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藏药组药联合西医治疗高海拔地区世居者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李杰赵英强
    1121-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藏药组药联合西医治疗高海拔地区世居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4月西藏昌都市藏医院收治的世居原发性高血压1级和2级患者75例,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在常规西医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藏药组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降压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偶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血脂四项及联合用药.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偶测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 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收缩压血压负荷、舒张压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未见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偶测血压、24 h SBP、dSBP、nDBP、nSBP、收缩压血压负荷、舒张压血压负荷、昼夜节律、TG、HDL-C、LDL-C指标,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西药合并用药指标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藏药组药联合西医降压药物和西医降压药物均能有效控制高海拔地区世居者血压,而藏药组药联合西医在改善偶测血压、降低24 h SBP、dSBP、nDBP、nSBP、收缩压血压负荷、舒张压血压负荷,改善昼夜节律,降低TG、LDL-C及提高HDL-C方面作用更强,可减少西医降压药物合并用药.

    高血压高海拔世居治疗藏医药

    中青年白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杨善岚杨紫飞刘斌涂嘉欣...
    1127-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我国白领亚健康的流行特点,劳动负荷的严重程度,分析亚健康问题和劳动负荷的关系,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白领阶层健康问题的对策、劳动减压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网络调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雪球抽样,招募白领阶层完成在线答卷.以此收集、建立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①研究共回收问卷1527份,排除不符合标准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1303份,涉及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域,男女比例约为1:1,涉及职业种类50余种,平均收入超8万元/年.②调查对象中74.37%者日工作时间超8 h,63.47%者工作疲劳度为劳累及以上.③自感亚健康者1027人(78.82%),患病者144人(11.05%),亚健康状态呈低年龄与高学历化.④每日工作时间越长时亚健康检出率增高,工作疲劳程度加重时亚健康检出率增高.结论 现阶段我国白领上班族劳动负荷较高,亚健康状态呈高发趋势,且亚健康的检出率随每日工作时间、工作疲劳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白领劳动负荷亚健康网络调查

    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丽华李胜洪燕
    1131-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宏观上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护理管理和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和可视化工具VOSviewer软件,对脑卒中偏瘫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文献的发文年代、学科分布、研究主题以及主题演化进行分析.结果 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至2019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来源学科为临床医学领域;运动功能、超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以及早期中医康复护理方面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运动功能为主的研究主题向肌力、临床护理路径方面演变;超早期康复护理的相关研究则主要向满意度、后遗症方面演变;神经功能领域则逐渐向患者心理方面演变;早期中医康复护理也逐渐加强了对患者脑神经方面的重视.结论 我国脑卒中偏瘫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逐年增加,围绕运动功能、超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以及早期中医康复护理的研究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可视化

    军队特勤疗养中心大数据中台的研究与设计

    王雷肖征周晓明郭辉...
    1137-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军队特勤疗养中心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特勤疗养中心新的职能使命以及智慧疗养发展趋势,提出构建特勤疗养中心大数据中台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大数据中台的软硬件基础、大数据的组织、管理、服务等关键内容,设计特勤疗养中心大数据中台.同时,展望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大数据中台上的应用场景.

    特勤疗养大数据中台数据管理数据服务

    社区两种不同筛检流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出效果的对比

    黎俊勇郑湘毅李强邓炜静...
    1140-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初筛流程,探讨有利于社区开展的模式.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番禺区市桥街、东环街内进行肺功能检测的40岁以上人员167人,其中自检组63人,医检组104人.自检组进行网上平台答卷,医检组采用常规就诊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R 4.0.3完成.结果 自检组40~49岁人数占比多于医检组,医检组70岁以上占比多于自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筛≥16分,医检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自检组.初筛<16分,自检组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医检组;医检组的灵敏度为67.1%,高于自检组的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检组和医检组小气道通气障碍检出率分别为31.75%和19.23%.结论 社区COPD检出率仍低.40岁以上人群年龄范围差异大,早筛方法可多种方式并存,年轻者适合网络问卷进行初筛,年长者可使用门诊筛查、居住地义诊或社区宣传等形式进行筛查.重视小气道通气障碍患者的追踪随访.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功能检查社区

    血清HSP60、PPARγ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陈玉凤赵建林周艳红
    1143-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60(HSP6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时测定血清HSP60、PPARγ水平和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患者均接受6个月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时血清HSP60、PPARγ水平和糖脂代谢变化,分析血清HSP60、PPARγ水平与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6个月,T2DM患者血清HSP6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PAR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01);治疗6个月,T2DM患者HbA1c、FBG、2 h PBG、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01);T2DM患者血清HSP60水平与HbA1c、FBG、2 h PBG、TG、TC、LDL-C呈正相关(r>0,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P<0.05);T2DM患者血清PPARγ与HbA1c、FBG、2 h PBG、TG、TC、LDL-C呈负相关(r<0,P<0.05);与HDL-C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HSP60、PPARγ水平与T2DM患者糖脂代谢有关.

    2型糖尿病热休克蛋白6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糖脂代谢

    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综述分析

    田健楠万迎春
    1147-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的相关文献分析,对飞行人员的现病情况、矫治方法、特殊问题作一综述.方法 检索与引用国内外相关期刊,对原始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 屈光不正是飞行人员患病率、停飞率最高的疾病,以近视类屈光不正为主.矫治方法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我国飞行人员多采用屈光手术治疗,且术后应严格进行医学鉴定.结论 飞行学员视力有一定变化规律,但不足以据此改变招飞体检标准.飞行人员工作环境特殊,更应注重新制训练任务下的视觉功能监测.屈光手术对飞行人员视觉质量的影响不能忽视,应谨慎进行屈光手术.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的预防要注意严格标准、科学训练、早期防治.

    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综述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残余痛的研究进展

    姜百超李可大
    1151-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作为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已经成为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往往是其首选的治疗措施,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有残余疼痛,影响治疗效果.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和多种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术后残余疼痛症状,且可在短期恢复椎体高度,增加骨密度.本文对近几年中医特色治疗OVCF术后残余痛进行综述,为不同类型的术后残余痛患者治疗方案提供选择.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术后残余痛中医综述

    肱骨外上髁炎的外治疗法现状研究

    杨梦琪赵明宇张向东
    1154-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肱骨外上髁炎是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初起时症状轻微,此病为骨科门诊常见疾病.现肱骨外上髁炎外治法方法众多,本研究就近5年来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文献进行查阅、总结及归纳,以期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门诊治疗提供有益借鉴.

    肱骨外上髁炎保守治疗外治法综述

    关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呼吸肌训练与平衡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许文静吴豪郭迪张风林...
    1157-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已被更多人群认可.以往脑卒中康复主要集中在肢体运动、言语、认知障碍等方面,而肺功能康复一直未得到重视和推广.通过呼吸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本综述主要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与肺功能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进行探讨.

    平衡呼吸肌训练躯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