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马铃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马铃薯
中国马铃薯

陈伊里

双月刊

1672-3635

potatobjb@neau.edu.cn

0451-55190003

150030

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马铃薯/Journal Chinese Potato Journa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农业大学主办,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7年,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事业为办刊宗旨。本刊集学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发行量大、社会影响广泛,是马铃薯生产、科研、经销单位和用户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砜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动态消解规律

    张宏肖春芳王甄高剑华...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薯/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由于作物栽培时间和生育期不一致导致田间杂草管理难度较大,符合该技术的除草剂鲜有报道.砜嘧磺隆杀草谱广、选择性好,可较好应用到该技术中.为准确评价砜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明确其在"薯/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应用的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砜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施药量为0.5~2.0 mg/kg时,在土壤中半衰期为7.70~9.50 d,9.50 d内降解量为初始沉降剂量一半,在施药42d后土壤残留量为0.001 8~0.009 0 mg/kg.为确保安全使用砜嘧磺隆,最大限度减轻除草剂造成的药害,施用砜嘧磺隆9.50 d后再栽培其他作物相对安全.

    砜嘧磺隆残留动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半衰期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马铃薯田蚜虫群落组成

    陈齐云龙陈利苹李正男张磊...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马铃薯生产常遭受病毒病影响,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传播重要媒介.2021与2022年7月和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使用黄板和黄皿诱蚜器采集马铃薯田蚜虫,进行种类鉴定和群落结构分析.当地马铃薯田蚜虫共计18属24种.其中,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craccivora)、苜蓿无网蚜(Acyrthosiphon kondoi)、奇异粗腿蚜(Macropodaphis paradoxa)、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及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为优势种.根据蚜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可知,优势种群相对数量随时间增长变化较小,表明该地区马铃薯田蚜虫群落构成相对稳定.研究结果有助于当地开展马铃薯田蚜虫监测和防治工作.

    蚜虫马铃薯群落结构多样性

    组分互作对马铃薯淀粉理化与消化特性的影响

    尹立媛周卉卉郑振佳刘伟...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淀粉广泛应用于面食、乳制品、肉制品、糖果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低、吸水力强、糊化后透明度高,但易老化、热稳定性差.非淀粉成分如膳食纤维、蛋白质、多酚能与马铃薯淀粉发生相互作用,调控其理化和消化特性,拓宽其应用途径.本研究重点介绍多糖、蛋白质、小分子多酚对马铃薯淀粉理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对马铃薯淀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马铃薯淀粉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提供参考.

    马铃薯淀粉相互作用理化特性消化特性

    氮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王晶樊明寿贾立国秦永林...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肥是限制马铃薯高产关键因子之一.目前马铃薯生产上氮肥应用缺乏科学指导,存在氮素供应过量、形态配比不合理、供应方式落后等问题,制约马铃薯高产.综述聚焦氮素供应对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总结氮素对马铃薯匍匐茎发生、块茎形成时间、数量和重量的影响.低氮条件下有利于块茎提前发生,但库强源弱,匍匐茎发生率低,块茎消亡发生率高,单株薯数和薯重下降;氮供应过量则抑制匍匐茎发育,推迟块茎形成时间,块茎数量和重量随之降低;供应适宜氮素有利于高产,究其原因,匍匐茎顶端提前膨大形成块茎,块茎消亡发生率降低,块茎单株薯数和单株薯重增加.前人围绕合理供氮量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调控做了大量研究,但因产地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主栽品种及生产目的不同,上述阈值不尽相同,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马铃薯氮素块茎形成产量

    《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

    《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