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林副特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佟立君

双月刊

1001-6902

zglftc@sohu.net

0453-6527409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街165号

中国林副特产/Journal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全国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应用技术为主,报道林业多种经营的管理决策,体制改革探讨;报道山野菜、中草药、果树、油料、香料等经济植物、食用菌以及野生动物的种植(养殖)、开发、产品加工、资源调查等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SR标记的黑龙江省茖葱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臧丹丹姜思佳周玉迁赵恒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黑龙江省 24 种茖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不同茖葱种质遗传多样性相关性数值,并通过一系列软件对上述相似性数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茖葱种质间遗传距离较远,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 UPGMA软件可以将黑龙江省 24 份茖葱种质聚类分为两大类群Ⅰ和Ⅱ,第Ⅰ类群和第Ⅱ类群又各分为 2 个亚类群,聚类结果反映的不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其种植地点有一定关联.SS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亲缘关系近的品种有伊春五营翠北林场和伊春新春林业局北沟林场,另外,鹤北金矿林场、同江前进农场和伊春红星林业局汤北林场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茖葱种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黑龙江省茖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茖葱黑龙江省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软枣猕猴桃优系在尚志地区的生长发育表现

    周晓明李延海周雪梅黄卓...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 个软枣猕猴桃优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尚志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以期为软枣猕猴桃区域化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两个优系在尚志地区生长发育表现良好.两个优系植株形态特征与野生资源比较,在枝条、叶片形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物候期间差异不大.栽植成活率平均达到 90%以上,保存率达到85%,萌芽率平均 54.4%、成枝率平均 48.4%,当年枝长度和粗度较大,显著高于本地野生资源;自然越冬能力强,耐寒等级为 2 级.综合软枣猕猴桃两个优系的生物学特征、生长发育及适应性评价,表明两个优系在尚志地区的生长发育表现良好,有较好的适应性.

    软枣猕猴桃优系生长发育适应性评价

    毛竹林下七叶一枝花各器官养分含量及分配格局

    柏明娥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毛竹林下人工种植的七叶一枝花为试材,研究分析了植株花期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各器官中的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花>须根>块茎>茎,叶含量最高,其次为花,磷含量依次为花>叶>茎>须根>块茎,花含量最高,其次为叶,钾含量依次为须根>叶>花>茎>块茎,须根含量最高,其次为叶和花,钙含量依次为茎>须根>块茎>叶>花,镁含量依次为须根>叶>花>块茎>茎;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氮>钾>钙>镁>磷,叶片中的N∶P平均为 15.34;各器官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须根中氮含量与钾含量、茎中钾含量与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块茎中的镁含量与钙含量、叶中和花中的磷含量与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从毛竹林下七叶一枝花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来看,氮和磷可能是限制七叶一枝花花期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建议在花期可通过配施氮肥和磷肥,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同时七叶一枝花主要是以收获地下块茎为培育目标,可根据需要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

    七叶一枝花器管养分含量分配格局毛竹林

    伊藤芍药在伊春地区的引种栽培现状

    艾志强郝锟董遨宇张艳波...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伊藤杂种(Itoh)芍药为试材,引进 7 个品种分别为"芭茨拉"(Bartzella)、"希拉里"(Hillary)、"花园珍宝"(Scarlet Heaven)、"柠檬梦"(Lemon Dream)、"粉花花公子"(Pink Double Dandy)、"瑞嘉蒂安"(Raggady Ann)、"猩红天堂"(Scarlet Heaven),对其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栽植表现出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抗性进行了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除"花园珍宝"在伊春地区难以成活,其他品种均表现良好,尤其"希拉里"、"粉花花公子"、"芭茨拉"表现出生长势强、分枝数量多、成花率高、花朵硕大、花色艳丽等特点,适合在伊春地区推广种植.

    伊藤芍药伊春地区引种栽培

    宝鸡市陈仓区柴胡种植及产业调查分析

    魏华董能峰肖瑜王璐...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宝鸡市陈仓区柴胡种植、柴胡化学成分、中药材秸秆利用,为优质种源的选取及宝鸡柴胡种植发展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种植户、企业,获得柴胡种植及秸秆利用数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获取柴胡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的实验室数据,从而综合评价宝鸡市陈仓区柴胡质量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宝鸡市陈仓区内所收集的柴胡样品,其柴胡皂苷 a、d的总含量高于药典标准 2.0~3.0 倍,总黄酮含量均大于 0.6%.宝鸡市陈仓区境内适宜柴胡种植生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发展宝鸡柴胡及"秦药"研究提供参考.

    宝鸡市陈仓区柴胡种植柴胡产业

    伊春林区防风设施育苗技术研究及优势分析

    陈海波李巍巍刘运伟张忠林...
    19-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防风播种育苗模式中存在的种子发芽势低、发芽持续时间长、生产效益低等现实问题,在伊春林区开展防风棚式设施育苗,与大田直播育苗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防风棚式设施育苗技术要点,包括基地选择、设施标准、整地做床、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并对其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

    伊春林区防风棚式育苗优势

    不同处理对滇重楼种子出苗的影响

    涂国信李福秀王冬梅黄丽娟...
    21-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打破滇重楼种子的休眠期,缩短后熟期,提高滇重楼的出苗率和整齐度.开展滇重楼种子不同处理试验,找出滇重楼种子快速萌发的最佳途径.通过保留假种皮,去除假种皮后不做处理和用 100、300、500、700 mg/L赤霉素(GA3)处理等 6 种方式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300 mg/L处理时种子出苗率最好达 84.1%、700 mg/L处理时种子出苗率最差为 56.4%.试验证明去除假种皮和用赤霉素(GA3)处理滇重楼种子对滇重楼的出苗率都有极显著的影响.

    滇重楼休眠期假种皮赤霉素

    树木任意部位直径干形预测研究

    刘春光吕晓丽王晓梅仝贵文...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地点选在延吉市林业局的帽儿山林场、龙井市林业局的智新林场、勇新林场和延边大学农学院后马蹄山,共选伐样木 28 株,实测每株样木 0.1、0.2、0.3、0.4、0.5、0.6、0.7、0.8、0.9 h的相对高处直径.计算各株样木的相对直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天然林赤松和人工林赤松的相对直径不因起源的不同而不同;进而对同一林分内不同赤松样木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其相对干形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得到预测赤松单木任意部位直径经验方程为Dn:=0.1315D1.3+1.2763nD1.3+1.9645n-0.0265.在树干干形的测算理论中,干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赤松相对干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林业生产实践与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赤松干形直径

    西北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雷方隽王敏利张博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西北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将我国西北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作为分析对象,计算 2002~2021 年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分析净初级生产力与降水、气温等因素的关系.2002~2021 年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沙地樟子松人工林 20 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 3.77 t/hm2·a,主要呈 2002~2006 年减少,2007~2021 年波动上升趋势;净初级生产力与上年 8 月、当年 3 月、4 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上年12 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P<0.01);净初级生产力与上年 7~9 月、当年 6~9 月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降水和气温对西北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产生综合影响,如持续升温,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会有所降低.

    樟子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响应西北地区

    不同造林技术对油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杜小勇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的造林技术对油松幼林生长造成的影响,在试验田中进行 500 株油松幼苗的种植,控制变量为整地方式、抚育方式和清理方式.采用不同的造林技术进行处理,以每个月为时间节点对树木的长势情况进行测量,并通过Pro2021a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研究表明:编号分别为 3 号、4 号、7 号的试验田的成活率最高,而穴垦方式进行开垦的试验田的油松幼林长势最好,三组树苗平均树高为 2.01 m.油松幼林生长的造林技术可以选择块状抚育、常规清理加穴垦的方式.

    不同造林油松幼林整地方式抚育方式清理方式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