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棉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棉花
中国棉花

喻树迅

月刊

1000-632X

journal@cricaas.com.cn;cottonsci@gmail.com

0372-2525361/362/369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中棉所办公区

中国棉花/Journal China Cott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述评棉业市场热点,报道最新研究进展,推广先进植棉技术,传递最新环球棉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棉花产业大事记

    《中国棉花》编辑部
    1-3页

    三裂棉不育胞质杂交组合F1、F2产量优势分析

    唐会妮张梦王舜戚廷香...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7个不同细胞核背景的三裂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D8)和1个具有强恢复力的哈克尼西棉雄性不育恢复系ZHR142作为亲本,配制7个杂交组合,分别种植在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阿拉尔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南安阳,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F1、F2和对照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F2产量优势较F1有所衰退,但仍有部分组合如3、6和7的F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表现较好;大部分CMS-D8胞质F2产量竞争优势减退主要是由于铃重的降低;部分组合如1、3、6和7的不同世代在2个生态点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尤其是组合6和7的F1、F2产量在阿拉尔生态点均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本研究结果对D8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棉选育及其F2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棉花CMS-D8杂种优势杂种二代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竞争优势优势衰退

    致谢2023年《中国棉花》审稿专家和编委

    《中国棉花》编辑部
    10页

    温室条件下中棉113对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评价

    赵丽红张亚林冯自力魏锋...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中棉113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113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113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播种后50 d,中棉113的病情指数为19.15~34.82,说明中棉113对这11个菌株均有较好的抗性,达到抗或耐水平.此外,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侵染中棉113对其生物量指标的影响不同,对棉花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根长、地下部鲜物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中棉113病情指数与地下部鲜物质质量、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将中棉113的黄萎病发生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相结合可较好地评价其黄萎病抗性,这些结果可为中棉113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提供参考.

    棉花中棉113黄萎病病害防治抗病性品种区域划分

    不同植棉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K07-1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张东风王洪彬贺立强毛鹏志...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常规聚乙烯(polyethylene,PE)地膜为对照,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探究5 cm、10 cm、15 cm、20 cm和2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覆膜对K07-12产量和纤维品质等的影响,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PE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的5~2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1.24℃、1.95℃和2.41℃,K07-12籽棉单产分别下降26.26%、24.70%和16.53%.全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均在1膜4行种植模式下获得最高的籽棉和皮棉单产.同一种植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与PE地膜处理的马克隆值有显著差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差异.

    植棉模式地膜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聚乙烯地膜土壤温度棉花产量纤维品质

    著作权使用说明

    《中国棉花》编辑部
    20页

    施肥方式对南疆棉花巴43541生长发育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孙绘健冯国艺姚青青罗静...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尉犁县和轮台县开展多点试验,以棉花品种巴43541为材料,设置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1)、常规肥料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C2)和当地农民惯用的施肥方法(C3)共3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巴43541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C1处理的生育期较C3处理缩短2~7 d,较C2处理延长2~4 d.与C2和C3处理相比,C1处理下巴43541的单株果枝数(铃期)、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明显提高,在3个试验点的籽棉单产均超过6 500 kg·hm-2,化肥减施率为5.6%~37.0%,籽棉增产4.1%~8.3%,籽棉总收益扣除肥料总成本后的收益增加1 718~6 832元·hm-2.因此,"缓释复合肥基施+滴灌肥减量追施+叶面肥喷施"为主体的施肥技术具有绿色、轻简、高效的特点,适合在南疆植棉区推广应用.

    棉花缓释复合肥叶面水溶肥产量植棉效益南疆

    2019-2023年《中国棉花》发表论文下载量和引用量前10

    《中国棉花》编辑部
    27页

    2008―2022年山东省审定中熟常规棉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齐洪鑫赵文超董灵艳王汝明...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山东省近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并根据演变规律选育适宜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以2008―2022年山东省审定的73个中熟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皮棉单产、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性状进行比较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上述性状对73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皮棉单产呈上升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当卡方距离值为1.43时,73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Ⅱ类品种的平均皮棉单产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山东省这15年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受生育期影响最为明显;针对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棉花栽培管理模式,宜选育生育期120 d左右、666.7 m2皮棉产量超过125.62kg,且断裂比强度在30.69 cN·tex-1以上的棉花品种.

    山东省棉花审定品种中熟常规棉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中棉所49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

    方丹杨瑞楠徐双娇田新权...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中棉所49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光籽经剥壳、粉碎、过筛、皂化、溶剂萃取并硅烷化衍生后,用HP-5MS柱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平台,采用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棉所49棉籽仁中含有胆固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Δ5-燕麦甾醇、羽扇豆醇、Δ7-燕麦甾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和高根二醇这9种植物甾醇.每100g中棉所49棉籽仁中总甾醇含量为124.870 mg,其中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Δ5-燕麦甾醇的含量较高,分别占甾醇总含量的79.669%、10.647%和4.238%;高根二醇是其特征成分.本研究为棉籽的综合利用和营养评价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也为鉴定高档食用油提供了新的方法.

    棉籽植物甾醇气相色谱-质谱组分含量中棉所49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