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刘起勇

双月刊

1003-4692

bingmei@icdc.cn

010-58900731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西省长治市宠物犬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及巴贝虫感染状况调查

    崔永洁刘益萍崔佳饶华祥...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西省长治市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及巴贝虫等5类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在宠物犬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宠物犬抗凝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进行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钩体等细菌性病原体的检测,采用普通PCR法进行巴贝虫的检测,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组间感染率的差异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共收集98份宠物犬血液标本,结果显示巴尔通体阳性率为4.08%(4/98),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为3.06%(3/98),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7.14%(7/98),巴贝虫阳性率为3.06%(3/98),钩体未检出.不同性别、犬龄以及是否接种疫苗的犬只中,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有2只宠物犬存在共感染现象,具体为巴尔通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共感染1只,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共感染1只.2份巴贝虫阳性标本测序成功,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均为吉氏巴贝虫.结论 山西省长治市宠物犬感染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具有感染人和其他动物的潜在风险,须做好宠物犬只的管理和疫病防控.

    宠物犬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巴贝虫

    广东省中山市城区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抗性基因突变分析

    杨罗菊岳巧云刘德星胡佳...
    237-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2020年中山市中心城区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并探究中山市白纹伊蚊野外种群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VGSC)击倒抗性(kdr)突变情况,为病媒生物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在中山市城区5个不同生境采集伊蚊成蚊和幼蚊,经过实验室饲养后,挑选白纹伊蚊雌性成蚊应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其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用PCR扩增中山市白纹伊蚊种群VGSC基因片段,并分析其kdr突变情况.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RxC列联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 生物测定结果显示,中山市城区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对0.03%溴氰菊酯、0.08%顺式氯氰菊酯、0.07%高效氯氟氰菊酯、0.4%氯菊酯、0.4%高效氯氰菊酯类杀虫剂的24 h死亡率范围分别为9.48%~50.82%、6.89%~40.69%、2.61%~38.13%、0.88%~50.00%和 17.95%~94.00%.除金字山森林公园种群对0.4%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为可能抗性外,其余均表现为抗性.共检测了 318只白纹伊蚊VGSC基因,结果显示,中山市种群1532位点未出现突变,1534位点已发生突变.1534位点存在4种突变等位基因,包括TTG/L、TCC/S、TCG/S和TGC/C,TTG/L出现频率最高(57.23%);有9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TTC/TTC(F/F),野生/突变型杂合子TTC/TCC(F/S)、TTC/TCG(F/S)、TTC/TTG(F/L)和 TTC/TGC(F/C),突变型纯合子 TTG/TTG(L/L)、TCC/TCG(S/S)和 TCC/TCC(S/S),突变型杂合子TTG/TCC(L/S),以突变型纯合子L/L占比最高,为41.82%.结论 中山市中心城区白纹伊蚊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经产生了较高程度的抗性,有必要持续监测蚊虫抗药性,并根据抗药性现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相关蚊媒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白纹伊蚊生物测定抗药性击倒抗性拟除虫菊酯

    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杀虫剂抗药性调查研究

    曹自有田鹏戴雨琪尹建海...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成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中国消除疟疾后该区域的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7月4-26日,在中缅边境地区选取腾冲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县)和盈江县作为监测县,在每个县选择1个适宜中华按蚊孳生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采集不少于800只雌性吸血中华按蚊带回实验室,次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诊断剂量法测定蚊虫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种剂量杀虫剂重复测定3次取均值,记录杀虫剂接触时间、首只蚊虫击倒时间、60 min蚊虫击倒数以及24 h蚊虫死亡数,计算首只蚊虫击倒时间均值、60 min击倒率、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24h校正死亡率,x2检验分别比较3个调查点试虫对每种杀虫剂的24 h校正死亡率差异.杀虫剂标准品和WHO推荐的成蚊接触筒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提供.结果 3个监测县共完成2 224只中华按蚊的测定,共测定0.05%溴氰菊酯、0.15%高效氯氟氰菊酯、0.15%高效氟氯氰菊酯、5%马拉硫磷、0.5%氯菊酯、1%杀螟硫磷、0.1%1噁虫威、0.1%残杀威和0.06%氟虫腈9种杀虫剂.结果显示,沧源县调查点中华按蚊成蚊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25.68%、26.58%、46.67%、100%、39.19%、86.75%、55.29%、35.96%和 25.40%;腾冲市调查点中华按蚊成蚊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40.40%、44.58%、34.74%、96.05%、5.00%、97.00%、44.19%、27,96%和 63.41%;盈江县调查点中华按蚊成蚊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9.73%、49.41%、53.95%、100%、26.47%、100%、91.67%、100%和43.37%.3个调查点试虫对0.15%高效氯氟氰菊酯、0.15%高效氟氯氰菊酯、0.5%氯菊酯、1%杀螟硫磷、0.1%(噁)虫威、0.1%残杀威和0.06%氟虫腈7种杀虫剂的24 h平均校正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缅边境调查地区中华按蚊对多种杀虫剂已产生抗性,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杀虫剂的使用,在稳定控制疟疾媒介按蚊的同时延缓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中华按蚊杀虫剂抗药性中缅边境

    广州市高校学生与教职工登革热防控知识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张陈欢欧蔚辉拉珍翁嘉喜...
    249-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广州市高校教职工与学生的登革热防控知识与预防行为实施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高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方便抽样方法,通过匿名自填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市19所高校共5 527名学生与1 470名教职工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及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率和比例的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及登革热预防行为实施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高校学生与教职工登革热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3.14%,其中学生为47.82%,教职工为73.13%.登革热预防行为总体实施率为64.47%,其中学生为62.55%,教职工为7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受访的学生中,年龄、专业、生源地为知晓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影响因素,性别、生源地、年级、知晓登革热防控知识为实施登革热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受访的教职工中,性别和工作岗位为知晓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影响因素,知晓登革热防控知识、工作年限和工作岗位为实施登革热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州市高校学生与教职工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率及预防行为实施率不高,学校需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师生登革热防控健康宣教与健康促进活动,推动广州市高校登革热疫情防控有序开展.

    登革热防控知识行为高等学校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256页

    深圳市龙岗区在建工地登革热疫情风险及防控现状调查

    甘立勤沈培林何志海刘武艺...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深圳市龙岗区在建工地登革热防控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2023年9月对龙岗区在建工地的蚊媒密度和孳生地进行现场调查,比较建筑工地的布雷图指数(BI)、蚊媒孳生地类型、蚊媒密度超标比例;分析建筑工地防蚊灭蚊措施与制度、管理人员对登革热防控的认识等因素对工地蚊媒控制的影响;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率的比较,用趋势x2检验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共调查工地48处,工地工棚30处,地下室41处.工地工棚和地下室BI均值分别为4.62和4.51,2类场所蚊媒密度超标率分别为33.33%和31.71%;工地工棚孳生地以生活垃圾积水、建筑垃圾积水和生活储水容器为主,地下室孳生地以地面低洼积水、排水沟渠和竖井为主.14.58%的工地负责人熟悉登革热防控要求,79.17%基本了解,6.25%不了解,负责人对登革热防控越熟悉,工地蚊媒密度达标率越高(趋势x2=5.070,P=0.038);95.83%的工地定期灭蚊,其中≥1次/2周的占比为68.78%,1次/月或1次/2月的占比为27.08%;43.75%的工地未定期对积水投放缓释灭蚊幼药物,其蚊媒密度达标率为45.00%,其余56.25%工地定期使用缓释灭蚊幼药物,蚊媒密度达标率为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7,P=0.032).结论 龙岗区在建工地人员密集,蚊媒密度高,登革热疫情暴发风险高;工地管理方应重视登革热防控,并通过环境改造、采用防蚊措施和灭蚊幼药物等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建筑工地登革热蚊媒控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