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疗养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疗养医学

月刊

1005-619X

zglyyx@126.com

0335-4030054

066104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保二路13号

中国疗养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将坚持知识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坚持公正、严谨的学风和朴实、清新的文风,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和学派的讨论与争鸣,以创新意识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光大现代疗养医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动运动方案联合抗阻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的效果

    吕茜赵倩
    851-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运动方案联合抗阻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KOA)老年患者生物力学指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信封法将129例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阻训练,观察组联合主动运动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中的疼痛(6.11±2.44)分、僵硬(2.13±0.62)分和身体功能评分(23.81±3.33)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4.37±0.61)分、髌骨指数(PFI)(0.98±0.71)、Insall Salvati指数(IS)(0.91±0.43)、Blackburne-Peel指数(BP)(0.73±0.59)较对照组(8.46±3.12)分、(3.48±1.03)分、(30.67±4.91)分、(6.46±0.74)分、(1.34±0.84)、(1.12±0.64)、(1.01±0.73)下降明显,观察组的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499.73±70.59)m明显高于对照组(449.01±60.23)m,计时上下楼梯测试(TUDS)(4.61±1.23)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水平(4.38±1.11)s明显低于对照组(8.32±1.54)s、(7.34±1.64)s(P<0.05).结论 主动运动方案联合抗阻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物学指标的恢复,同时明显改善运动能力.

    主动运动抗阻训练膝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

    腰腹肌核心肌力康复训练对老年LDH术后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的影响

    赵松阳郑玉宽陈世洋段帷韬...
    853-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腰腹肌核心肌力康复训练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关节康复科收治的125例LDH术后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63例给予腰腹肌核心肌力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23.43±1.21)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训练1个月末(4.25±0.69)分、(2.34±0.71)分均高于观察组的(14.75±1.54)分、(3.12±0.59)分、(1.51±0.72)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19.69±4.14)分、腰部功能训练1个月末(-0.61±0.15)分、3个月末(0.11±0.03)分均低于观察组的(25.23±4.33)分、(0.06±0.18)分、(0.77±0.04)分(P<0.05).结论 腰腹肌核心肌力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腰背部肌肌力,缓解腰腹肌力退化状况,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增加患者腰部耐力,促进患者康复.

    腰腹肌核心肌力康复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功能

    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探讨

    史新炜杨卫利介卫君
    856-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给予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9例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44例给予言语训练干预,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言语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构音障碍干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FDA)(13.92±4.43)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71.39±6.13)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86.24±10.82)分高于对照组(11.39±4.18)分、(65.17±6.27)分、(75.93±10.36)分(P<0.05).结论 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给予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可纠正构音肌异常状态,使神经肌肉产生被动节律性收缩,从而可有效改善患者构音障碍症状,促进患者言语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卒中言语训练电刺激构音障碍言语功能生活质量

    浅谈某院老干部智慧病房建设及应用前景

    吴美娟赵慧芳陈飞
    858-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老干部病区特点及临床需求,依托医疗护理服务、安全管理、质量效益,对现有老干部病房楼实施智慧化改造,实现科技化的医疗服务、人性化的温馨护理、精细化的安全管理,为医院减轻护理工作负担、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丰富的服务、更好的就医体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科技形象和竞争力.

    智慧病房智慧医疗物联网优化服务护理质量

    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郭刚
    861-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预后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的关系,旨在指导未来老年PD患者预后风险评估与干预.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来某院就诊的85例老年PD患者,在治疗前测定患者血清HIF-1α、EGF水平,调查患者基线资料,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于治疗1年评估患者预后,分析血清HIF-1α、EGF水平与老年PD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85例PD患者经治疗1年,Hoehn-Yahr分级1级8例,1.5级10例,2级13例,2.5级14例,3级18例,4级12例,5级10例,预后不良(3级+4级+5级)40例,占47.06%;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IF-1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EG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PD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EGF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EGF低表达、HIF-1α过表达均是老年PD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老年PD患者治疗前的血清EGF、HIF-1α水平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AUC均>0.80,预测价值均理想.结论 老年PD患者治疗前血清EGF低表达、HIF-1α过表达均可能提示治疗后预后不良高风险,可将二者作为老年PD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标志物.

    帕金森病低氧诱导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预后相关性

    三叉神经痛患者微球囊压迫术后面部感觉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

    李洪涛
    86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GN)患者微球囊压迫术后面部感觉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T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球囊压迫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TGN患者面部感觉异常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病程、疼痛累及部位、球囊压迫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分析TGN患者微球囊压迫术后面部感觉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TGN患者中微球囊压迫术后面部感觉异常25例,发生率为31.25%;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疼痛累及第二支神经、球囊压迫时间长、合并高血压均为TGN患者术后面部感觉异常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TGN患者在微球囊压迫术后面部感觉异常发生率较高,而疼痛累及第二支神经、球囊压迫时间长、合并高血压均为TGN患者术后面部感觉异常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面部感觉异常第二支神经球囊压迫时间

    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亮丙瑞林、比卡鲁胺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卢杨
    868-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亮丙瑞林、比卡鲁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丹东市人民医院78例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亮丙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氩氦冷冻消融术.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较常规组71.79%(28/39)高(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研究组血清VEGF、MMP-9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均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经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亮丙瑞林、比卡鲁胺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调节免疫功能.

    T3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比卡鲁胺亮丙瑞林氩氦冷冻消融术

    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效能分析

    郭奎星
    870-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三门峡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三维重建检查,依据改良Schatzker分型法进行骨折分型,并根据手术结果确定最终骨折分型.以手术分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83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所有骨折分型中Ⅰ型有11例,Ⅱ型30例,Ⅲ型12例,Ⅳ型9例,Ⅴ型14例,Ⅵ型7例.以手术分型结果为"金标准",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性为91.57%(76/83),与手术分型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93).83患者中有16例经CT三维重建诊断后改变手术方案;2例Ⅰ型骨折患者将原先的骨螺钉固定方案更改成钢板(L型)固定;4例Ⅱ型骨折患者转手术治疗;4例V字形骨折患者更改手术入路.结论 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技术CT骨折分型诊断效能

    影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效果的因素分析

    谢大亮
    872-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汝阳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3例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BAL治疗.统计患儿一般资料,以BAL治疗1周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将可能影响BAL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效果的因素纳入自变量并赋值,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BAL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效果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L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效果不受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胸腔积液、肺不张位置影响(χ2=1.358、1.201、0.119、0.009、0.145,P=0.244、0.273、0.731、0.924,0.703),但可能受BAL前病程、支气管镜下管腔狭窄、镜下痰栓影响(χ2=7.334、8.011、7.990,P=0.007、0.005、0.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AL前病程≥15 d、支气管镜下管腔存在狭窄、镜下有痰栓是导致BAL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无效的影响因素(OR=3.643、3.967、3.852,P<0.05).结论 BAL前病程≥15 d、支气管镜下管腔存在狭窄、镜下有痰栓是导致BAL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无效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准确评估患儿是否存在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支气管肺炎肺不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儿童

    引流导管同期和分期置入胸腔双侧引流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回顾性分析

    孙会玲
    874-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引流导管同期和分期置入胸腔双侧引流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许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2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7例患者采用引流导管同期双侧置入胸腔进行引流(A组),55例患者采用引流导管分期置入胸腔进行引流(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以及置管引流期间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引流有效率为80.85%,B组引流有效率为76.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分别为(5.4±1.9)d、(11.4±3.6)d、(3.4±1.2)d,短于对照组的(7.6±2.1)d、(15.6±4.4)d、(5.1±1.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管引流期间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分别为(17.43±5.71)分、(24.57±4.93)分、(16.35±4.06)分、(13.28±3.55)分、(17.72±5.66)分,高于B组的(13.50±4.47)分、(17.83±5.00)分、(12.29±4.11)分、(9.82±2.98)分、(13.03±5.1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管后胸痛、置管处红肿发生率分别为8.51%、29.79%,低于B组的25.45%、52.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导管同期置入胸腔双侧引流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可缩短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间,置管期间患者生活质量高,且置管相关并发症更少.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胸腔引流同期置管分期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