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林副特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佟立君

双月刊

1001-6902

zglftc@sohu.net

0453-6527409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街165号

中国林副特产/Journal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全国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应用技术为主,报道林业多种经营的管理决策,体制改革探讨;报道山野菜、中草药、果树、油料、香料等经济植物、食用菌以及野生动物的种植(养殖)、开发、产品加工、资源调查等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抚育间伐强度对子午岭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景喜平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子午岭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间伐处理午岭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落叶松林土壤的 13 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中速效磷的权重系数最高,为 0.221,其次为有机质权重系数,为0.145;采用灰色关联法对间伐强度与土壤肥力之间关系分析,大小顺序为T4>T3>T2>T1>T5>CK>T6,土壤肥力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在间伐程度为 40.00%左右达到最高.采用抚育间伐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子午岭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提升林业生产.

    子午岭间伐强度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

    陕甘花楸人工驯化育苗试验研究

    牛占恩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甘花楸为青海省少有的乡土树种,观赏及药用价值较高,耐旱、耐寒性强,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及适生区干旱、半干旱荒山造林绿化.通过对互助北山林区天然分布陕甘花楸进行采种、人工驯化,掌握陕甘花楸育苗技术关键.

    陕甘花楸人工驯化育苗技术

    基于遥感影像的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远程监测技术研究

    刘博文宁连棣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远程监测对于保护松树正常生长有重要意义.针对松材线虫病的生理特征进行研究,获取松树数据,通过遥感图像对松树进行检测,根据目前的监测问题,给出了新的监测方法.研究表明:基于遥感影像的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远程监测技术具有很强的监测能力,能够为松树保护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遥感影像松材线虫病变色木远程监测监测技术

    辽东山区天然硬阔树种根径与胸径关系研究

    侯培军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抚顺市所辖的天然林中随机抽取天然硬阔树种各径级样本共计 1184 株,对其胸径(D1.3)、根径(D0.05)进行围径测量,采用多模型优选法确定 10 个建模基本方程,通过麦夸特迭代法进行模型参数计算和建模方程评价确定最优模型,通过适用性检验,确定最优选模型,为本地区天然硬阔树种的调查监测、林业经营、司法案件的鉴定评估等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

    辽东山区根径胸径关系研究硬阔树种

    白桦树幼苗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王刚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白桦树幼苗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肥料利用效率.设置施肥组和不施肥组方式来比较不同土壤与不同肥力水平对白桦树幼苗的生长效果的影响.不施肥处理下白桦树幼苗氮磷钾含量大小关系为草甸土>黄壤>红壤>黑土>紫色土;施肥处理下白桦树幼苗氮磷钾含量大小关系为黄壤>紫色土>草甸土>红壤>黑土.紫色土的肥料利用率为 64.43%>黄壤的肥料利用率 61.68%>红壤肥料利用率 52.98%>草甸土肥料利用率 51.44%>黑土肥料利用率 38.44%;紫色土的养分贡献率为 41.85%>黄壤养分贡献率 40.0%>红壤养分贡献率 34.77%>草甸土养分贡献率 32.44%>黑土养分贡献率 25.40%.结论:不同土壤类型对白桦树幼苗的养分贡献率和肥料利用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采用紫色土或者黄壤来进行白桦树幼苗种植可以有效提升白桦树的生长质量,有助于提升白桦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白桦树土壤肥料利用效率

    松材线虫病防治中树干注药技术研究

    张晓春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剑河县松材线虫为研究对象,A区域不实施树干注药,采取比较对照的方式验证树干注药技术在松材线虫防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树干注药技术的B区,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概率显著低于A区,树干注药技术能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的发生及发展扩散.

    松材线虫树干注药技术有害生物

    不同嫁接方式对梨树成活率和苗木质量的影响

    刘珮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梨树 1 年生苗和 2 年生苗为实验材料,通过劈接和腹接两种嫁接方式来进行梨树嫁接处理,比较不同嫁接处理方式下梨树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质量.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对梨树嫁接成活率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P<0.05),不同苗龄对梨树嫁接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嫁接方式与不同苗龄对梨树嫁接成活率影响极显著(P<0.01).在梨树嫁接过程中,采用 2a生苗木来进行劈接嫁接处理能够更好地保障梨树嫁接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嫁接梨树成活率苗木质量

    '龙秋'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刘万达王天鹤王禹
    48-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杂交选育的寒地苹果品种'龙秋',以其抗寒性强、果实品质高、丰产、耐贮藏等特性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种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助力果农科学种植,基于多年栽培管理实践,将'龙秋'苹果的建园与定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贮藏、越冬防寒等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做以详细介绍,为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寒地苹果龙秋栽培技术

    林下淫羊藿种植技术

    王凤楼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淫羊藿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园林植物,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特性使得它备受青睐,但要高质量的实现产量和药效保持,需要精细的种植技术和专业的护理.探讨林下淫羊藿的种植技术,包括林下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采收以及加工方法,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发展.

    林下淫羊藿种植技术

    沂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松栽培技术要点

    张洪超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功能.近年来,湿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和干扰,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山东省沂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松栽种为例,对湿地松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解析,希望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松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