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穴位电刺激联合闭链肌力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王海英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电刺激联合闭链肌力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某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闭链肌力训练,观察组加用穴位电刺激联合闭链肌力训练,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干预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运动功能得分(54.59±2.38)分、下肢运动功能得分(26.75±1.69)分高于对照组(51.26±2.17)分、(25.09±1.38)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202.63±15.76)分高于对照组(179.55±16.68)分,神经功能评价量表(NIHSS)评分(3.46±1.03)分低于对照组(5.11±1.17)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穴位电刺激联合闭链肌力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穴位电刺激闭链肌力训练脑卒中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腕踝针对癌痛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

    陈朗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加用腕踝针缓解癌痛患者疼痛情况的效果分析.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4例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8例,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干预.治疗2周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总缓解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治疗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人际交往、生活兴趣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治疗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3%和1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加用腕踝针治疗癌痛患者能够显著缓解其疼痛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腕踝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癌痛

    益气养血通窍汤联合针刺风池穴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及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窦晓清柳帅王振鹏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养血通窍汤联合针刺风池穴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科121例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和观察组61例(益气养血通窍汤联合针刺风池穴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58/61)优于对照组的81.67%(49/60),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评定(DARS)量表评分为(7.12±2.16)分、模拟视觉(VAS)评分为(3.29±1.03)分、眩晕中医临床症候积分为(7.33±1.35)分、复发率为6.56%低于对照组(9.54±2.08)分、(5.78±1.06)分、(9.68±1.17)分、18.33%(P<0.05);观察组基底动脉(BA)为(62.19±2.14)cm/s、左椎动脉(LVA)为(46.23±2.10)cm/s、右椎动脉(RVA)为(49.13±2.11)cm/s高于对照组(59.13±2.09)cm/s、(43.18±1.99)cm/s、(43.39±2.25)cm/s(P<0.05).结论 益气养血通窍汤联合针刺风池穴应用于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中,通过扩张血管,调和气血,促进脑组织的再灌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眩晕症状,降低复发概率.

    益气养血通窍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针灸

    红花化瘀方涂擦联合白虎摇头针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梁芳芳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花化瘀方涂擦、白虎摇头针法针刺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对照A组、对照B组及联合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A组予以红花化瘀方涂擦,对照B组予以白虎摇头针法针刺,联合组予以红花化瘀方涂擦联合白虎摇头针法针刺.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肢疼痛程度(VAS评分)、肿胀程度.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 红花化瘀方涂擦、白虎摇头针法针刺联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及肿胀,促使上肢运动功能提升,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红花化瘀方白虎摇头针法

    超前镇痛对老年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谵妄发生的影响研究

    王慧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前镇痛对老年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的86例老年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未进行超前镇痛组)和观察组(超前镇痛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疼痛介质(PGE2、SP及β-EP)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的血清疼痛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及48 h的血清疼痛介质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 d及3 d的谵妄发生情况均为0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例及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对老年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谵妄发生的影响更为积极,在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中具有相对较高的应用价值.

    超前镇痛老年四肢骨折手术疼痛介质谵妄

    偏头痛患者先兆症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

    王玉梅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先兆症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某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2例,将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者纳入MA组(32例),发病前无先兆症状者纳入MOA组(5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所有患者认知水平,分析偏头痛患者先兆症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OA组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水平与出现先兆症状的偏头痛患者息息相关(OR>1,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在出现先兆症状时明显.

    偏头痛先兆症状认知水平相关性

    超声引导下行腰方肌前路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王鹏鹏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行腰方肌前路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95,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腰方肌前路神经阻滞,术中均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比较血流动力学、疼痛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切皮后1 min(T1)、手术结束(T2)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0.83±0.17)分,对照组(0.85±0.14)分](P>0.05),观察组4 h、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补救镇痛为6.25%(3/48),低于对照组25.53%(12/47),P<0.05;两组尿潴留、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腰方肌前路神经阻滞通过提高镇痛效果改善老年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不良反应.

    超声引导疝修补术老年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功能的变化

    吴云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某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根据复发情况对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LVAmax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复发17例,余133例未复发.复发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和心房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患者随访12个月后左心室LVEDD(44.9±3.3)mm,LVESD(28.2±3.3)mm,LVEF(68.9±7.2)%,术前左心室LVEDD(48.3±4.9)mm,LVESD(32.3±5.9)mm,LVEF(61.9±5.5)%,未复发患者随访12个月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及左心室结构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明显,有助于逆转房颤患者左心房重构,治疗成功率高,对提高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房颤射频消融术心功能

    胶质瘤患者组织MMP及Livin蛋白、cyclinD1表达的变化观察

    孙新宇
    19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与观察胶质瘤患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胶质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80例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组织MMP(MMP-2、MMP-7及MMP-9)及Livin蛋白、cyclinD1表达情况,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级者的上述指标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组织MMP指标及Livin蛋白、cyclin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分级较高者的上述指标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分级较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质瘤患者的组织MMP及Livin蛋白、cyclinD1呈现高表达状态,且分级较高者的表达相对较高,因此上述指标在胶质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胶质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凋亡蛋白抑制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

    激素类药物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柏继昌赵一陈哲宋永蔚...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激素类药物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2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激素类药物类型将患者分为4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央区淋巴清扫术.A组术中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创面喷洒治疗,术后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B组仅术后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C组仅术中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创面喷洒治疗;D组术中、术后均未给予激素类药物治疗.统计各组患者术后3 d低钙血症总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低钙血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结果 术后3 d D组共发现11例低钙血症,总发生率为28.95%,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术后3 d低钙血症总发生率2.94%,为最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按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D组(23.68%)、C组(9.09%)、B组(6.94%)、A组(1.47%),各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3 d低钙血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发生率为21.05%,明显高于A组、B组、C组,其中A组总发生率1.47%,为最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应用激素类药物后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

    激素类药物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后并发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