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棉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棉花
中国棉花

喻树迅

月刊

1000-632X

journal@cricaas.com.cn;cottonsci@gmail.com

0372-2525361/362/369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中棉所办公区

中国棉花/Journal China Cott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述评棉业市场热点,报道最新研究进展,推广先进植棉技术,传递最新环球棉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与棉花"保险+期货"差异性研究

    刘小凤王力王斌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剖析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与棉花"保险+期货"的差异性,为完善我国棉花支持政策提供参考.采用比较研究法,从政策目标实现方式、政策运行机制、政策成本和政策可持续性4个维度对两者进行全面的对比与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棉花"保险+期货"降低了各类市场主体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市场化程度高,棉农在风险管理环节的参与度高;政策成本降低且可控;能避免直接价格干预,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更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分析可得到如下启示:应进一步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加快发展棉花"保险+期货",推动棉花支持政策的多元化和组合化.

    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期货政策优化差异性多元化运行机制

    致谢2024年《中国棉花》审稿专家和编委

    《中国棉花》编辑部
    7页

    棉花秸秆还田现状及其对棉花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进展

    路海洋陈伟明王方永傅积海...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棉花秸秆还田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次年棉花的出苗率,还田后秸秆腐解慢等.在综述棉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针对棉花秸秆还田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棉花秸秆还田生长发育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容重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土壤养分

    棉花产业链探讨

    郑曙峰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棉花作为资源通过不同产业转移直达消费者的物质联系、价值关联、产业价值实现,包括产业链的组成、逻辑关系、关联度、功能、相关产品等.产业链的组成包括:棉花种业、种植、籽棉初加工、纺织服装制造、棉籽深加工利用、棉株加工利用、专用机械装备制造与工艺设计(装备、工艺、智能化系统等)及其他(期货保险、社会化服务、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意设计、废棉回收利用等支撑产业).基于此绘制了棉花产业链图,旨在便于棉业价值展现、提升公众认知,推动棉花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棉花全产业链关系图种植种业加工棉纺服装纤维油脂饲料菌料医药化工军工生物基材料非粮生物质大食物观大农业观三产融合

    著作权使用说明

    《中国棉花》编辑部
    17页

    2024年棉花产业大事记

    《中国棉花》编辑部
    18,43页

    喷施不同次数和剂量甲哌(鎓)类化学封顶剂对新海6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星星马辉欧欢艾麦尔江·阿布力提甫...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化学封顶剂"向铃转"(250 g·L-1甲哌(鎓)水剂)对海岛棉新海62号的化学封顶效果,设计喷施不同次数(1次或2次)和不同剂量的"向铃转"处理,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和剂量的"向铃转"对其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向铃转"处理对海岛棉新海62号的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每666.7 m2 一次性喷施"向铃转"80 mL和每666.7 m2 50 mL+30 mL分2次喷施"向铃转"处理的新增单株有效果枝数、大铃和吐絮铃较多,干铃较少,能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可采取每666.7 m2 一次性喷施"向铃转"80 mL和每666.7 m2 50 mL+30 mL分2次喷施"向铃转"的化学打顶技术代替人工打顶来协调新海62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以塑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长绒棉新海62号化学封顶棉铃甲哌(鎓)空间分布产量

    棉花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及尿素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范艳菊倪明月李振星张磊...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棉花秸秆(棉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及尿素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021年在山东德州市宁津县设置5个处理,在棉花盛花期和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显示:在0~20 cm 土层中,棉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棉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T3处理)和尿素(T4处理)能显著增加盛花期、收获期土壤中细菌数量和收获期土壤真菌数量;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棉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在0~20 cm 土层中,棉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尿素分别显著提高盛花期、收获期的土壤脲酶活性,配施尿素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40 cm 土层中,增施尿素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但>20~40 cm 土层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结果初步表明,德州地区冬季棉秆还田结合增施秸秆腐熟剂或尿素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具有正向效应.

    棉花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土壤酶腐熟剂尿素酶活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细菌真菌

    南疆干播湿出条件下封顶方式对塔河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何悦刘英刚张东鹏王鹏军...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封顶方式对新疆南疆干播湿出条件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2022年在小海子垦区通过设置人工打顶、无人机化学封顶、机车化学打顶3种封顶方式,测定分析3种封顶方式下塔河2号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机车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相比,无人机化学封顶的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1.24%~12.13%、3.51%~40.03%和34.24%~114.76%,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分别提高3.41%~10.93%、5.96%~9.93%、0.17%~2.03%和1.62%~3.30%;人工打顶和无人机化学封顶的籽棉单产和铃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机车化学打顶.研究初步表明,在南疆干播湿出条件下无人机化学封顶更适用于塔河2号.

    封顶方式塔河2号施药方式人工打顶化学打顶无人机施药干播湿出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品质指标

    早熟机采棉品种金垦1903

    董承光周小凤马晓梅王新...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垦1903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国家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中,金垦1903的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84.9 kg、169.1 kg和166.6 kg,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超过30 mm,断裂比强度超过30cN·tex-1.对金垦1903的选育过程及其在国家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为该品种的后期示范应用提供参考.

    陆地棉品种选育金垦1903早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抗病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