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王撷秀

双月刊

1004-6194

mbzz1992@yahoo.com.cn

022-24333572,24333578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性刊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天津市卫生局主办,系中华预防医学季刊杂志。主要报道内容为:探索医学模式发展的理论、途径、方法及其规律,研究医学模式发展与深层次卫生改革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恶性肿瘤、冠心痛、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因研究,危险因素干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686页

    贵州省15岁及以上居民烟草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诗瑶王惠群喻浩何琳...
    687-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控烟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的贵州省部分,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 249名贵州省15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吸烟情况、吸烟危害的知晓情况、控烟宣传、烟草广告、烟草促销、工作场所对吸烟的规定等信息.采用SAS 9.4和SPSS 22.0软件进行Rao-Scottx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贵州省15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3.71%;每日吸烟者的开始吸烟中位年龄为20岁;现在吸烟者日平均吸烟量中位数为15支;居民对吸烟会引起卒中、心脏病、肺癌和阳痿的知晓率分别为33.72%、40.87%、65.07%和2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44 岁(OR=1.804,95%CI:1.094~2.975)、无业(OR=3.761,95%CI:1.505~9.410)、过去 30 d 看到过影视剧中有人吸烟(OR=1.469,95%CI:1.124~1.920)、室内工作场所规定为部分允许(OR=2.051,95%CI:1.515~2.778)和完全允许(OR=1.768,95%CI:1.243~2.514)吸烟与现在吸烟高风险相关,而女性(OR=0.027,95%CI:0.018~0.039)、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OR=0.546,95%CI:0.335~0.88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0.272,95%CI:0.168~0.441)、过去 30 d 看到过控烟宣传(OR=0.747,95%CI:0.564~0.989)与现在吸烟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贵州省15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对吸烟危害认知不全面,应针对男性、25~44岁、无业、低文化程度居民采取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吸烟开始吸烟年龄日平均吸烟量影响因素

    湖州市社区老年人年龄分层的跌倒影响因素分析

    章奇俞梅华黄铮运靖宜...
    692-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年龄分层的角度分析老年人跌倒相关影响因素,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制定跌倒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2 104名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收集基本信息、跌倒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x2检验、趋势x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个年龄组(60~69、70~79和≥80岁)老年人的跌倒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过去1年跌倒的发生率为14.59%,60~69、70~79和≥80岁组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1.03%、16.15%、18.24%,跌倒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15.25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60~69岁年龄组中,女性(OR=1.684)、睡眠质量差(OR=1.864)、害怕跌倒(OR=1.561)与老年人跌倒高风险相关;在70~79岁年龄组中,睡眠质量差(OR=2.076)、多重用药(OR=1.839)与老年人跌倒高风险相关,夜间有时(OR=0.328)、经常或总是使用小夜灯(OR=0.520)与老年人跌倒低风险相关;在80岁以上年龄组中,关节炎(OR=2.046)、听力障碍(OR=1.727)、使用辅具(OR=2.313)与老年人跌倒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跌倒影响因素因年龄组而异,不同年龄组中存在独立和共同跌倒影响因素,可以制定针对相应年龄组的跌倒预防策略.

    老年人跌倒年龄分层影响因素

    融入主动健康理念的Siebens领域管理模式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中心研究

    韩雷何晓宇刘石琳江艳...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融入主动健康理念的Siebens领域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该疾病的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体检中心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选取29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模式组,每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新模式组给予融入主动健康理念的Siebens领域管理模式健康管理,均干预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疾病认知评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对照组140例患者,新模式组142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中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III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新模式组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各维度评分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新模式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入主动健康理念的Siebens领域管理模式健康管理能够促进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疾病控制,提高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主动健康理念Siebens领域管理模式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

    基于基层实践的浙江省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医防融合路径优化探究

    金建锋王金花姚丽蔚王慧...
    701-704页

    慢性病管理医防融合一体化门诊

    医共体框架下基于社区医院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探索——以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操名华徐明英黄婧仪胡佳琦...
    705-708页

    慢性病管理一体化门诊数字健康

    辽宁省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梦丹左婷婷倪萍刘运泳...
    709-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1年辽宁省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8-11月采用网络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招募辽宁省14个市15~69岁常住人口 17 474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居民癌症防治素养调查量表》调查癌症防治素养水平.使用辽宁省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层加权调整,采用SPSS 23.0进行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辽宁省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水平为32.4%(95%CI:30.7%~34.1%),5个维度素养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癌症认知素养(30.0%,95%CI:28.4%~31.7%)、癌症预防素养(33.3%,95%CI:31.6%~35.0%)、早诊早治素养(35.6%,95%CI:33.9%~37.4%)、癌症康复素养(40.1%,95%CI:38.2%~42.0%)和癌症管理素养(54.9%,95%CI:52.9%~57.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辽南、辽西、辽中地区(与辽东相比,OR辽南=1.717,OR辽西=1.432,OR辽中=1.414)、城市户 口(OR=1.436)、女性(OR=1.234)、年龄 35~69 岁(与 15~34 岁相比,OR35~54 岁=1.425,OR55~69岁=1.294)、初中及以上学历(与小学及以下相比,OR初中=1.456,OR高中=2.185,OR大专及以上=3.396)、从事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相比,OR=1.303)、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与收入<10000.0元相比,OR10000.0~16666.6元=1.282,OR16666.6~33333.2元=1.416,OR≥33333.2元=1.693)和有肿瘤家族史者(OR=1.239)更易具备癌症防治素养;与不吸烟者相比,曾经吸烟(OR=0.746)或现在吸烟者(OR=0.852)更不易具备癌症防治素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辽宁省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其中癌症认知和预防素养明显不足,今后应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精准干预,全面提升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水平.

    癌症防治健康素养三级预防

    百日健走行动对天津市职业人群超重肥胖及代谢性指标的影响

    李静薛晓丹王德征李昌昆...
    713-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百日健走行动对天津市职业人群超重肥胖及代谢性指标的影响,为天津市职业人群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5-8月在天津市15个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内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募4 370名在职人员进行为期100 d的健走干预,分别在健走前和健走100 d后进行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脂肪含量、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肌肉含量和肌肉含量百分比的测量,并分别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配对x2检验、单因素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x2趋势检验、线性回归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天津市职业人群健走100 d后体质量、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腰臀比、脂肪含量、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均低于健走前,肌肉含量和肌肉含量百分比均高于健走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走100 d后超重肥胖率(50.0%)和中心性肥胖率(31.3%)均低于健走前(分别为56.5%和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人群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腰臀比、脂肪含量、超重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的降幅,肌肉含量的增幅均随健走步数、万步率、处方完成率的升高而增加;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的降幅,肌肉含量百分比的增幅均随万步率、处方完成率的升高而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走步数每增加1 000步,健走后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脂肪含量、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的降幅均增加(β值分别为0.049、0.050、0.039、0.016、0.024、0.016和0.005),肌肉含量和肌肉含量百分比的增幅均增加(β值分别为0.024和0.015),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发展的可能性分别为健走前的0.979、0.983倍(OR值分别为0.979、0.98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步率每增加1%,健走后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脂肪含量、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的降幅均增加(β值分别为0.010、0.010、0.009、0.003、0.007、0.006和0.003),肌肉含量和肌肉含量百分比的增幅均增加(β值分别为0.002、0.006),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发展的可能性均为健走前的0.996倍(OR值均为0.996,P<0.05);运动处方完成率每增加1%,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脂肪含量、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的降幅均增加(β值分别为0.010、0.010、0.010、0.003、0.007、0.006和0.003),肌肉含量和肌肉含量百分比的增幅均增加(β值分别为0.002、0.006),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发展的可能性均为健走前的0.996倍(OR值均为0.996,P<0.05).结论 百日健走行动能有效改善天津市职业人群的代谢性指标,并对改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具有积极作用.

    超重肥胖代谢性指标百日健走行动职业人群

    2002-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脑卒中疾病负担变化分析

    张玉李咏梅陆慧萍孙聪...
    717-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02-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脑卒中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制定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获取2002-2023年松江区户籍居民脑卒中死亡资料,采用Excel 2007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率、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等指标分析松江区脑卒中疾病负担状况.运用Joinpoint 4.7软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2-2023年松江区共报告脑卒中死亡9 773例,其中男性死亡4 696例,女性死亡5 077例,出血性脑卒中3 202人,缺血性脑卒中4 324例,未分型脑卒中2 247例.2002-2023年松江区总人群、男性和女性人群的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4.84%、-4.56%和-5.21%),脑卒中YLL率、YLD率和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均为-2.9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2-2023年女性脑卒中YLD率均高于男性,除2006年和2011年外其他年份中男性脑卒中YLL率高于女性;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2014年和2016-2023年男性脑卒中DALY率高于女性,其余年份女性脑卒中DALY率高于男性.出血性脑卒中的YLL率、YLD率和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2.50%、-2.81%和-2.51%),缺血性脑卒中的YLL率、YLD率和DALY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2.52%、2.32%和2.4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2-2023年松江区脑卒中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对男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脑卒中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

    脑卒中死亡率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