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膝三针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黄超刘君韩鹏费英俊...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实施膝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Lysholm、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某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为基础性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47例,接受膝三针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种不同锻炼方式恢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5 d、30 d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75.41±3.39)分、(87.69±5.18)分高于对照组的(65.28±4.27)分、(78.78±5.6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和膝三针治疗时不仅可降低患者疼痛评分,也可提升患者肢体功能.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三针康复功能训练膝关节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神经递质与BDNF水平的影响

    胡玲莉张艳清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神经递质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88例PSSD合并焦虑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治护,观察组44例增加运动引导想象训练.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为(16.68±3.76)分、快速眼球运动(REM)潜伏期为(73.46±15.63)分、睡眠总时间为(351.82±46.80)分、睡眠效率为(65.24±11.64)分、觉醒次数为(2.84±0.86)分优于对照组的(20.41±4.38)分、(82.46±21.23)分、(318.84±48.51)分、(77.75 ±12.96)分、(1.78±0.53)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9.23 ± 7.82)分,低于对照组的(44.89±7.26)分,干预后观察组血清5-羟色胺(5-HT)为(121.61±14.35)ng/mL、BDNF为(41.62 ±5.25)ng/mL,高于对照组的(103.32±12.44)ng/mL、(32.96±2.21)ng/mL,白细胞介素-1(IL-1)为(23.30±2.23)ng/L、白细胞介素-2 (IL-2)(16.80±4.05)ng/L,低于对照组的(29.84±4.24)ng/L、(22.87±3.56)ng/L(P<0.05).结论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应用于PSSD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脑卒中睡眠障碍运动引导想象训练

    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张冰霞陈燕吴松鸽王迈瑞...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评分及训练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8.64±15.07)分,高于对照组的(86.29±14.9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4.071,P<0.001);观察组Herth评分为(38.64±4.07)分,高于对照组的(30.29±4.9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110,P<0.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2.04%(1/49),低于对照组的8.16%(4/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3,P=0.359).结论 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希望水平,降低MACE发生率,利于预后.

    冠心病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

    森林浴结合中医针灸、饮食对T2DM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马阳马艳红穆春平刘阳...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森林浴结合中医针灸、饮食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中心接收疗养的36例T2DM伴轻度焦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针灸、饮食疗养,观察组采用森林浴结合中医针灸、饮食疗养,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疗养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8.62±5.31)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9.26±5.84)分低于对照组的(42.27±5.12)分和(44.67±5.39)分(P<0.05);疗养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9.35 ±8.63)分高于对照组的(78.74±1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给予T2DM伴焦虑、抑郁患者森林浴结合中医针灸、饮食疗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森林浴2型糖尿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温泉水游泳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下腰痛疗效观察

    宋燕萍周爽张宁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泉水游泳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下腰痛的疗效.方法 对在某院接受治疗的下腰痛疗养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疗养员资料均输入Excel表格编号,按照编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泉水游泳锻炼,使用SPSS 22.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温泉水游泳加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下腰痛,可明显改善疗养员临床症状,减轻下腰痛,增强腰部活动功能.

    下腰痛温泉水游泳腰背肌功能锻炼视觉模拟评分

    温针灸联合温阳化痰通络汤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郑立君逯璇牛延峰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温阳化痰通络汤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4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上、下肢Fulg-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临床效果显著.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温阳化痰通络汤温针灸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温针灸结合三维牵引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ODI指数的影响

    曾冠楠谌少颖李凤新周占锋...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结合三维牵引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8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牵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脊柱稳定性及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ODI指数[(10.25±2.36)分、(18.36±4.03)分]相比,观察组[(7.45±1.68)分、(10.23±3.42)分]较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113、9.728,P均<0.001);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度、腰椎曲度、腰骨倾斜角、平均椎间隙高度[(36.74±1.64)°、(1.57±0.41)mm、(28.26 ±3.54)°、(10.16±1.24)m m]相比,观察组[(42.51± 1.67)°、(1.83±0.49)mm、(31.42 ±3.52)°、(12.84±1.09)mm]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591、2.574、4.003、10.267,P<0.001、0.012、<0.001、<0.001).结论 温针灸结合三维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有助于减轻症状,改善脊柱稳定性,并提高腰椎功能.

    腰间盘突出症三维牵引温针灸脊柱稳定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观察

    李辉赵婷张玉姣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肌张力及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PD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渐进性抗阻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平衡功能、肌张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BBS评分[第3个月(10.87±2.95)分、第12个月(12.45±2.52)分、第18个月(14.25±1.15)分]高于对照组[第3个月(9.71±1.72)分、第12个月(10.76±2.15)分、第18个月(12.51±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8、3.028、2.805,P=0.030、0.003、0.006);研究组治疗后Ashworth 2 ~ 4级肌张力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160, P= 0.246).结论 对PD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的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及肌张力.

    帕金森温针灸渐进性抗阻训练肌张力平衡功能

    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活动度的影响

    董琦宋鑫张晓鸽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贴敷,观察组采用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观察分析两组的疼痛程度及活动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068,P= 0.001);治疗后,两组的活动度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50、2.734、2.982、3.241、2.224、2.673,P=0.001、0.008、0.004、0.002、0.029、0.009).结论 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活动度的改善效果较好,利于疾病转归.

    神经根型颈椎病施氏温针灸穴位贴敷疼痛程度活动度

    颅底七穴针刺疗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王斐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底七穴针刺疗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某院86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渐进性抗阻训练,观察组采取渐进性抗阻训练联合颅底七穴针刺疗法,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肌张力和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肢体肌张力(123.45±16.67)N高于对照组的(88.12±18.53)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295,P<0.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36.53 ±2.64)分高于对照组的(28.35±2.7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14.044,P<0.001).结论 颅底七穴针刺疗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能够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提高平衡功能.

    老年帕金森病颅底七穴针刺疗法渐进性抗阻训练肌张力平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