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雷晓虹

双月刊

1009-6922

lshdxxb@yahoo.com.cn

0833-2118933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北路116号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Lesh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发表本校及社会各界的教学、科研论文,为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素质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视域下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的突破路径

    张健姜雨晴王皓玥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同时指明了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为我们从国家再分配能力角度探索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逻辑起点.当前,强调我国的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理论上既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逻辑相通,实践上也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能力建设重心变化的历史逻辑相连.目前,我国的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主要面临着社会保障治理的协同化能力不强、法治化水平与民主化程度不高、利益分配协调层面制度安排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手段方式不成熟、财政收入结构还需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待合理优化等现实挑战.针对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在社会保障治理、利益协调及财税分配方面的不足,应着重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夯实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以法治为保障加强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的制度依托,同时发展协商民主为国家再分配能力的建设提供民意支撑,以此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再分配能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衍生逻辑和实践特色

    晨曦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衍生逻辑经历了从有限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追求效率的现代化到注重质量的现代化、从追赶型现代化到自主型现代化的历史转型和维度跨越.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指导,以人民性为本质特征,以实践性为突出特色,遵循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衍生逻辑和实践特色对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衍生逻辑人民至上道德哲学

    新人口机会视域下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逻辑解析与路径建构

    苏弘戬李益长
    23-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其中乡村人口问题至关重要.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负增长和老龄化交汇的早期阶段.随着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进程加快、长寿人口比例增加,我国的新人口机会正在向规模型、质量型、长寿型、配置型等"混合范式"转型.从人口学角度出发,乡村人口呈现出总量减少、素质不一、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的特点,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时代乡村治理实践中,应牢牢把握由新人口机会衍生的新型人口红利,推动乡村人口更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人口综合竞争力,提高乡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乡村养老保障与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新人口机会新型人口红利乡村治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刘思思赵洋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历史观不仅是一种看待历史的世界观,而且是研究历史进程以寻求现实问题解决之法的方法论.在大历史观下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演进和经验启示,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科技事业提供了全新视角,有利于为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历史镜鉴.回溯党关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科技发展的侧重点紧跟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实现了谋生存重在科技"自立"、谋发展重在科技"自强"、谋复兴重在科技创新的历史转化.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立场;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举措;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科技自立科技自强科技创新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的乐山实践

    乐山市纪委监委课题组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从严,要害在治理.进入新时代,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初步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乐山市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贯彻中共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纪委全会精神,在"全面""从严"和"治理"上狠下功夫,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全面从严治党的乐山实践,具体包括政治、思想、作风、反腐、纪律、办案、巡察、基层、队伍和"永远从严".

    全面从严治党乐山实践

    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作用机理

    张洁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运用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历史周期率"的深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具有深刻的逻辑依据:从理论层面看,无产阶级国家或政权最终是通过"消亡"而不是"灭亡"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从价值追求看,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从实现路径看,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社会革命来处理好社会基本矛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径,具有它自身内在的作用机理,即自我革命的刀刃向内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确保了党的领导核心;自我革命的人民立场是党解决国内社会矛盾的根本方向,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是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的锋利锐剑,优化了党的执政环境.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周期率作用机理

    公民环境社会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立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张南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环境社会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已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在公民环境社会参与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创新值得深入探讨.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公民环境社会参与-政治资本获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实测政治资本获取的传导机制以及生态素养的边界条件,揭示公民环境社会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现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公民环境社会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政治资本生态素养

    新时代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欧阳健威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凝聚"人人有责"的治理共识,激发"人人尽责"的治理活力,实现"人人享有"的治理目标.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仍面临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引发的社会主体利益分歧、社会治理权责边界模糊可能降低治理效能、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可能削弱社会治理意识等诸多挑战.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调动社会治理主体积极性以增强社会协同治理能力,拓宽治理渠道以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多措并举以切实有效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现代化

    社会企业嵌入社区发展治理研究——基于成都市的实践考察

    殷婕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社区社会企业成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新生力量.社区社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自治深不了、财政兜不了、市场管不了"的部分社区发展治理难点提供了路径,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社会企业已经在盘活社区资源、增强社区财力、扩大社会参与、丰富社区服务、密切社区联系、解决社区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最优路径选择、抵御市场风险、规则秩序构建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这就需要从完善配套支撑、构建支持体系、明确运行机制等方面发力,引导社会企业健康、有序地嵌入社区发展治理当中,进而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社会企业社区发展治理社区社会企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刘志慧谭英李妍林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内涵、制造业发展特点,以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为准则层,构建了由1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评价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横向上,2018-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其中成都市远超其余14个地级市;纵向上,2018-2022年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上下浮动,但总体变化不大且水平总体较低,这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从做强制造业产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协同水平、推动数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等方面着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