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斋中梦——明中后期书斋意象的建构

    毛若楠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中后期的书斋意象不仅出现在诗文记载、物质文化方面,而且在卷轴画和版画中多有涉及.尤其是明代以沈周、文徵明、杜琼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似乎十分热衷于以文人书斋别业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为友人或是受人之托所作,一方面是文人之间交游往来的例证,另一方面也可被视作某种内在精神的反映.本文旨在通过明代中叶以后广泛出现的书斋画,揭示书斋意象的虚实涵义,解读明代图像在建构书斋意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明中后期书斋文人

    《变形记》的荒诞与真实

    肖凤霞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形记》是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小说中的瑰宝.作品采用荒诞离奇的叙事手法,平淡冷峻的叙述语言;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现代文明濡染下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盘根错节且极端异化的多维关系;揭示了现实社会践踏人性、扭曲事实的资本主义金钱观;寄予了卡夫卡对个体生命状态的哲理性思索.本文运用文本还原法,探寻《变形记》故事情节的荒诞性,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挖掘卡夫卡透视作品背后所隐匿的价值意蕴.

    《变形记》卡夫卡荒诞性真实性价值意蕴

    泰山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

    张利新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重要载体,泰山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谐包容的精神、敢于担当的精神等.泰山文化时代价值鲜明,其文化价值客观,包罗历史、政治、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可形象反映中华民族对客观自然世界的深刻认识;蕴含着忠诚、爱国、孝顺、仁义、礼貌、谦让、守信、包容、担当等价值理念,可为今人提供充足的精神给养和智慧启发.

    泰山文化内涵时代价值

    姓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宗洋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在 5000 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姓氏的概念,而对姓名学的研究,也在 2000 多年前就已开始.在 21世纪的今天姓名貌似仅仅成为了一个与他人区别开来的符号标志,很少有人了解姓名是如何产生并延续至今,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义,殊不知姓名文化完全可以代表一部文化发展史,它不仅仅是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的符号,还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可谓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由此可见,姓名文化值得后人去深究探索,因此本文将以姓氏文化作为探究中国文化的切入口,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优秀传统文化姓氏文化文化探究

    浅论赵翼与吕思勉历史人物评价异同

    胡鑫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翼与吕思勉的历史人物评价有同有异.相同的是,二者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都非常重视史料、善于运用对比、追求真实客观.不同之处在于二者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判断标准、史料分析的深浅程度.在方法上,赵翼多以历史人物可看到的行为举措和成败功绩进行分析评价,吕思勉则纵深探寻历史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与目的,结合过程与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总的来看,与赵翼的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相比,吕思勉深挖史料之间的关联,分析本质,更有利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赵翼吕思勉历史人物评价

    新时代巴渝民间音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以川江号子为例

    杜小敏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从川江号子概述、形成及特征;新时代川江号子传承与融合发展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现状;新时代川江号子的传承与融合发展策略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其研究对创新高校教学方式、传承以川江号子为代表的巴渝民间音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同时发现结合时代背景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不够等问题.提出挖掘时代价值,丰富理论研究;注重学校教育,丰富课堂教学;注重旅游宣传,丰富推广途径三方面的策略.

    川江号子传承融合发展

    古建筑保护的限制因素及策略分析

    陈娟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古建筑的不断考古发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众多限制因素,需要采取策略加以优化解决,确保古建筑获得充分保护.因此古建筑保护的限制因素及策略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简单分析古建筑保护的限制因素,深入探讨相关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古建筑保护限制因素保护策略

    基于鲁西南故城址遗址保护与村落发展研究

    高金宏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西南故城址遗址具有埋藏深、勘探难度大等特点,且考古信息比较有限,遗址区的大部分面积已经被村落所覆盖.历史环境的变迁逐渐成为遗址保存和环境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可以充分体现遗址、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本文重点探讨了遗址保护与土地利用、村落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与研究策略.通过站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全面梳理故城址遗址的变迁过程,发挥遗址和人文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

    鲁西南故城址遗址保护措施村落发展应用研究

    《颜氏家训》的家族文化传承作用探赜

    刘影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迭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家族是个人在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所.家族凝聚力与家族文化传承对于在这乱世中维持家业,免于倾覆,至关重要.颜之推身为一介儒生,历仕四朝,目睹封建门阀士族由巅峰向没落,作《颜氏家训》警示后人、教育子孙,将他在这乱世之中立身处事、维持家业的经验传之后世.

    《颜氏家训》家族文化传承作用

    古籍里"活色生香"的兔子

    陈松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古籍中对兔子多有记载,活跃在古籍中的兔子形象可用"活色生香"概括:一是活力迸发的蹦跶兔,其善走擅跃动若"脱兔",善营造巢穴被称为"狡兔",喜蹲伏是为"伏兔";二是色泽如玉的祥瑞兔,有"捣药姮娥宫"的月兔;三是生机盎然的产子兔,有多产、催生之功效;四是香飘千年的美味兔,兔肉入馔的记载在古籍中多有记载.人们观兔之形、取兔之象,从兔子的生存哲学中汲取智慧,甚至赋予了浓厚的政治隐喻,古籍中的兔子既"问鼎王权",亦"归隐山野".

    古籍活色生香兔子