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侠杰田河水张俊杰李嵘...
    51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58例增加针刺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角度分别为(45.88±2.79)°、(45.71±3.51)°、(66.47±12.03)°、(67.66±11.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FV、PSV、PI和RI水平分别为(26.98±4.49)cm/s、(59.79±13.64)cm/s、(0.81±0.19)、(0.48±0.10),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CSR颈痛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通过提高颈椎稳定性及降低循环阻力等机制,改善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

    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穴夹脊穴颈功能活动度

    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赵娟娟
    513-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数字表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42例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均分为康复训练组与中医结合组.其中康复训练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中医结合组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的肌张力、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中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59%,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的8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比康复训练组,中医结合组肌张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相比康复训练组,中医结合组上肢、下肢、Fugl-Meyer量表(FMA)总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明显改善患者肌张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肢体功能.

    中风针刺华佗夹脊穴康复训练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肢体功能

    肌内效贴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赵晓坤周俊杰张倩倩
    516-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悬吊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对比两组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肢运动能力、运动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56.49±3.45)分高于对照组(50.27±3.16)分(P<0.0001);观察组的10 m步行测试(0.89±0.41)m/s高于对照组(0.69±0.32)m/s(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28.97±3.78)分高于对照组(21.75±3.42)分(P<0.0001);观察组生理耗能指数(0.19±0.07)beats/m低于对照组(0.26±0.09)beats/m(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提升患者步行功能,同时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效能.

    肌内效贴悬吊运动脑卒中

    益气活血方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王套均张芳
    518-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某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针刺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表面肌电信号(sEMG)、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肌电积分值增加,均方根振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QLQ-C30)、肢体功能(Fugl-Meryer)评分大幅提高,且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气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肌肉活动、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脑卒中偏瘫益气活血方针刺疗效

    通络止痛汤涂擦与平衡针刺疗法联用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

    丁佳佳黄超张倩费英俊...
    52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通络止痛汤涂擦与平衡针刺疗法联用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平衡针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络止痛汤涂擦,比较两组肩部疼痛程度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与对照组(7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止痛汤涂擦与平衡针刺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效果.

    通络止痛汤平衡针刺疗法肩手综合征

    糖尿病疗养员睡眠质量现状调查及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分析

    付晓超高风高明月徐乐乐...
    523-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疗养员的睡眠质量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06例糖尿病疗养员基本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分别评价疗养员的睡眠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疗养员PSQI总分为(11.64±4.50)分,总分>10分,睡眠质量较差;自我管理行为(38.30±8.53)分,经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睡眠质量评分和自我管理行为有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疗养员睡眠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疗养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加强疗养员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低分项目,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帮助糖尿病疗养员改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糖尿病睡眠质量自我管理行为

    体液免疫与可提取核抗原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孙翔拓红晓
    526-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体液免疫与可提取核抗原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根据疾病是否于活动期进行分组,分为活动期组38例、非活动期组52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某院进行体检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参与者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留取上层血清.比较三组间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包括免疫球蛋白A(i 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 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 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3及C4;另对比三组可提取核抗原阳性检出率,包括抗干燥综合征A(sjogren syndrome 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jogren syndrome B,SSB)抗体、抗双链DNA(double strain DNA,ds-DNA)抗体、抗U1小核糖核蛋白(nuclear ribonuclear protein,nRNP)抗体及抗Sm抗体.结果 活动期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及对照组,且活动期组C3、C4水平均低于非活动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活动期组IgM及C3、C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抗SSA、抗SSB、抗ds-DNA、抗nRNP、抗Sm抗体、IgA、IgM、IgG、C3及C4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可提取核抗原及体液免疫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液免疫与可提取核抗原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发挥互补作用,对其水平及阳性率进行判断,可早期发现病情,并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利于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系统性红斑狼疮体液免疫可提取核抗原诊断价值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张进周
    528-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联合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激动剂帕罗西汀应用于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OCD患者9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FB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5-HT、多巴胺(DA)功率值、随访3个月主观幸福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Y-BOCS评分、SCL-90评分、DA功率值低于对照组,5-HT功率值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FBT联合5-HT激动剂帕罗西汀治疗OCD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5-HT、DA功率值,缓解强迫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主观幸福感.

    强迫症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帕罗西汀5-羟色胺多巴胺主观幸福感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早期诊断胃癌效能分析

    姬忠凯
    53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ME-NBI)早期诊断胃癌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100例高度疑似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普通白光内镜(WLE)、ME-NB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WLE与ME-NBI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手术结果得知,100例高度疑似胃癌患者中41例诊断为胃癌,占41.00%,59例为良性胃病,占59.00%;ME-NBI检查的准确度(95.00%)、特异度(94.92%)、阳性预测价值(92.86%)高于WLE检查(81.00%、79.66%、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BI检查的灵敏度(95.12%)、阴性预测价值(96.55%)略高于WLE检查(82.93%、8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LE检查与手术结果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14);ME-NBI检查与手术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97).结论 ME-NBI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度,且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胃癌提供重要依据.

    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胃癌诊断价值

    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短期复发及颈部皮肤麻木情况的影响

    岳海军
    534-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短期复发及颈部皮肤麻木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于某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8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改良颈清扫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颈部皮肤麻木情况、短期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颈部皮肤感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短期总复发率4.65%略低于对照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8%略低于对照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减术中失血量,改善患者颈部皮肤感觉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传统改良颈清扫术颈部皮肤麻木生存质量短期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