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对ICU意识清楚、智力正常中年患者认知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闫会娟李聪艳曹海娜朱红鹤...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意识清楚、智力正常中年患者认知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ICU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5例意识清楚、智力正常中年患者分组,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62例(给予ICU基础管理)和观察组63例(增加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观察两组认知功能、凝血指标及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定向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及MoCA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01);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01);观察组干预期间血栓、近端血栓、直径>7 mm的血栓及多发血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能通过提高ICU意识清楚、智力正常中年患者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认知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认知功能凝血指标

    床上单车运动与持续被动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的效果

    张保安孙晓刘强熊小云...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床上单车运动(CMB)与持续被动训练(CPM)在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某院84例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CPM组和CMB组,各42例,分别给予CPM和CMB.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CMB组ADL评分(67.24±5.45)分、(88.15±5.82)分,HSS评分(66.58±6.24)分、(81.52±6.17)分高于CPM组(59.97±3.53)分、(72.62±4.01),(61.09±5.11)分、(72.84±6.03)分,NRS评分(3.24±0.31)分、(2.08±0.18)分低于CPM组(3.82±0.48)分、(2.75±0.26)分(P<0.00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PM相比,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应用CMB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方面更具优势.

    膝外翻畸形膝骨性关节炎床上单车运动持续被动训练

    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在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中的效果

    李珍张子营马璐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骨折周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123例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骨肽注射液和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增加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后腕关节功能、骨折周围微循环指标.结果 4周末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观察组各项腕关节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周末和4周末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电泳指数(EEI)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骨折周围微循环,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渐进式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桡骨近腕关节骨折

    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足背屈功能及步态指标的影响

    赵维维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足背屈功能及步态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科91例SCP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6例增加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足背屈角度、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步速、步长、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支撑相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对SCP患儿治疗,可提升粗大运动功能,改善足背屈角度和步态.

    痉挛型脑瘫足背屈功能步态

    人形机器人干预联合体感游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鲍海丽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形机器人干预联合体感游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4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干预与治疗,对照组实施体感游戏干预,观察组实施人形机器人联合体感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状况及社交状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干预后儿童孤独症症状评定量表(CARS)评分为(34.28±5.37)分,观察组干预后CARS评分为(28.74±5.23)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人形机器人干预联合体感游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有较好干预效果,可改善其情感状况,提高其社交行为.

    人形机器人体感游戏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治疗

    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管理训练要素调查分析

    李海艳李洋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调查分析现有的家长管理训练(PMT)方案,总结PMT方案所涉的重要因素.方法 首先,收集所有减少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PMT方案,方案总数为25.然后,对方案中涉及的所有项目合并分类,分三类,总共24个项目.确认这些项目对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性.然后确定项目中的有效因素.从内容有效性(CVI)和满意效用比(CVR)两个方面对项目的重要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学龄前ASD儿童PMT项目总数为24项.分为三类:一般、专门和支持性项目.总结出PMT项目的重点要素5项,分别为心理健康、家长技能、心理教育、婚姻以及治疗知识,针对这5项要素,在家庭管理训练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有13项具体描述.结论 考虑到ASD儿童的特点,PMT项目的某些部分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变.通过调查学龄前ASD儿童的家庭管理训练项目,总结能够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因素,帮助家长明确如何有效开展ASD儿童的PMT.

    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管理训练行为问题干预措施

    神经功能重塑教育结合MOTOmed智能训练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白丽丽叶宁赵方方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功能重塑教育结合MOTOmed智能训练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科135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功能重塑教育结合MOTOmed智能训练.4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NGF、BDNF、N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功能重塑教育结合MOTOmed智能训练应用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神经功能重塑教育MOTOmed智能训练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陈贵莲潘华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某院102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西药甲钴胺治疗,观察组51例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动力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3.44±0.53)mPa·s低于对照组(4.05±0.75)mPa·s,观察组血浆比黏度(1.34±0.56)mPa·s低于对照组(1.70±0.69)mPa·s,观察组纤维蛋白原(4.14±0.62)g/L低于对照组(5.59±0.70)g/L(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44.83±4.56)m/s高于对照组(40.77±4.18)m/s,观察组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45.06±4.77)m/s高于对照组(41.81±4.32)m/s,观察组正中神经MNCV及SNCV(55.64±5.63)m/s高于对照组(47.70±4.85)m/s,观察组正中神经SNCV(51.32±5.11)m/s高于对照组(46.95±4.78)m/s(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 温针灸能显著改善DPN患者血流动力学,加速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温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

    局部与远道取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刘韶华李琨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与远道取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将行局部取穴针刺治疗的49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将局部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的47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及颈椎功能变化情况[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FS-CSA)].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和FS-CSA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经局部与远道取穴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功能,疗效确切.

    椎动脉型颈椎病局部取穴针刺远道取穴针刺

    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定点复位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王秋生赵明宇张学珍王宁...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定点复位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76例LIDP康复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卧床休养、腰椎牵引、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定点复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观察组显效24例,好转11例,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1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NRS评分较低(t=9.224,P<0.001);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t=4.946,P<0.001).结论 LIDP康复期患者接受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定点复位推拿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苍龟探穴法针刺定点复位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