运动性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并在造模后第 7 天开始连续监测小鼠的自发性癫痫发作(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SRS)行为.造模后 28 d,处死小鼠并观察其海马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注射匹罗卡品后,C57BL/6N亚系小鼠表现出典型的运动性癫痫发作,而后进入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C57BL/6J小鼠较少观察到典型的运动性癫痫发作及后续的SE,而更多表现为单侧肢体抽搐后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的全身颤抖,本研究将此行为学表现定义为严重痫样发作(severe seizure,SS).腹腔注射 330 mg/kg和 360 mg/kg匹罗卡品后,在癫痫急性期出现过SS的C57BL/6J小鼠,经过潜伏期后可出现SRS,C57BL/6J亚系小鼠造模后SRS的比例(70%)和经历过SE后出现SRS的C57BL/6N亚系小鼠(75%)相近.造模后 28 d,C57BL/6J小鼠海马出现颞叶癫痫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苔藓纤维出芽和神经元丢失.结论 C57BL/6J亚系小鼠经腹腔注射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模型时,造模成功的行为学标准可以是SE的发生,也可以是SS的出现.

    小鼠模型颞叶癫痫匹罗卡品C57BL/6J苔藓纤维出芽神经元丢失

    乙醛脱氢酶2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创面愈合

    张思敏亓发芝
    724-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乙醛脱氢酶 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小鼠全层皮肤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lda-1(ALDH2 激动剂)组,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检测创面组织ALDH2 活性.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创面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LDH2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和F4/80+、iNOS+、CD206+细胞数.体外实验采用白介素 4(interleukin-4,IL-4)诱导RAW264.7 细胞M2 型极化,分别用Alda-1 和ALDH2抑制剂CVT-10216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F4/80+CD206+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分析测定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lda-1 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创面的Col-Ⅰ、Col-Ⅲ及α-SMA表达增多;F4/80+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OS+细胞显著减少,CD206+细胞显著增多.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IL-4组相比,IL-4+Alda-1组F4/80+CD206+细胞比例、抗炎因子和p-AKT、p-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促炎因子表达降低;IL-4+CVT-10216 组F4/80+CD206+细胞比例、抗炎因子和p-AKT、p-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促炎因子表达升高.结论 ALDH2通过AKT/mTOR通路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小鼠创面愈合.

    创面愈合巨噬细胞极化乙醛脱氢酶2Alda-1

    膳食纤维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关系:基于2015-2016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NHANES)的分析

    李林娟李佼彦罗小琴
    734-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膳食纤维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2015-2016 年的数据,将 24h膳食回顾法收集的饮食数据与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营养数据库相结合计算膳食纤维摄入量;通过问卷调查和移动中心检测的血压数值定义高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18 岁人群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关系,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平滑曲线拟合分析两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与低膳食纤维摄入者(膳食纤维摄入量<11.75 g/d)相比,在总人群中,高膳食纤维摄入者(膳食纤维摄入量≥18.85 g/d)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下降 18%(OR=0.82,95%CI 0.68~0.98).男性人群中,高膳食纤维摄入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下降 23%(OR=0.77,95%CI 0.60~0.98);女性人群中,当膳食纤维摄入量>28.05 g/d时,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 1 g/d,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下降 6%(OR=0.94,95%CI 0.89~0.99).年龄>60 岁人群中,高膳食纤维摄入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下降 31%(OR=0.69,95%CI 0.48~0.99);年龄≤45 岁人群中,膳食纤维摄入>34.5 g/d时,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 1 g/d,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下降 6%(OR=0.94,95%CI 0.88~0.99).结论 高膳食纤维摄入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下降有关,合理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

    膳食纤维高血压logistic回归剂量-反应关系

    国内外原发心脏恶性肿瘤研究现状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潘天昳陈楠米尔阿迪力江·阿布都帕塔尔魏爽...
    742-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原发心脏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检索 2004 年 1 月 1 日—2024 年 6 月 1 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有关"原发心脏恶性肿瘤(primary cardiac malignant tumor)"的文献.统计发文量,并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纳入文献的国家发文量、作者情况、作者机构、发文期刊,以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和突现情况.结果 CNKI数据库和WOS核心合集中分别纳入文献 312 篇和 775 篇.WOS核心合集数据显示,中国的发文量位居全球第 2 位,国际间的合作相对较少(中心性为 0.01).CNKI中高发文量作者以陈东、徐志云和宋书田为代表;WOS核心合集中则以Reardon Michael J、Gaudino Mario为代表,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研究者的发文,中国学者缺乏研究合作与持续的学术产出.关键词图谱分析显示,"病理分型""超声心动图""外科手术"等是国内外长期研究焦点;近年,有关化学治疗与分子机制的研究增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等免疫治疗方案已逐步应用于该疾病;与国内相比,国外创新影像学技术、深入病理分型、综合治疗、预后管理和多中心研究合作更多.多数研究以个案报道为主.结论 手术治疗和影像诊断技术是原发心脏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焦点;基于病理分型和分子机制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综合治疗可能是其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多中心、多学科协作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是重点.

    原发心脏恶性肿瘤CiteSpaceVOSviewer文献计量学

    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的性别差异

    申辉张洪涛王浩伟蒋涛...
    757-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一线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的性别差异,并初步分析性别影响疗效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 163 例无驱动基因变异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随访资料,其中 103 例患者接受一线PD-1 抗体联合化疗(男性 51 例,女性 52 例),60 例患者接受一线标准含铂双药化疗(男性 39 例,女性 21 例).根据性别分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男性组和女性组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评价;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和OS的影响因素;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基线肿瘤样本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CD8、CD68、CD4、FOXP3 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接受一线PD-1 抗体联合化疗的患者中,女性组和男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 13.0 个月和 6.8 个月(HR=0.39,95%CI 0.25~0.62;P<0.01);中位OS分别为 46.2 个月和 17.3 个月(HR=0.30,95%CI 0.18~0.50;P<0.01).接受一线化疗的患者中,女性组和男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 5.7 个月和 5.5 个月,中位OS分别为 21.7 个月和 17.7 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性别是患者接受一线PD-1 抗体联合化疗后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色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肺腺癌患者基线肿瘤样本CD8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而PD-L1、CD68、CD4、FOXP3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男性患者,女性肺腺癌患者从一线PD-1 抗体联合化疗中获益更多;女性患者基线肿瘤样本CD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可能是获益更多的潜在机制.

    肺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化疗性别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情况及心肌做功指标对慢血流的诊断价值

    吴巧燕丁贞珍侯惠萍吴孟章...
    76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血流储备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获取心肌做功指标对CS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11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因心绞痛、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或心电图异常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65 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分为CSF组(n=35)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正常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进行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药物负荷试验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 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获取常规指标和心肌做功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e'比值、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有用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无用功(global wasted work,GWW)、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及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心脏做功指标对CSF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CFR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F组CFR<2 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23).与对照组相比,CSF组GLS、GWI和GCW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GLS诊断CSF的截断值为-19.5%,灵敏度为 64.7%,特异度为 78.6%,AUC为 0.793;心肌做功指标中GWI的AUC最大(0.825),灵敏度为 88.2%,特异度为 75.0%.结论 部分CSF患者保留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血流储备功能,但CFR功能降低的比例增加.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标可以早期识别CSF患者的心肌做功障碍,并监测CSF患者心肌缺血受损情况.

    冠状动脉慢血流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左心室心肌做功

    Yes关联蛋白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

    刘坤管瑛瑛蒋冬先许惠娟...
    77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Yes关联蛋白 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439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YAP1 的表达,分析YAP1 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YAP1 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YAP1 的阳性率为 30.52%(134/439).YAP1 阳性组患者肿瘤浸润更深(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在生存期长于 30 个月的患者中,YAP1 阳性者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长(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DFS(HR=1.371,95%CI 0.993~1.894,P=0.035)和OS(HR=1.489,95%CI 1.066~2.080,P=0.020)的独立因素.结论 YAP1 在部分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对于生存期大于30个月的患者,YAP1表达阳性提示预后更好.

    食管鳞状细胞癌Yes关联蛋白1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