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灸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姚琳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43例同时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43例同时接受针灸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膝关节功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5.35%)较对照组(76.74%)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09±1.14)分较对照组(4.73±1.58)分低(P< 0.001);治疗后观察组ISOA评分(10.24±1.43)分较对照组(13.57±1.68)分低(P< 0.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IL-1、TNF-α较低,TGF-β较高(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针灸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针灸红外线照射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

    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42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旭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42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83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枢经推拿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PRI、VAS、PPI评分和疼痛指数、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功能状态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9.27%(P<0.05).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肌筋膜触发点应用于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通过降低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

    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

    低频电针对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胡春燕王静敏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电针对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某院就诊的96例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高频电针(连续波频率50 Hz)治疗,观察组予低频电针(连续波频率20 Hz)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01);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低频电针能够显著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肢肌力,降低炎症因子,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低频电针运动功能急性期脑卒中后偏瘫炎性因子

    腕踝针联合中药外敷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张付祥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腕踝针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某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对比两组疼痛、肿胀程度、功能康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30 d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43±0.62)分,低于对照组的(2.91±0.77)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77.18 ±5.93)分、肿胀差值(3.36±0.60)cm,均高于对照组的(70.45±4.69)分、(0.77±0.05)cm,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腕踝针联合中药外敷效果较佳,对能减轻疼痛和膝关节肿胀具有积极的作用,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全膝关节置换术腕踝针中药外敷术后疼痛功能康复

    自制标准化视频教育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寒雪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标准化视频教育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123例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患者使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技术干预,观察组加以自制标准化视频教育.比较低钙血症症状得分,嗓音功能,病耻感情况.结果 干预3 d末、干预30 d末观察组低钙血症症状得分分别为(0.81±0.30)分、(0.46±0.14)分低于对照组的(1.15±0.33)分、(0.53±0.10)分(P< 0.05);干预后观察组嗓音功能指标基频微扰(jitter)评分为(3.23±1.03)分、振幅微扰(shimmer)为(3.79±0.58)分低于对照组的(4.54±1.18)分、(7.41±2.07)分(P< 0.001);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指标内在羞耻感评分为(6.41±1.20)分、社会排斥为(13.33±1.34)分、社会孤立评分为(12.63 ±3.54)分低于对照组的(8.54±1.25)分、(16.21±2.31)分、(15.37 ± 2.36)分(P< 0.001).结论 自制标准化视频教育结合现代康复技术能够改善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低钙血症症状得分,改善患者嗓音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病耻感.

    自制标准化视频教育现代康复技术甲状腺全切除术低钙血症嗓音功能

    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联合骨盆稳定性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

    张卫丹梅瑞霞刘款石瑞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联合骨盆稳定性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科12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给予骨盆稳定性训练,观察组62例增加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平衡控制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BBS评分(38.6±5.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7±5.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88 D区和E区得分为(34.81±5.37)分和(37.56±5.6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24±5.13)分和(33.26±5.34)分(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步态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联合骨盆稳定性训练能够明显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平衡控制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骨盆稳定性训练痉挛型脑性瘫痪平衡控制能力下肢运动功能

    易筋九宫操在援鄂医疗队隔离医学观察期的健康干预和临床应用

    肖丽平罗小燕张玉银邓海凌...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援鄂医疗队隔离医学观察期健康教育中引入易筋九宫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于某中心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援鄂医疗队抗疫医护人员65名,在健康教育中,引入易筋九宫操.观察对医护人员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心理状况、危机应对能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01).干预后,医护人员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医护人员危机应对能力量表各维度即情感危机、行为危机、认知危机和总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01).干预后,医护人员睡眠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有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援鄂医疗队隔离医学观察期健康教育中引入易筋九宫操,可增强医护人员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改善心理状况,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开展价值较为显著.

    援鄂医疗队隔离医学观察期健康干预易筋九宫操

    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李国淼胡月赵美辉焦国亮...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拔罐结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中频治疗仪联合颈椎牵引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31,P=0.003);治疗前,观察组的颈椎活动度积分为(3.21±0.72)分,对照组为(3.15±0.7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60,P=0.720);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积分为(1.87±0.38)分,低于对照组的(2.13 ±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2,P=0.004).结论 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颈椎肌力,改善颈椎活动度,利于病情恢复.

    颈椎病颈椎牵引机中频治疗仪颈椎肌力颈椎活动度

    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胥国宏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某医院就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NDI指数、疼痛程度和颈椎活动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N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NDI指数和VAS评分为(16.11±3.08)%、(2.29±0.67)分,低于对照组的(20.25±3.73)%、(3.04±0.7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后颈椎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为(72.28±6.04)°、 (72.91±5.89)°、(41.46±3.05)° 、 (42.29±2.76)°,高于对照组的(64.92±5.77)°、(65.63±6.25)°、(37.71±3.27)°、(38.51±3.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能够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颈椎活动度.

    颈型颈椎病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

    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观察

    雷治国马越于利娜包小波...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8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4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和四肢联动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Berg平衡量表评定法(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改良Barthel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进行评估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FMA评分(t值由-0.158转为-5.052)、BBS评分(t值由-0.623转为-3.910)、TUGT评分(t值由0.572转为2.490)、MBI评分(t值由-0.773转为-4.66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PD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尤其对于PD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改善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更有效,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身振动训练四肢联动训练帕金森病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